我们在准备事迹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强调段落层次分明,事迹材料不仅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依据,也可以成为历史教育的生动教材,下面是九九范本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医学主要事迹8篇,感谢您的参阅。
医学主要事迹篇1
xx,男,19xx年3月出生,xx村乡村医生。
10多年来扎根农村基层,用爱和坚守呵护全村百姓健康,身残志坚传递医者大爱,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身残志坚,创新建立了“流动村医室”。高马二溪村是一个遍僻的小山村,全村人口1890多人,交通不便,村民居住分散,年轻人多外出打工,空巢老人居多,村民缺医少药是常事。应对现实困境加之自我腿脚不便,xx特别理解病人的痛苦。千方百计自筹资金几万元配备了一辆新车,将村民常用药和医疗器械装入车内,专门用于日常巡诊和上门治疗,随叫随到,实实在在方便了村民,村民乐哈哈的称为家门口的村医室。"流动村医室"还免费为村民取送快递,邮件,顺路时常常搭乘村民,全方位便民服务。
不服输,能做事,任劳任怨。作为村医,他心里有一本民情日记。一是为全村1600余人参加医保建档立卡。二是对全村100多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建立了隨访制度。三是对124名贫困户实行重点走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送医送药上门。全村谁患病,谁需要定期上门检查了如指掌。双休日基本无休,坚宇村卫生室,流动村医室,农户家三点一线巡诊治疗,把党的温暖送入农户。
医学主要事迹篇2
xxx,男,19xx年8月17日出生。于19xx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民族学院医疗系,被分配到县人民医院从事外科临床专业工作。参加工作后以科室为家,视病人为亲人,勤奋好学,很快成长为一名业务骨干,于1997年取得外科主治医师资格。
工作中始终坚持加强政治学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关心疾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多次拒收红包礼品,想方设法解决病人的痛苦、减轻病人的负担,做到廉洁行医、文明行医。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从一个党外积极分子成长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刚参加工作时,为了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曾在科室24小时值班长达两年之久,两年里,值班室就是他的家,两年里几乎接待了无数的病人,上了所有能上的手术,也给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其后的工作中始终保持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一切,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不管是酷暑严寒还是白天黑夜,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生病不适,只要病人需要或同行召唤都随叫随到,加班加点,也因此参加工作十多年来难得回家看看父母、难得回家吃个年饭,始终保持着极高的出勤率和饱满的工作热情。
医学主要事迹篇3
自创手势舞 为武汉加油
在全国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期,仁智书院2018级助产学专业59班团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张毅创作了手指舞《炙热阳光》,他希望用这种暖心的方式为武汉加油,为一线的抗“疫”工作者点赞,用手指舞传递爱和信念。
“每时每刻牵挂着,神州大地亿万心房,红旗飘扬的地方,有我们坚毅的目光。”网络上搜索一番后,锁定了《炙热阳光》这首暖人心的歌曲。因为没有现成的舞蹈可供模仿,于是他就从网络上找手语翻译软件,一个词一个词地学习、推敲,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排练、修改。“翻译软件并不能精准地翻译每一个词,有的还需要上网查,找专业老师请教,但这些都不是困难。做这些工作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是兴奋的。”张毅说,整个作品的完成,用了整整一个星期。视频录制好后,又将这段视频通过微信发送给各学生组织,邀请大家一起学习、录制。
录制好的mv中,一双双灵巧的手在空中翻飞,指间流出来的爱和信念隔空传递,演绎这段手指舞的不仅有学生、老师,一些学生家长、学生的兄弟姊妹也积极参与进来。张毅说,他们这么做也是希望正如歌词中唱的那样:相信我们的后方,有一双强大的臂膀,白衣天使温暖的光芒,照进孤独的心房。希望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们加油,希望他们都能够平安归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与此同时,张毅作为班级的团支书,还参加了班级防疫情况排查工作,开展班级防疫的信息统计和日汇报工作,做好各类人员排查,准确无误的反馈班级防疫信息。
医学主要事迹篇4
他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就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然而,他在18年的从医路上,却表现了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党的无限忠诚。17万次出诊,骑坏7辆摩托车该是多远的路程,这还不算前4年用双脚走过的沟沟壑壑,坑洼泥泞,而他从未收取过出诊费用。
有这样一种程序:在大医院,上班之后,要排队,挂号,还需耐心等待。
另有这样一种方式:一声呼唤,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但听摩托车声响处,便送医送药到床前。 有这样一些收费项目:挂号费,各种诊费,药费。
另有这样一些收费标准:有钱的收成本费,没钱的可欠费,贫困的可免费。
当个别医生把红包装进兜里时,他却把患者多年的欠费单付之一炬。
这一收一付之间存在多大的差距,这是衡量医德医风的标准和尺度。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付诸实践才见医者仁心。
他没忘本,他是用这种方式回报家乡。有他在是这28个村4600人的福份,而他自己的日子却过得十分清贫。进城购药花再多的钱也不心疼,而给家中缺奶吃的孩子只买最廉价的奶粉。他舍小家顾大家,仅靠种地和果树这些微薄的收入免强维持生活,却把大爱义无反顾的奉献父老乡亲,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还是那样有钱没钱一样治病救人。
他就是乡村医生贺景龙,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名医务界的榜样,一名老百姓心中的好人。
医学主要事迹篇5
抗击疫情的青年力量——承德医学院冯景瑶同学先进事迹
2021年伊始,河北地区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了更好控制疫情按下了暂停键,各地也纷纷拉起了警戒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各级部门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每个人都在为疫情的防控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其中青年在疫情防控中也起到了巨大作用,他们在自己的家乡基层冲锋在前,积极的参与到当地的疫情防护工作之中,承担了青年的责任,展现了青年的担当。其中承德医学院护理专业的冯景瑶同学就是无数志愿者中的一员。
两次志愿,冲锋在前。冯景瑶的老家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广川镇大赵村,2021年一月份刚刚从学校返乡的冯景瑶,看到河北省疫情形式的严峻,同时当地也正在招纳疫情防控志愿者,便在家人的支持下主动地到了当地的村委会报道。据悉,去年疫情情况严重时冯景瑶也主动的到当地的村委会报道。两次的志愿他都冲锋在前,他利用自己所学的电脑知识帮助村委会整理相关的上报资料,与其他志愿者在村口执勤测量体温,进行相关出入人员登记,对村里进行消毒,利用自己作为医学生掌握的相关医疗护理的知识及时宣传防护知识。得到了村委会的认可和点赞,村委会的感谢信中写道:“冯景瑶同学为村里的疫情防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树立了青年学生的榜样。”
两地贡献,不辞辛苦。冯景瑶同学不仅在村委会做志愿活动,还在当地镇政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动,帮助相关部门整理表格,整理相关文件。冯景瑶表示:“我作为医学生,而且还是一名团员,现在不能像医务人员那样在前线工作,帮助患者,我只能在自己的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疫情的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的一份力量,目前很多大学生都在各自的志愿岗位努力,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攻克难关。”青春建功,不仅仅是一句一句口号,更体现在了目前在各自岗位上奋战的志愿者,在一线工作的医务工作者身上。
冯景瑶在学校里是班级的学习委员,平时乐于助人,为班级做出了很多贡献。在这次疫情期间更是为当地的防控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冯景瑶同学所说,还有很多志愿者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奋战着,青年已然展现出属于自己的一份风采,贡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医学主要事迹篇6
姓名:安 骞
班级:第二临床医学院2016级全科六大班
时间:2020年1月22日-1月30日
志愿服务地点: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果珠乡卫生院
服务内容:监测片区村民体温,登记返乡时间、地点等信息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命令已下达,他怎样尽自己的责任呢?
自武汉疫情爆发以来,大多数人选择“逃离”武汉,有人却选择做“逆行者”,各地医务人员相继驰援武汉抗疫一线,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逐渐拉开序幕。作为医学生的他第一时间的反应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他应该做点什么!
因为疫情,基层卫生机构的工作任务急剧加大,他所在乡镇卫生院因人手不够招募志愿者,得知这一消息,他义无反顾报名加入,开始家里人还不同意,他开导他们说:当初他选择学医的目的不就是治病救人么?作为医学从业者更不应该那么自私,只有大家伸出援助之手,病毒当道才能共度难关,他不想每天看着屏幕感动,应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付诸于行动。虽然他不是军人,但他知道“国有难,招必战,战必胜”,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终于在爸爸的支持下他去卫生院报到。
到了医院,院长热情的接待了他这位唯一的志愿者,为了让他先适应,第一天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后让他去了发热门诊,时值疫情快速扩散期间,以前简单轻松的工作变得繁多复杂,不仅要监测每一位就诊者的体温并记录,还要登记患者返乡时间、地点、同行等信息,若遇发热者便要立即上报。第一天的工作结束,反应出一个问题就是:大多数人是因为心里恐慌而来医院的,目的不是看病而是买口罩。
第二天,他被安排到下乡组。下乡组的任务是每天为返乡居家隔离的人员和家人监测体温,观察有无发病症状。他们每两人一组,每组负责一百四十多人,最主要的是他们分布于不同的村寨,大多数只能步行,大多数时间其实是在路上的。一天下来,虽然身体是疲惫,但做志愿者带给他更多的是充实和快乐,发自内心的以他就读医学专业为荣,他坚信,很快会结束这场“战疫”。这样的工作持续了9天,所幸的是期间并无人员发热和出现临床症状,大多数人都得以解除隔离(潜伏期按最长14天计算,他本人也在工作结束后进行了自我隔离14天)。
哪有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他们负重前行!危难时刻,是他们用自己身体铸成血肉长城守护他们!他们不是不怕,更不是想要做英雄,只是使命在前,不能退缩。最美的人,最勇敢的心,他们值得最崇高的敬意!
医学主要事迹篇7
疫情面前彰显医学生的使命与担当 —— 来自19级康复6班的曹廷友的故事分享
2020的甲子年,疫情来势汹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蔓延到华夏大地。给本该欢庆的新年笼罩上了一层阴霾,但偏偏就有这么一群人,义无反顾、奋不顾身的前往最危险的地方,用自己的敢于担当和舍己为公的精神保卫一方平安。青春无悔,竭诚奉献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沉着和勇气走出了一条人间“最美逆行”的花路。曹廷友同学就是这样一位逆行者。
曹廷友,藏族,目前就读于2019级康复治疗技术6班。在疫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曹廷友就赶到所在乡镇表达了服务意愿并把电话和信息留下,有幸被遴选安排在卫生院医疗队开展临时医疗急救服务。同时对崇德乡公共区域进行一日三次的卫生消杀工作。疫情形势更加严峻的时候,曹廷友依然没有选择却步,而是申请加入“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转入精准防控工作。同队友做海报设计、设点布防准备,入户摸查100余人(18 户),排查异地返乡人员33人,精准掌握返乡人员信息60余条。1月30日,自觉申请调到人流量最多的崇德乡疫情防控劝返点,对过往车辆消毒 900余次、登记人员 2700余人和检测体温 2700余人次,共累计志愿服务时长880个小时。由于工作认真、表现突出,受到了小金县崇德巷人民政府和小金县县委的表彰,其事迹被崇德之窗、微小金、阿坝州电视台等媒体争相报道。2020年3月获得小金县崇德乡“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2020年度5月荣获自贡市疫情防控“最美逆行”优秀志愿者称号 。
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植根于骨髓的善良和勇敢,温柔与力量,才能让人在危险和恐惧的威胁和恐吓下不退让,支撑起疲惫的臂膀和沉重的步伐一步步地向前逼近,直至病魔被打倒,风险被消除。曹廷友同学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逆行者”的尊严,为我们所有人树立了医学生的典范。有一种信仰能使人在最冷的寒夜里也不绝望,那是医习者的尊严,它是灯塔里的光,指引着寒夜里的人方向;有一种温度能使人在最冷的寒夜里也不冰凉,那是医习者的初心,它是暖炉里的火花,温暖着寒夜里的人的心房;有一种力量能使人在最冷的寒夜里也不会被打垮,那是医习者的信念,是担负使命与责任的臂膀,面对困境时也能沉着冷静应对的勇气,是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智慧和必备技能素养,那是治愈病痛的药方,守护着寒夜里的人不受病痛伤害。其实,每个学医的人都是逆行者,医学是燃烧自己,奉献他人的事业。当下应该抓取时间,丰富自我,提升专业素养,增强应变能力。这样我们的同学将来在最美逆行的道路上才可以既照亮自己也能更好的服务于他人。
医学主要事迹篇8
今年42岁的张志田,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医生,宣恩县李家河镇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带着10岁的儿子从杭州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计划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张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张志田主动向宣恩县卫生健康局“请战”,愿意参与李家河卫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张志田走进卫生院,成为该院一名“编外医生”。
张志田从医20余年,主要从事放射科临床医学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张志田发挥自己优势,参与卫生院影像学报告诊断。
李家河卫生院进出口只有一个大门,医护人员和患者通道通用,张志田与卫生院商量改造,按照传染病楼两通道、三分区的标准,隔离出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分开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物区。同时,针对通道还改造两个小门出入住院楼,该院在卫生院大门,也专门用隔离带分开为进、出口。
该卫生院医用物资紧张,张志田便多渠道联系,为卫生院筹集捐助医用防护物资。“又捐物资,又捐技术,真的很感动。”李家河卫生院院长段万能表示。
家住来凤县大河镇大坝社区的杨铮,2020年从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在外地一企业上班。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杨铮看到监测点人手不够,主动申请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服务。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排查过往车辆,为车上人员检测体温,同时利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指导执勤人员规范防护措施……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模范主要事迹7篇
★ 乡医主要事迹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