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观后感,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影背后的寓意和象征,写观后感可以激发我们对电影创作的兴趣和热情,以下是九九范本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看《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看《南京!南京!》观后感篇1
你们一定知道南京大屠杀吧!当年,日军在南京屠杀了30多万中国人,成千上万的人被枪杀后浇上汽油焚尸,骨灰残骸被江水冲得无影无踪,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秘密活埋地点……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到底有多少南京同胞惨遭日寇杀害,恐怕谁也无法精确地估计。
国耻象大山一样压在中华民族的头上,压得几亿人民透不过气来,也在我们这些少年人心灵里灌注了铅一样沉重的忧愁和哀伤,中国,我们古老的中国,生我养我的中国,地大物博却遭人欺凌宰割的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挣断身上的屈辱锁链,铁骨铮铮地站起来啊!
整个八年抗战期间,侵略者的铁蹄践踏蹂躏祖国的胸脯,其中有几年在上海这个“国中之国”中,也看到英国,美国士兵耀武扬威地走在马路上,外国军舰在黄浦江上任意来去……只有尝尽失去自由和被压迫的滋味,才能深切地懂得“勿忘国耻”这四个字的含义。现在,每当唱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时就会联想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句古训。
多少年风雨沧桑,河山巨变,我们的祖国早已摆脱了屈辱和苦难。然而,我们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许多发面还处在落后地位,落后是现实,安于落后就是可耻了神州大地的一些角落里,权欲观念,愚昧思想,腐败堕落作风,惟利是图,崇洋媚外……种.种可鄙的现象,更使正直的人感到可耻。也许这些可以算作新的“国耻”吧,这些有损国格,有损中华民族形象的“国耻”,我们一天也不能容忍!
半个世纪以前,我们中国被许多帝国主义者践踏蹂躏,我们的人民失去自由和生活的权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这些耻辱是我们祖国的伤痛,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哀。有人会说,它已经过去,就让它过去好了,干吗还要“勿忘”呢?这是因为,忘记“耻辱”虽然可以减少伤感,但是记住“耻辱”就是记住祖国的历史创伤,能激起更强烈的民族精神,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记住中华民族的祖先为祖国所做出的牺牲,更能增强自己对祖国的责任感。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的教训,才能保证世间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最后,让我们高呼:勿忘国耻,爱我中华!
看《南京!南京!》观后感篇2
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70余年了,《南京!南京!》影片上映时,久违的黑白画面依然清晰地挖掘出人们记忆深处的沉淀。这次与以往的纪录片或者电视不同,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视角的战争和屠杀。黑与白,简单的对比如同大脑里面尘封的记忆,清晰而又持久;失去了色彩,却增加了想象的空间;失去了血色的恐惧,却增加了对战争的恐惧。黑与白,不在乎视觉上表现战争的血腥,而在于通过战争的原态趋引领大家对战争的思考。
所谓立意,往往是一部艺术作品的灵魂,是一部作品所希望表达出来的内在含义,立意高下,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格调高下,《南京!南京!》从一个日本兵的`眼中来观察这个战争,通过战争的表现,去挖掘战争的实质:一个施暴者尚有痛苦和崩溃,那么受害者的痛苦更有多少呢?
假若是从一个受难者角度来看这场战争,我们是不是会被悲情所缠绕,被屈辱所充满,忘却对战争本身的反思呢?影片通过表现施暴者的痛苦、绝望、崩溃,反差形容受害者的极度痛苦和灾难。
第一次拿着刺刀刺死手无寸铁的人,会有紧张和不适,当看到尸横遍野,习以为常以后,神经麻木了,杀人变成了一种习惯。但总有醒来的人,总有麻木后醒来的时候,看到人如此轻易的被杀死,对人生存的意义便会开始怀疑,这个人类固有的道德力量虽然弱小,但尚未泯灭。
“活着比死难受”角川自杀前跟自己同僚的最后一句话,反映出一个普通人在战争机器的驱动下,草菅人命后对生命的反思。
如果说,它仅仅是掀开陈年的伤疤,仅仅是在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仅仅停留在展现三十年代末中国人不堪忍受的屈辱,那么,电影在立意方面便容易出现缺失
然而所幸的是,这部片子的导演恰好在立意和新意方面表现翘楚,令人回味,将这部悲情作品升华到了新的高度,用新的视角俯瞰了这个历史的剧痛:我们不再停留在控诉和仇恨的层面,我们不再胶着在屈辱和反抗上面,我们从人性的内在良知面前重新看到人类自身道德的力量,正如小豆子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人类的道德的力量虽然弱小,却始终活着,并希望有一天强大起来,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拒绝所有的战争!拒绝所有的残暴!
看《南京!南京!》观后感篇3
前几天,同学们得知要去看电影,都异常开心。去的路上,大家欢歌笑语,互相猜测着电影的资料,有的说是喜剧,有的说是科幻,还有更荒.唐的,说是去看鬼片。就这样,我们打打闹闹来到了海军礼堂,各入各坐,迫不及待地等待着电影开幕。
灯突然暗了,影响发出了巨响“轰”就看见一颗炸弹在地面上炸开了,冲天的火观另大家震惊。过了一会儿,我们知道这是记事片,是诉说当年日军入侵南京的事情。
在南京市的上空,只见敌军的飞机在空中盘旋,炸弹就像是下雨一样落在我们祖国的大陆上。民房被炸塌了,大家无处藏身,颗颗硕大的炸弹不断从天而降,所到之处必定生灵涂炭。没过一会儿,陆地就给炸平了,百姓的尸体积成了堆,处处血流成渠,硝烟弥漫在血色的空气中,另人泪下。
日军大举进攻的第二天,大批日本士兵扛着机枪攻破了南京的城门,震惊全世界的屠杀就此开始。残暴的日本士兵只要一看到中国的百姓就架着机枪疯狂地扫射。不知有多少的中国人屈死在日本鬼子的枪口下,一声声撕心的喊叫久久萦绕在我的耳边。
在占领了南京后,日军变本加厉,大肆屠杀。看着中华同胞们不断躺在机枪下是,同学们都不忍地捂住眼。看着不断被扔进海里,不断被活埋的同胞眼里闪着仇恨与恐惧的目光,就像是一支利箭,悄无声息地穿头我的心灵,日本人残暴的行为在我眼里挥之不去。他们肆意杀死我们的同胞,强奸妇女,就连小孩也不放过,他们的行为是人神共愤的,是人类的耻辱!
电影结尾的照片向我们展示了日本人的恶行,看着一张张照片上的中国同胞,他们冤死在日本侵略者的刀下,日本军官脸上奸诈的笑容就是禽兽的象征。这是中国人最大的耻辱,我们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这一段惨痛的教训,我们这一代都就应知道日本人的恶行,以这段屈辱的历史为奋斗的动力,发奋学习,使国家更为强大,这样一来,外国人就不会轻视我们,侵略我们的国土!
看《南京!南京!》观后感篇4
为了更好的发展创先争优活动,缅怀悄然而逝的生命,我有幸参加了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第四、五学生党支部联谊于 20--年10月26日晚6:30在2b3001开展的主题为“记历史,讲和平,创未来”观看红色电影的活动。
南京六朝的古都,就在我家马鞍山的旁边,她记载了多少历史的辉煌,却也承载了无数历史的血泪,尤其是那场令人心痛不已的南京大屠杀,多少的英勇士兵被杀,多少年轻的妇女含羞而死,多少的老人小孩睁着无辜而惊恐的双眼倒在血泊里……这是一段血的历史,它时时存在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间,历史的血染红当年的南京,也渗入到如今。
?南京!南京!》一部拍了四年的电影, 真实地还 原了那段最黑暗的岁月,揭开了那段一屈辱惨痛历史的回忆,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就像一盘散沙,自私、懦弱、不知廉耻;影片中百名难民营的女人,为了其他人能得到生存、食物和棉被,毅然坚强的献出自己的青春、自己的身体甚至自己的生命自愿去充当日本鬼子的慰安妇,她们也许偷偷的哭了,但哭的是坚强……
?南京!南京!》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虽然作品有诸多的不足,但是它毕竟还 是告诉了我们一些真实的东西,而看完片子后我感到觉得内心很沉重很压抑,胸口闷得不行,脑子里一直在回放着影片里小日本屠城的暴行,看到每个残暴的画面心被揪的好痛好痛,心被震撼的久久不能平复……
此时我不禁想问,为何会那样?这成千上万的中国军民阵里,为何就没有一个生命的呐喊与绝死的反抗?为何他们会麻木到如此?想着想着,我突然又想到了一丝模糊的答案,对比一下日军在占领南京后举行的祭祀舞中的精神,我意识到了这不仅仅是国民个人对于生死的对抗,而是一种精神的对抗。
事实上我觉得《南京南京》这部电影是一种态度,她告诉全世界,中国,依然在这里屹立,不管过去,现在,还 是将来,中国人会以意想不到的坚韧好好的打理自己的国家,让每一个人重温那个鲜血淋漓的曾经,让我们为这国家的振兴奋斗。
我作为一名就快要转正的预备党员更应该为此努力也不能放松警惕,要时刻谨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学的教训,时刻做好模范,准备为党和国家奉献一切,不要害怕自己不行,去追逐儿时想成为一名中共党员的梦想,做好我的工作,学习好我的科学文化知识,少再去惦记着那些虚无的东西,好好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记得在小学课本里时常提起这么一句话,今日的生活来之不易,在此时居然显得如此贴切,如此的有意义,为了那些无辜的死难者更应珍惜美好的今天 !
看《南京!南京!》观后感篇5
1937年,一场“南京大屠杀”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震惊了。一位目睹当时情景的外国传教士曾说:“知道但丁在《神曲》里描写炼狱的人,就不难想象一下陷城的南京。”
那么,你知道吗?从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的40多天中,侵略中华的日本人在南京屠杀了30万个中国人。30万个生灵啊,30万条活生生的生命啊!30万个人排起来,可以从南京连到杭州啊!30万个人的肉体,能堆成37层高的高楼大厦啊!30万人的血,足足有1200吨啊!30万人用火车装载,需要2500多节车厢啊!日本人真的太残忍了,这么一个小市的30万人被用机枪射,被拿来试刀,被火烧,被活埋等等!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后感触很深:我仿佛看见南京上空的最后一轮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第1937页上,那深入骨髓的伤痕,已将血和刀光铸进我们的灵魂!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所以我们要认真读书,长大后努力报效国家!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