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本网 >思想汇报

百数图教学反思5篇

一份有意义的教学反思是需要一针见血地指出自己的不足的,保证了教学反思的质量之后,我们才能进一步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以下是九九范本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百数图教学反思5篇,供大家参考。

百数图教学反思5篇

百数图教学反思篇1

?百数表》是在读、写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孩子前面数数时已经接触到数的顺序问题,明白相邻的数的概念。教材主要通过学生填表复习数数、写数,又更加清楚100以内数的顺序,再通过选数读一读,巩固读数,发现有趣的排列规律。

教学内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填表,一个是找规律并利用规律填数。但在第一个班上课时,发现第一个内容填表大约耗时十分钟,而且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完成这张表格,特别浪费时间。所以在接下来的第二节课我利用课间时间提前让孩子们完成这张表格,把重点放到第二个教学内容,即观察表格找规律,运用规律填数上。 实践证明,课前准备的确帮了不少忙,课堂教学不紧不慢,在规律的寻找、把握和运用上理解得更加透彻,更加清晰。

另外考虑到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根据孩子们的喜好,我把这节课的新课和练习部分设计成“数字大冒险”,通过闯关冒险、武器挑战、勇夺礼物等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大冒险中探究知识,并利用所学新知解决问题,最终发现效果非常好。

首先用动画效果让百数表活起来,通过两三行的数字阅读让孩子横着观察发现规律,再竖着发现规律,并通过各种比赛阅读进行巩固记忆。而斜着发现规律比较难,且对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也是一个挑战,但只要孩子能说出道理即给予鼓励,适当的表扬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紧接着设计孩子们所特爱的“一级武器”、“二级武器”、“终极武器”——横框和竖框、田字框、十字框进行探索,利用规律填写数字。仅仅几句武器语言的设计却发现孩子们的'积极性完全不一样,把书本上静态的各种框冠以武器名,孩子特别投入,在填数的过程中非常开心,与同伴的交流很顺畅。这就提醒着我数学的学习不能就书本按部就班,有时需要冠一些儿童化的语言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进行数学学习。

最后将三道练习包装成三个大礼包,挑选今天所学的“武器”争夺礼物——加星,虽然只是一颗小小的星星,但在孩子们的心中分量却是极大的,那一颗星星代表着他的努力,代表着老师、同学对他的认可,对他的夸赞,教学中需要运用孩子的心理及时进行表扬与批评。

但一直也有个困惑,就是练习题的设计与取舍,每一道习题精讲不太可能,可又不敢轻易舍弃任何一道习题,就会带来时间不够的现象。

百数图教学反思篇2

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加减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刻,需要学生应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即是所谓的“算减想加”。所以,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进行对应的进位加法口算唤醒小孩对进位加法的记忆,并出示求未知加数的算式。

在教学中,北大青鸟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生动的过日子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过日子中的数学,感想数学与平日过日子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密感,经历用数学的乐趣。比如:直观的巡视材一年级下册9页的例题图,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受过日子阅历和解析本事的局限,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频频难以解析。所以,例题教学充分应用了当代教学传媒,阐扬直观性作用,创设了逼真的情境,为学生供应丰盛、生动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给小孩供应充分展示自己的时机。在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教计算办法,给小孩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实验中摸索发现,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让小孩学会倾听,学会互相学习。最后,在对比中,优化算法,达到教学的目标。在教学十几减九时,通过小孩自己的摸索,一下子就想到了联系进位加法算加法,还有的小孩还想出了书上没有的办法(13—9,我先算13—10=3,因为多减了1,所以再加1得4),这样的教学跳出了书籍,放宽了学生的思路,更有利于培训小孩的创新本事。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

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百数图教学反思篇3

“百数表”的教学是在学生学过读数、写数之后。教材的编排意图是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察,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从中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样不但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我的设计思路是“两观察”、 “两应用”。

“两观察”的第一次观察是完整的百数表,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百数表(见附页)去观察。让他们快速发现百数表的横行、竖行、斜行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从中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所发现的规律,以此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第二次观察是百数表的横行数、列数百数表中书的关系。从而达到使学生对数的位置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两利用”是在“两观察”这后进行的。一是利用百数表找数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知道数在百数表中的位置。因为学生对数字间的相互联系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因此教学中学生只要利用学会的方法对重排的数字进行推理论证,就能形成结论,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本课还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这一环节采取阶梯式的办法,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掌握方法,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本课重点。

反观课堂:

开始找规律的时候,有些学生对规律的表述还是存在表述不清的,特别是斜行的大11和大9 ,学生是很难发现大几个的。因此课堂上学生能说出十位大1。个位大1,已经是很好的答案了。行列的规律的寻找,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引导得还是太快,有很多学生还是没有很好的反应过来。幸亏练习的设计比较好,还是能帮助学生逐渐清晰数在百数表中的位置。

百数图教学反思篇4

百数表是一年级小朋友形象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其简单规律的很好的工具。虽然是一个简单的百数表,可是里面藏了许多知识,如单数、数的知识,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的数数方法,等等。相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思维型较强的知识点。有些学生在刚入学就会从1数到100,对补充百数表和读百数表的兴趣特别大,可是当要求他们真正掌握百数表中的一些规律时,却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的,尤其这些数的规律又是比较抽象的内容,所以就要寻找一些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横着看,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一个;竖着看,相邻两个数相差10;从左上角往右下角斜着看,相邻两数相差11;从右上角往左下角斜着看,相邻两数相差9。鼓励学生多讲自己的发现,充分激发学生观察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对百数表的进一步认识。通过小小的一张百数表,让学生观察填写,分层展示发现,逐层深入,在孩子们的眼中,数学成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一个令他们神往的世界。在数学的海洋中,总有新的发现引领学生,让学生激动、兴奋。学生的不断发现,学生的言语,构建了一座数的殿堂,令学生神往,令教师感慨。学生把自己当做知识的发现者,使得整节课教者上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冲满了活力和生机。

百数图教学反思篇5

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如:“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是二年级上册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所以在教学中,我并没有将精力放在笔算方法上,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再列竖式计算。

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的:

第一步

在学习计算以前,我先让学生观察课件中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思考: 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学生纷纷把手举的很高,都想表现一番。

一个学生说:“我能提出求总数的数学问题。”他提出了好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由其他学生解答了。

另一学生说:“老师,我能提出比多少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这其中有不退位的,也有退位减法。

第二步

选其中不退位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一:“我是这样想的:50—20=30,6-2=4,30+4=34。”

生二:“我是这样想的:56—20=36,36-2=34。”

生三:“我会用竖式像笔算加法那样做”。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试做。

还有学生想出了其他的方法计算。

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思想创新火花的碰撞,令我高兴,令我激动。因为我都没有想到学生会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计算时能有不同的方法。课达到了高潮 ,在引导小结、比较那一种计算方法最好,计算最快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各说各的理。在做题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选择简便的竖式计算,或者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用起来最方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本环节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问题,设计方法(“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树朋友教学反思5篇

中班好教学反思5篇

大月亮船教学反思5篇

美术教学反思推荐5篇

数学单元教学反思5篇

水与生命教学反思通用5篇

小数乘分数的教学反思5篇

教师版教学反思优秀5篇

语文园地教学反思精选5篇

苏教版数学上册教学反思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781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