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本网 >思想汇报

2024依法治疆心得体会优秀5篇

通过充实自己的知识,我们获得了许多丰富的心得体会,提升了自我价值,在一篇心得体会中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感背后的原因,九九范本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依法治疆心得体会优秀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依法治疆心得体会优秀5篇

2024依法治疆心得体会篇1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亦是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极为亮眼的内容。保护未成年人就是保护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数据,2016年至2020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涉未成年人抚养、监护、探望等民事案件120多万件;全国法院依法审理拐卖、猥亵儿童、组织儿童乞讨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刑事案件24035件,惩处罪犯24386人。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人民法院对未成年人民事权利的充分保护,是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严惩不怠。为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审判工作,2020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七个方面对做好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要求。2021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成立了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在六个巡回法庭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巡回审判点,促进涉未成年人案件审判专业化发展。《意见》的出台和少年法庭的建设,体现出人民法院坚持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和双向、综合保护的司法理念,彰显出人民法院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高度重视。

2021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陆续施行,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矫治。良法还应善治,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法律,不断创新,探索出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审判延伸新举措。依法对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的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令,根据案件情况开展社会调查、社会观护、心理疏导、法庭教育、家庭教育、司法救助、回访帮教,加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等等。可以看出,人民法院在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方面的切实举措,让法律利剑出鞘,落地生威。

今年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人民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第一批),其中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两起;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专门发布九起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涉及刑事、民事、行政三大领域,还包含家庭教育令等新型案件。典型案例的发布,引起了社会一致好评和肯定。人民法院以案释法,不仅为全国各级法院审理案件提供了参考,同时也成为人民法院敦促相关社会组织严格履行法定义务的重要渠道。

人民法院出台相关意见、建设少年法庭、探索审判延伸工作、发布典型指导案例等系列举措,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对少年儿童的保护。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让每一个孩子都沐浴在法治的阳光下健康成长,让失足少年走向新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2024年全国两会已经召开,期待人民法院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新成绩,相信人民法院应当有所作为,也一定大有作为。(郑晨)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24依法治疆心得体会篇2

近几年来,各高校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如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学校治安管理制度等等。实践证明,这些安全规章制度在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学生的安全方面发挥了进取的作用。

可是,由于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思想觉悟、价值观念、自律意识千差万别,一些学生在学习、生活、教学实习、社会实践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造成个人或他人利益受到侵害。所以,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提高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一、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学校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经过很多的宣传,使广大学生充分了解安全规章制度的资料和要求,不仅仅知其然,并且要知其所以然,逐步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要经过对安全规章制度考试、知识竞赛等形式,加深学生对安全规章制度的认识。要使学生认识到安全规章制度是多少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有些是总结事故教训,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如果为了自我省点力、省点事而违反安全规章制度,那就是对国家不负职责,对社会不负职责,对人民的生命财产不负职责,对自我和他人的家庭幸福不负职责。从而使学生懂得学校安全规章制度是同学校安全与个人安全密切相关,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学校对违章违纪的学生要进行公开曝光,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使违章人员及周围学生都受到教育,以促进规章制度的落实。

随着高教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必然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使之感到心理有压力,表现为各种心理上的不适。诸如:焦虑、强迫、恐怖、抑郁、冷漠、固执、消沉、暴躁等等,情绪色彩十分强烈,如不加以进取疏导,极有可能导致各类安全问题。近几年来发生在学生中的自杀、打架斗殴、偷盗等行为,多数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所以,学校要异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

二、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引进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障学生安全的内在原因,健康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能杜绝心理性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对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应采取普遍教育和个别疏导相结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人际关系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挫折应对教育以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等资料。这对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与完善,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三、把安全教育与心理咨询结合起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教育

学校要经过开设心理门诊、心理信箱、心理热线电话等形式,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及时帮忙咨询对象,减轻他们内心的紧张与压抑。同时,经过心理咨询对违纪行为或思想上有轻生苗头的学生进行及时疏导和教育,使学生在简便氛围下,认识自我的错误,以到达心悦诚服,使教育真正发挥震撼心灵的力量和感化学生心灵的作用,使学生安全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2024依法治疆心得体会篇3

今天在音乐厅,有一个姓黄的警察叔叔给我们讲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

第一课是:大人不在家,小朋友应该怎么做?

如果小朋友自己在家玩游戏的时候有人敲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不要开门,也不要出声,小偷以为屋里没有人,他就会撬门,小朋友可以假装说“爸爸,有人敲门!”小偷就不敢来了。

第二课是:不能横穿马路

有些汽车开得太快,实在刹不住车,如果横穿马路有可能就会被汽车撞。如果过红绿灯路口的时候,绿灯亮的时候,先左看看,右看看,没有汽车开过来了再通过。如果有地下通道或者天桥,应该走地下通道或者天桥。如果有人抢劫,小朋友可以装死或者躲起来。黄叔叔给我们讲一个关于小女孩装死的故事,故事说明小女孩很勇敢,聪明又机灵。

这个法制教育告诉我们,如果小朋友没有大人照顾的情况下是不能给陌生人开门的,也不能横穿马路。

2024依法治疆心得体会篇4

中央电视台播出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第三集)依法行政:法治犹如天平,一边是公共权力,一边是公民权利。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只有政府带头有法必依、严格执法,国家才能在法治的轨道上有序发展。

早在2014年2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对市场主体,是“法无禁止即可为”;而对政府,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对于政府而言,“法无授权不可为”,避免了“有权任性”的情况发生。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给权力戴上的“紧箍咒”,让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极大地释放了市场活力。

在计划经济时代,每个个体都是“单位人”,从自己的生老病死,到孩子出生、读书、分配、工作等等,都需要单位和政府的管理,而政府过多地干预微观事务,则会束缚个体的成长。步入市场经济,各种社会力量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单个的人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政府已经慢慢习惯于不再干预微观的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但是,这种转变对当下的市场需求而言,还不够彻底。因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政府依法行政成为了新时期的革新。每个行政行为,都得依法,政府的手不能伸的太长,否则,如果政府管得过多,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不仅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增加交易成本,还容易滋生腐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释放市场活力的决心和信心。

依法行政在新时期新阶段,就是一场“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自我革新。各级政府相继推出了“负面清单”,对审批目录清单进行全面梳理,不该政府审批的,坚决祛除,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而广大年轻的创新创业者,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掀起了追逐梦想的新高潮。很多年轻人感慨,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错过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迎来了新时期新阶段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机遇,又有“互联网+”的无限可能。而且,政府简政放权、依法行政吹起了一股创业新风。

“大道至简,衍化至繁。”从各级政府公布的审批目录清单中,我们可以发现,对激发市场活力的浓浓诚意,清单以外的项目,我们已经不用再申请行政审批了,而且政府一直在对审批事项做“减法”。“法无授权不可为”背后,蕴含的市场活力前所未有。

2024依法治疆心得体会篇5

8月24——25日,我参加了在婺源风景酒店举行的上饶市教育局20xx年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骨干教师培训会。此次培训有两个内容:一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副院长、《中小学德育》杂志社副社长、《道德与法治》教材副主编王清平教授对粤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进行解读;二是由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刘秋燕老师带来的粤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微课的制作与使用,其实是对微课概念及其使用制作的较系统的讲授。

我们先来看第一块内容。王教授作为刚刚由教育部审定并推广使用的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的副主编,对此套教材编写依据、课程性质、教材特点及课堂教学当然了然于胸,因此她的讲座也是围绕着这几个方面展开的。

一、 教材编写的依据是什么?

我们当前使用的冀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起了很大重要,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需要增加新的内涵。尤其是依法治国理念稳步实施,更需要我们将法治教育的内容引入到小学品德课中来。

此次推广使用的粤教版《道德与法治》的编写依据为: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xx版)

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3. 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总体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 《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性质是什么?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基本性质定义为:它是一门活动性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我们任教者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与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去体会道德的力量,去感悟法治精神。

三、 德育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

提升道德认知(道德觉识、价值认知、道德判断、道德决定、道德反省等)

增强关系理解(人生认知、关系觉察、价值体悟、道德敏感、道德对话等)

培养生活技能(日常生活、学习、交往、处事、休闲娱乐等)

提高公民意识(国家意识、责权意识、规则意识、公共意识、独立人格意识、对话协作意识等)

激发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热情(志愿者服务、公益劳动等)

丰富媒介素养(媒介识别、媒介选用、媒介批判、媒介责任、媒介法规等)

四: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侧重点是什么?

a、 道德教育

(一)人与自我

卫生之道——卫生、整洁、运动、规律作息等。

修学之道——立志、勤奋、好学、专心、讲理、问难、毅力、进取、惜时等。

谋生之道——进取、自立自营、勤劳、节俭、技能、创造等。

修德之道——正直、诚实、谦虚、自信、豁达、勇敢、坚毅、理智、求真、爱美、自尊、自省、自制、廉洁、不贪心等。

(二)人与社会

个人与家庭——孝敬、男女平等、和睦等。

个人与社会——

(1)与熟人(同学、朋友、邻居等):真诚、友爱、理解、信任、体谅、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睦邻、合作、守信等;

(2)人与陌生人:礼让、友善、同情心、关爱、守信、善群、公正、宽恕、尊重、帮助他人等;

(3)人与社群:讲卫生、守纪律、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美化公共环境、珍视社会进步、乐于社会参与等;

(4)对职业或工作:责任、敬业、创新、信用、公平等。

个人与国家——爱国、守法、平等、民主、国民的权利和义务等。

个人与国际——正义、和平、国际交往与合作等。

(三)人与自然 贵生、博爱、和谐、探究心等。

b、法治教育: 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 诚信观念、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

五、 《道德与法治》的编写指导思想是什么?

1、加强法治教育就是加强道德教育,二者不能分割。

2、规则教育是小学阶段法治教育的重点。

3、学生是法治教育的主体。

4. 遵循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特点是什么?

1. 编写思路:明暗结合、纵横衔接

明线:儿童的生活时空顺序,体现生活逻辑;

暗线:小学低年级儿童品德发展的关系、内容范畴,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儿童的日常起居、人际交往、知识学习,体现品德发展的逻辑……

2. 编排结构:三位一体

本教材在编排结构上,充分体现法治意识、法治知识与法治行为的三位一体。

3.取材:时代气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

4.呈现方式:体现儿童的审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激发想象力

5.独有特色:正确对待儿童成长中的问题,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儿童成长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

七、《道德与法治》教材体例说明

教材主体:单元+主题+“放大镜”(我发现、我知道、我会做)

栏目设计:

小词条:法规小词条、传统文化小词条、谚语小词条

小脚印:自我评价和行为指引

知识卡:掌握相关知识点

小游戏:培养活动能力和创新思维

小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八、《道德与法治》教学建议是什么?

1.积极体验,发展学生的道德感知力(私人逻辑)

2.尊重儿童的权利,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

3、聚焦有效,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社会技能

4、关注社会生活,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2024年心得体会优秀8篇

2024志愿者心得体会优秀8篇

2024优秀青年培训的心得体会7篇

2024年3·15晚会心得体会优秀7篇

2024行测心得体会800字优秀7篇

2024战疫心得优秀8篇

2024年网络培训心得优秀8篇

2024志愿者心得优秀7篇

2024-2024德育工作总结优秀5篇

2024-2024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优秀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141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