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通过撰写教案能够更好地管理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教育质量,我们需要定期评估教案的效果并进行改进,九九范本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12个生字。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维维丰富的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拼读、比较、组词等方法掌握生字,正确书写。通过画一画、读一读,理解课文内容。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识记,逐步形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教学难点: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爷爷和维维不同的想法,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生谈话,引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儿吗?(喜欢)喜欢画什么?
2、有一位叫维维的小朋友也喜欢画画,你们想看看他的画吗?
3、板书课题《维维的画儿》。并领读。
4、鼓励学生对题目质疑。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1、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文中的二类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一记。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多关注识字能力较差的学生,适时从方法上指导。
2、师范读正音。
3、指名读课文,每个自然段一个学生读,明确自然段的划分,纠正误读之处。
4、出示生词宝宝,黑板展示。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5、生词释义,请学生在生词卡片上画出词语意思。
6、识字游戏——摘蘑菇,检查识字效果。
三、边读边画,理解课文内容
1、认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划出句子:维维是怎么画的,画了些什么?划好后自己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3、小组展示,生生评价。
4、抓住爷爷和维维说话语气的不同,指导学生朗读。
那维维又是怎样给爷爷讲的,找出这句话读一读。注意(1)维维当时说这句话的语气?(2)从这句话你体会出维维想表达什么意思,或者假如你是维维你还能说些什么?
四、话题讨论,深化主题
1、组织学生讨论:你喜欢维维的'画儿吗?在你看来,维维的画儿是四个圆圈还是四种不同的东西?
2、学生就话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3、教师小结,深化主题:同一种图案在爷爷和维维眼中会是不同的东西,是因为每个人的思维和想法是不一样的,孩子比大人的想象力更丰富。不光是画画,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五、拓展延伸
维维可真聪明,真是个聪明的小孩,你们能不能用圆圈加上几笔也画出几种东西?那么我们就赶快拿起画笔在纸上画,比一比到底谁最聪明。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引发学习的兴趣,产生读书的欲望。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流利地背诵课文。
3、读认生字,利用分析法和联想法记忆生字。
4、体会小溪变化的原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思。
教学重点: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意。
教学难点:了解小溪的变化与动物行为变化的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器。
教学方法:自学、探究、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昨天我们都被春天的景色迷住了,就是因为春天中有美丽的颜色、悦耳的声音和感人至深的微笑——池塘在笑,小溪也在笑,它们怎么会笑呢?让我们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小溪笑了》这篇课文。
二、学习生字。
1、请学生们试读课文,找出文中不认识的字。
着往医生仔细都
溪扔屑猪些臭病
2、请学生根据拼音试读这些生字,然后老师订正。
3、结合上述情况,指出应注意的生字。
着、都、病、
4、跟老师认读这些生字,特别注意刚才指出的几个。
5、学生练习读。
6、检查。老师点同学认出所出示的生字卡片,并及时订正。
7、你记住这些字的读音了吗?想不想和它们成为亲密的朋友?那么就有必要记住它们。
8、进行自学,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注意对难字指导。
9、学生练习写,教师具体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流利地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读课文。
4、体会小溪变化的原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思。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小溪的变化与动物行为变化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上节课我们已经掌握了课文的生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观看灯片投影,说说这四幅图的情景。
图一、一条河水清清的小溪,正唱着歌快乐的流向远方。
图二、小兔、小猪、小猴正往小溪里丢垃圾,溪水变得黑黑的。
图三、动物们聚在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大家都互相提醒着不要再往河里扔垃圾。
图四、小溪又唱着动听的歌流向远方。
这几幅额头画是本篇课文所反映的内容。请同学们试读课文,想想小溪开始是怎样?
4、请同学们读第一段,你认为在读第一段时应该怎么读?(高兴的心情)
5、分小组读,看哪组读得,
6、小溪后来变成了什么样的了?是什么原因?
(小兔、小猪、小猴正往小溪里丢垃圾)
7、这部分应该怎么样读?(读出不满)
8、读到这里,你心里有什么感受?请说说。
9、那怎么样才能变回原样呢?(先找原因,再治理)
10、动物们怎么样做?
11、结果怎样?
12、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这一段。学生试读这一部分。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小组进行朗读比赛。评出优胜者,进行鼓励。
四、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身边的小朋友们说些什么样?
(鼓励学生发言)
五、全文小结:
本文主要写小溪前后变化,旨起我们思索——这是什么原因?原来是动物们不保护环境造成的。在生活中由于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的恶果造成的。想一想,你见到的有哪些,请同学们说一说,看谁说得好。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篇3
听人家有声有色地讲故事,是一种享受,讲故事也是一种艺术,是语言表达的一种特殊方式,怎样讲好故事呢?
教学要求:
1、培养观察能力,看明图意,知道小熊怎么可爱。
2、培养想象能力,根据图意展开想象编故事。
3、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讲述自编的故事,听懂别人讲述的故事,评一评谁讲得好。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难点:观察画面,看明图意,知道小熊怎么可爱。
2、教学重点:展开想象编故事,讲故事。
课前准备:
1、以教学挂图为原型,制作计算机课件,使小动物的眼睛、嘴及四肢动起来,可以说、走、爬、飞……
2、制作动物(大熊、小熊、小兔、松鼠、小鸟……)头饰和一把“大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与听课教师交流,激发交际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又到了我们口语交际的时间了,每到这个时候,大家心情都特别高兴,都能畅所欲言。但是今天的口语交际课上与以前有什么不同?(后面有许多领导、老师听课)
2、有的同学看到这么多的陌生面孔,心情很紧张。为了使大家紧张的心情变得轻松愉快,老师给你们一个很好的机会,与在座的听课领导、老师说说话、聊聊天。
出示要求:第一,要大方,眼睛对着对方,有礼貌。
第二,说话要清楚,不要说得太快,让对方听明白。
3、学生与听课教师进行口语交流。
小结:看来,短暂的几分钟的口语交流,我们与在座的师生已经成了不再陌生的朋友。真心的希望这节课同学们发挥的更出色、更漂亮,有信心吗?
(二)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出示小熊玩具)
问:1、这是什么?
2、你们喜欢它吗?
3、看到了这只可爱的小熊,你想到了什么?(小熊真可爱,今天的口语交际课一定与小熊有关系)
师:你们太聪明了,今天的口语交际课就是小熊真可爱。
二、指导看图
师:小熊怎么可爱,看看图就知道了。(出示图)
1、仔细观察画面,告诉老师图上都画了什么?
2、观察大熊和小熊的动作、表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一想:熊爸爸要去干什么?小熊怎么做的?会说些什么?
3、再次观察图中其它小动物(啄木鸟、小兔、小松鼠)的动作、表
情,想一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每位学生可任选一种或多种,加上想象讲给大家听。
师小结:小熊不仅长的可爱,做事更可爱。
三、展开想象,自编故事,分组交流,评议点拨。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你们能不能根据画面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呢?
1、以小组为单位,自编故事,讲给同组同学听,其他同学听后进行评价指导。
2、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班内进行讲故事、听故事、评故事的口语交流,指导学生评价时着重放在学生的语言质量上(比如:用词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通顺;说话是否流畅等)
3、评选出“小精灵奖”、“巧嘴八哥奖”
(要求学生说出评选的理由)
四、把故事演一演
师:小熊真是太可爱了,故事曲曲折折,动听感人,下面各小组的同学选择画面中的角色,共同合作,排演一下你们自编的故事,比比那一组表演的最棒。
五、教师总结,师生在欢乐的表演中口语交际课结束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篇4
教材分析:
?项链》犹如一段优美的风光片:大海蔚蓝,宽阔无边;沙滩金黄,绵软细长;浪花雪白,哗哗而来。几个小娃娃赤着脚,拾海螺,捡贝壳。他们脸上写满快活,嬉笑着奔跑着,享受着美好的生活。如同影视拍摄一般,从大海远景切入,慢慢推至近景,逐一展现海边最富特色的沙滩、海浪、海螺、贝壳,并对之作色彩描绘;然后又呈现脚印、沙滩、大海的远景,很有动感。其中对小娃娃动作的描写,先后有序,一气呵成。把小娃娃的脚印比作大海的项链,非常传神。作者巧妙构思,把从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好画面加以诗意表现,学生从中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笔画卡片、挂图、相关的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和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都见过项链吗,你们见过的项链都是什么形状的呢?
2.有哪些同学见过大海呢?大海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你们有谁知道大海的项链长什么样子吗?请在本子上描画出来。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初读故事,提出学习要求:边读边圈出生字。
2.指名读课文。
3.缩小语境识字
蓝蓝的又长又软笑着涌向沙滩贝壳海螺娃娃快活金色
(1)拼读词语,读不好的字多读几遍.
(2)小老师带读。(正音:“着”是翘舌音、“金”是前鼻音,“向”是后鼻音。)
(3)说说记字方法。(娃和挂)
4.认识禾木旁
6.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白,的又,和”。
(2)认读,观察字形。
(3)师范写。
白:撇画短小,竖略往左倾斜,横折的横段较长,折段向左略斜。最后一横封口。
的:“白”横折的横段宜短,“勺”撇画长。
又:横撇注意撇的走势,撇捺要平齐。
和:左右等宽,左高右低。
?设计意图】可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识记生字。“蓝”和“金”可以观察书上的蓝天,大海,沙滩来帮助记忆。“又”和“向”可创造情景来识记。“贝”可以看其字形的演变,“笑”是会意字。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任务:数一数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在句号的上边标上序号。说说为什么是3句话。
2.小结:有3个句号,所以是3句话。
3.借助拼音读第一自然段的三句话,特别是第三句是个长句子,有的地方很难读,“哗哗地笑着”中连续两个词读轻声,“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比较长,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和小老师带读的方式,反复训练。
4.学习第一句
(1)读第一句。交流:你看到过大海吗?谁来夸夸大海?
(2)大海的视频。交流:说说刚才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发言指导相机导学。并指导朗读:怎么才能读出海水很蓝很蓝的感觉呢?教师范读“蓝蓝的”,学生跟读。
(3)大海有多宽,又有多远?学生可以说一说,也可以用手势来比一比。
5.学习第二句
(1)指名读,交流:你知道这一句在说什么吗?
(2)理解并指导朗读。交流:哪些东西是软软的?你在软软的沙滩上做什么?
(3)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漂亮又舒服,你能夸一夸吗?
(4)视频。这么漂亮的沙滩,你们想欣赏吗?请大家来夸一夸。
6.学习第三句。
(1)请同学们读读这个长句子。
(2)你喜欢句子中的浪花吗?说说原因。
7.齐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朗读是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也是培养语感的最佳途径。第一句和第二句是相同,写大海和沙滩都是由两字词,三字词和四字词依次构成的,很有节奏感和韵律美。适宜朗读,积累语言。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划出表现小娃娃特别开心的句子。
2.交流。
3.我们已经看到了蓝蓝的大海、黄黄的沙滩、雪白雪白的浪花、漂亮的海螺和贝壳。那同学们有没有找到项链呢?找到了谁的项链?
4.说一说找到的项链长什么样的?
5.小组讨论:大海的项链是什么?小娃娃的项链和大海项链相同吗?有什么不同呢?
(1)大海的项链是小娃娃快活的脚印,是金色的项链。。
(2)小娃娃的项链是海螺和贝壳穿成的彩色项链。
6.齐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小娃娃的项链和大海的项链进行对比,感受不同项链的特点和描写,通过朗读把孩子的快乐读出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童趣。
五、板书设计:
11.项链
大海:金色的
娃娃:彩色的
教学反思:
课文文质兼美,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表达特点,并通过朗读表达对美的感悟。学生在第六单元已初步接触了长句子,能正确的断句了,教学中。老师要带读,允许学生指读,避免跳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努力读出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文章总共有两段,第一段感受浪花的淘气、可爱,慷慨;描绘的是小娃娃在沙滩上尽情玩耍的快乐,体会与大自然相处的乐趣。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多给孩子朗读和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多说。
编辑推荐:小学1-6年级各个版本语文教案汇总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影子》语文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影子》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影子》是一首与生活现象为题材的儿歌,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充满童真童趣,写出了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影子的喜爱之情。儿歌共两小节,语言简练,句式整齐,偶数句押韵,读来朗朗上口。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是小朋友玩跳房子的情景,配和第一小节“影子在前,影子在后。”第二幅是玩轮滑的情景。配合第二小节“影子在左,影子在右”。两幅图中都出现了影子,旨在帮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儿歌的意思。
教学目标:
1.认识“影,前”等11个生字和宝盖、女字旁,月字旁3个偏旁。会写“后,在”等4个字和斜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在阳光下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
3.借助情境,辨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并用这四个词来表达方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斜钩和卧钩的书写区别。
教学难点:
识记前、后、左、右并在生活情境中辨别四个方位。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笔画卡片、挂图、相关的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和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有一个谜语,你们听过吗?有个好朋友,全身黑黝黝。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后。想跟它说话,就是不开口。谁能猜出来?
2.板书课题(9影:后鼻音;子:轻声。)。
3.
(1)简笔画,边说边画:红日当空照着。地上有一幢高高的建筑物,旁边有一片影子。
(2)谁能说说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影”字?(强调“彡”)。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简笔画等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影字的理解和对“影子”这一生活现象的理解,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让每个孩子都有话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先认读田字格里的生字,再在课本上圈出课的生字本课的生字。
2.指名读课文。
3.缩小语境识字
影子前后黑狗左右它们好朋友
(1)拼读词语,读不好的字多读几遍.
(2)小老师带读。
(3)说说记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编童谣等)。
(4)谁能说说平时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些字?
(5)开火车读。
4.听儿歌做动作。
像我不是我,常常跟着我。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它像小黑狗,是我好朋友。
5.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在、后”。
(2)认读,观察字形。
(3)师范写。(强调撇捺的变化)。
(4)生练写,教师指导巡视。
(5)反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做动作来感受字义,不仅达到了巩固的目的,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一动,调节课堂氛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识字方法的交流上,先复习再交流,让学生说的时候有法可依,为培养他们独立识字打下基础。
三、再读课文,理解“影子”。
1.读重点句,体会影子的特点。
2.(出示)就像一条小黑狗。
它是我的好朋友。
(1)说说为什么说影子像一条小黑狗,为什么它是我的好朋友?
(2)画出表现影子与我形影不离的句子,读一读。
(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加深对儿歌的理解。
3.交流:对这些有趣的现象你有什么不懂的吗?(你是为什么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再用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
4.重点解答.
(1)为什么将影子比作小黑狗?(你这是黑的,小狗经常跟着人,跑前跑后就像人的影子一样。)
(2)影子为什么会有时在前,有时在后,有时在左,有时在右?(结合生活经验,因为太阳在人头顶的不同方向。和人站的位子不一样。)
5.带上表情和动作把课文读一读,背背。
?设计意图】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生活经验的语录可以加深学生对儿歌的理解。当然,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学生经历的不同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比起简单的说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板书设计:
9.影子
小黑狗好朋友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过程中以朗读作为理解全文的主线。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其中不但教学生朗,而且采用各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一年级的朗读指导应该到位,灵活。适当的动作不仅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更容易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年龄思维特点。本课的内容很特殊,课下可以结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影子,什么时候在前,什么情况下在后,什么情况下在左,什么情况下在右?还可以做一做“踩影子”的游戏。
编辑推荐:小学1-6年级各个版本语文教案汇总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汇总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汇总
?我上学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a o e(第一课时)》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a o e(第二课时)》《i u ü y w(第一课时)》《i u ü y w(第二课时)》《b p m f(第一课时)》《b p m f(第二课时)》《d t n l(第一课时)》《d t n l(第二课时)》《ɡ k h(第一课时)》《ɡ k h(第二课时)》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j q x(第一课时)》《j q x(第二课时)》《z c s(第一课时)》《z c s(第二课时)》《zh ch sh r(第一课时)》《zh ch sh r(第二课时)》《语文园地二(第一课时)》《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ai ei ui(第一课时)》《ai ei ui(第二课时)》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ao ou iu(第一课时)》《ao ou iu(第二课时)》《ie üe er(第一课时)》《ie üe er(第二课时)》《an en in un ün(第一课时)》《an en in un ün(第二课时)》《anɡ enɡ inɡ onɡ(第一课时)》《anɡ enɡ inɡ onɡ(第二课时)》《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秋天(第一课时)》《秋天(第二课时)》《小小的船(第一课时)》《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江南(第一课时)》《江南(第二课时)》《四季(第一课时)》《四季(第二课时)》《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画(第一课时)》《画(第二课时)》《大小多少》《小书包(第一课时)》《小书包(第二课时)》《日月明(第一课时)》《日月明(第二课时)》《升国旗(第一课时)》《升国旗(第二课时)》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语文园地五(第一课时)》《语文园地五(第二课时)》《影子(第一课时)》《影子(第二课时)》《比尾巴(第一课时)》《比尾巴(第二课时)》《青蛙写诗(第一课时)》《青蛙写诗(第二课时)》《雨点儿(第一课时)》《雨点儿(第二课时)》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语文园地六(第一课时)》《语文园地六(第二课时)》《明天要远足(第一课时)》《明天要远足(第二课时)》《大还是小(第一课时)》《大还是小(第二课时)》《项链(第一课时)》《项链(第二课时)》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语文园地七(第一课时)》《语文园地七(第二课时)》《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乌鸦喝水(第一课时)》《乌鸦喝水(第二课时)》《小蜗牛(第一课时)》《小蜗牛(第二课时)》《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语文园地八(第一课时)》《语文园地八(第二课时)》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并能口头组词,能正确书写其中的4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优美、欢快的语言,展开想象。
课前准备
道具1——月亮(正面是课文编号,反面即黄色圆月)
道具2——玉盘(事先作切割暗线,便于撕“碎”)
道具3——小鱼(形体各异,颜色鲜艳)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8个生字,并能按笔顺规则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闭上眼睛听一听,张开想象的翅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配乐描述:寂静的深夜,辽阔的大海,皎洁的月光……)
2、抽生作答。
3、作者又看到了什么、——(齐读)板书课题:月亮圆圆。
(师边写边强调:请看我写课题,注意字要写得横平竖直,方方正正才好看。)
二、认识生字
1、我自告奋勇为大家读课文,你们愿意听吗、请注意生字的读音。
2、想自己也来读读课文吗、那还等什么,想读就读吧!读的时候别忘了用“○”把生字宝宝找出来。
(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提醒:遇到难读的生字要多读几遍。)
3、抽生汇报:你找到了哪些生字宝宝、
4、宝宝真害羞,我们大声把它叫出来(出示生字)。
5、和生字宝宝打招呼,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1)学生自读生字—小老师教读—齐读。
(2)打乱生字顺序,抽生认读。
(3)给生字组词—开火车扩词。
(4)去拼音认读生字卡。
三、学习课文
过渡:生字藏在课文里,你还认识它吗、
1、(出示课文)大声读课文,特别要注意把生字读准确,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的月亮是什么样儿的'、(师翻课题牌,出现圆月)
2、第一句:你知道玉盘是什么样子的吗、
抽生读,理解“玉盘”(师贴图),齐读。
过渡:圆圆的月亮像玉盘,我们都来看一看。不好了!不好了!(师将黑板上的“玉盘”轻撕成碎片状)你们看,玉盘怎么了、
3、第二句:自己读,想想玉盘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师根据学生回答,贴上小鱼、画上波浪。
4、第三句:玉盘碎了,鱼儿怎么办、
学生抓住“吓得”、“快逃开”、“一直”,体会鱼儿害怕的心情。学生“害怕”地读一读。
5、第四句:(引读)鱼儿游开了,又忍不住回过头来看一看,月亮……
抽生读末句,我发现你“还是”读得特别重,为什么要突出“还是”呢、
看着依旧(仍然)圆又圆的月亮,鱼儿开心吗、那就开开心心地读一读(齐读末句)。
6、多么美的月色!多么可爱的小鱼!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课文读给身边的朋友听。你想读哪儿就读哪儿,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四、拓展
1、(出示圆月图)课文中的月亮圆又圆,它还像什么、
2、(出示半月图)这样的月亮像什么、
3、(出示月牙图)这样的月亮呢、
4、我们平时看到月亮还有哪些不同的样子,它们分别像什么、
句式练习:“的月亮像。”
五、总结
常说“月有阴晴圆缺”,就是指月亮在不同的夜晚,都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样子。孩子们,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积极动脑,一定会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趣的现象。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篇6
?设计理念】
通过词语盘点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心,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整理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智慧,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理解所学的词语。会用所学过的词语。
2、学习词语分类记忆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整理所学的词语。
学生准备:搜集整理所学的词语,然后进行分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趣,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汉字历史悠久,词汇丰富,今天我们就来一个词语盘点。
2、本单元中的词语盘点中,都是我们刚刚学习过的新词,读一读,想一想,看一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二、确定主题,引导分类、整理词语
1、学生自读词语盘点。
2、同桌讨论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巡视点拨:给词语分类。
3、小组学生合作,分类整理词语。
三、分类练习,学会活用,巩固记忆
1、读一读
洞庭 江南 玩赏 无暇 扩散 攀登 泰山 骆驼 屏障 浙江 油桐 拥挤
孔隙 仰卧 臀部 稍微 额角 擦伤 蜿蜒 依据 敬亭山 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峰峦雄伟 红叶似火 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色彩明丽 危峰兀立 连绵不断突兀森郁
2、分一分(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分类方式来分类)
描写名称的词语:
描写形状的词语:
带色彩的词语:
描写山的词语:
描写水的词语:
3、写一写,说一说。(练习用词语说一句话。)
4、抄一抄,记一记
翡翠 凉爽 高耸 山洞 透射 寂静
增添 细碎 马蹄 柔嫩 锦缎 绵延
绚烂 白皑皑 重重叠叠 斑斑点点
[设计意图]
用不同的方式来记忆和积累词语,用说话的方式来理解词语,从而达到积累词汇的目的。
四、拓展练习,丰富积累
1、根据下面词语的形式,试一试,你能写几个一样的词语。
2、给下面的词语找一个朋友,使它们的意思正相反。
水平如镜→ 扩散→ 高耸→
白皑皑→ 凉爽→ 蜿蜒→
3、给下面的词语找一个朋友,使它们的意思正相近。
波澜壮阔→ 连绵不断→ 水平如镜→
寂静→ 扩散→ 凉爽→
4、 写几个带山字的成语
5、写几个带水字的成语
[设计意图]
通过有趣的拓展练习,达到积累词语,开阔视野,丰富词汇的目的。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