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教案包括课堂管理和纪律维护的策略,以确保教学秩序和学习氛围,九九范本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比一比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比一比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身高、体重的含义,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
2、大胆的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比较方法。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重难点:
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
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数学)白纸、笔人手一份;测量用的木棍、绳子与保健老师联系,告知活动的意图,获得配合重点与难点
活动过程及指导策略:
(一)测量并记录身高、体重。
1、交流自己对身高和体重的已有认识。(丰富词语:身高、体重)带幼儿至保健室,测量身高、体重,幼儿记录,教师也记录。
(保健教师依次按次序给每个幼儿测量,大声报出幼儿的身高和体重,请幼儿自己记录在纸上。)检查记录结果,交流记录方法。
2、哪个数字表示身高?哪个数字表示体重?应该怎么记录?记录有错误的幼儿再次测量记录。
(引导幼儿辨认两位数和三位数,并区分左右进行记录,知道数字从左至右写。)
(二)小组成员相互比较身高与体重,教师巡回了解信息。
1、提出要求:比比小组里谁最高,谁最矮,谁最轻,谁最重。
2、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教师尽量为幼儿提供所需物品。
(三)交流整理比较的方法。
1、实物比较的方法:逐个站立比较高矮;相互抱抱感觉轻重等。
2、测量比较的方法:用绳子量身高,看谁的绳子最长等;称称体重,比比谁最重。
3、数字比较的方法:比较体重的数字(两位数),先从左边的数字比,如果一样,就比比右边的数字,哪个大就是哪个重;两个数字都不一样就用减法算一下等。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大班比一比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体验不同的路径的远近感觉,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2、用语言描述去某地所经过的路径。
3、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挂图:比一比
2、经验准备:家与幼儿园的距离。
反思:引用生活中发生的事,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和理解。幼儿来园可以走很多条路线,但哪一条路用的时间比较短呢?可能有些幼儿没有观察过,但有些幼儿却可以通过家长了解到相关信息。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1)图上有什么?
(2)如果从幼儿到儿童乐园,有几条路可以走?
反思:通过肉眼观察,开始用感觉来判断,容易进入主题中。参与讨论。
(3)请个别幼儿用笔画出所有的路线,说一说这几种走法。
反思:由内心思考到写出答案,这样的要求可以集中全体幼儿的精神,当然如果老师引导幼儿时的语气好如:我们比一比谁想的方法多。效果会更好些。
2、找出最远与最近的路。
(1)你觉得哪一条去儿童乐园的路最近,为什么?这条路经过了哪些地方?
反思:这时的幼儿不需要直觉的答案了,他们想要有科学的、理性的能说服他们观点的答案。因此需要实验来验证了。在实验(通过扮小动物分别走两直线路和弯线路回家)中,体验两点(出发点和终点)间是哪条线比较短。通过参与活动,幼儿们都能肯定地理解到两点间直线最短。
(2)你觉得哪一条路最远,为什么?这条路又经过哪些地方?
活动引申:
(1)我们要去某某地方,有几条路可以走?
反思:引用生活又回归生活,做到学以致用,学习观察存在于生活的数学。进一步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决解生活中的难题。
(2)走时注意安全,同时注意哪条路最近,哪条路最远。
大班比一比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复习认识1-4的数字形,引导幼儿能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4。
2、初步学习点数,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数卡1-4、点卡1-4。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儿歌引出活动主题:“一像小棍细又长,二像小鸭水中央,三象耳朵能听话,四像小旗迎风飘。我们这首儿歌念到了数字宝宝4,那现在我们就请它们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吧。”
二、基本部分
1、游戏:我出几你念几。出示数字宝宝,请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2、用手指表示数字。
师:现在就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的小手都有哪些本领?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数字宝宝吗?
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4,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3、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一边说出数字,请幼儿用手指来表示。也可请幼儿担任小老师。
4、游戏:找朋友。教师出示点卡,与幼儿一起学习点数,并说出总数,用数字卡片表示出数量。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一些小动物,他们说想给自己找一个数字宝宝做朋友,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它们吧。”“我们一起来数数这张卡片上有几只小狗。”
三、结束部分
检查数卡与点卡的对应是否有误,发放小贴纸鼓励幼儿。
师:“现在小动物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我们再来检查看看它们都找对了没有。”“小动物们说谢谢大家帮助它们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它们有礼物送给小朋友(发放贴纸),现在它们要回家了,下次再来和大家一起玩吧,再见。”
大班比一比教案篇4
活动目标
在互相比较的过程中,关注自己与他人身体的异同。
初步了解尺和秤的使用方法,感知数字大小与高矮轻重的关系。
快速积极思考,尝试使用各种方法获胜。
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木制长桌子2张、ppt、称、尺子
活动过程
(一)比较的游戏1.师:我们今天来比赛,比比你们的身体,身体可以比什么?高和……?
还能比什么?胖和……?或者可以说是重和……?
你们已经把今天比赛的项目都猜出来了我们今天一共有四项比赛,分别是高矮重轻。
(二)比赛规则:
规则一,每一项比赛每一组只能派一名选手来参赛。
规则二,比赛的选手必须是你们组里的人自己商量选举出来的,不是我选的,也不是他自己说的算的,是组里都同意的,明白了吗?就这两个比赛规则,我们现在可以开始了吗?
(三)身体的比较
1.出示ppt(高)比谁高师:商量一下,看谁上来比高?你们商量一下!为什么派他?告诉我该怎么比高?
(幼儿背靠背比高,选出最高者)
2.谁能更高师:这样比没有什么意思,今天所有的比赛,老师允许你们赖皮。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比他更高?
3.测量高度师:请一个工具来帮助我们判断谁获胜了。(出示卷尺)
4.小结:关于长短,尺子能告诉我们一个更准确的答案。
5.出示ppt(矮)比谁更矮师:这次商量一下比矮你们选谁,怎么样能变得比别更矮。给你们两分钟时间。
(幼儿尝试并进行比赛)
6.出示ppt(重)谁更重师:该怎么比重呢?
(第一遍尝试,幼儿站上去比赛)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重呢?
(第二遍可以带上物品去称重)
7.小结:秤可以告诉我们一个物体具体有多重。
8.谁更轻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在秤上"变轻"呢?
9.小结:可以使自己的重量转移到其他地方去来让秤上的数字变小。
(四)还能怎么比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部分幼儿对大小与高矮轻重没有生活经验,在学习时,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大班比一比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并找出上下两幅图中8个不同之处。
2、巩固按一定顺序和区域进行观察的方法和习惯。
3、乐于和大家分享自己找不同的经验。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展示图片。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52。
活动过程:
1、简单的找不同,为后面复杂找不同积累经验。
2、通过找不同,巩固幼儿按一定顺序和区域进行观察的方法和习惯。
(1)打开幼儿用书页面,请找出上下两幅图中8个不同之处,全出来并说一说哪里不同?
(2)观察室,请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再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观察,不要这边看一下,那边看一下,那样找得慢而且容易遗漏。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并提醒幼儿找到或完全找出来后不要说出答案,以免干扰同伴答题。
(4)幼儿互相检查操作结果,并纠正。
(5)集体验证答案。
3、请幼儿互相分享找不同的经验。
(1)你是怎么很快找到答案的?出处你的技巧是什么?
(2)找不同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3)你觉得谁的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4)你想学习谁?为什么?
教师小结:
并表扬今天表现积极或其他方面取得进步的幼儿。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大班比一比教案篇6
内容与要求:
1、分享“比”的经验,感受“比”的方法。
2、在“比”的过程中增强幼儿与同伴间合作、协商的意识。
3、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字卡、四张长方形卡片、五张图片、两副大小不一的手套
活动过程:
一、交流大家的比
1、出示字卡“比”,这是什么字?
2、这几天我看到小朋友都在玩比的游戏,你们都在比什么?(比力气、比身高、比体重等)
通过交流、演示等分享比的经验,比的方法。
3、总结:不同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比,同样的事情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
二、讨论比赛的要求
1、刚才你们说了很多的比,比如比身高等,我觉得这些比只是比较,是没有输赢的,可还有一种比是有输赢的,是什么?
2、出示汉字“比赛”
3、你们知道有哪些比赛?
4、怎样知道比赛谁赢谁输呢?(看分数)
5、在比赛中有些什么要求?(分队、人数一样、有裁判等)
6、总结:原来一场比赛有一定的规则。
三、尝试比赛
1、分队(分四队)
分成了几队?每队有几人?一样多吗?
2、给自己的队起名字,记在卡片上,并作自我介绍。
3、还缺什么?
4、出示图片
有几个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5、交代比赛内容与要求
6、检验、统计比赛结果
7、质疑:人数一样、时间也一样,为什么结果却不一样?
8、总结:比赛总会有输赢,但还是有好的办法,就拿画圆来说,他们胜利的原因就是听清要求,动脑筋想好办法,大家一起合作,我们要向胜利者学习。
四、拓展
1、自己能和自己比吗?怎么比?
2、出示自己和自己比的卡片
(出示2副大小不同的手套)这都是我们班露露小朋友的,你发现了什么?
3、现在的你和以前的你比一比
原来自己和自己也能比,我们小朋友都发现自己长高了,长大了,进步了。
4、总结:新的一年已经到了,新一年里的你和现在的你再来比一比,看有些什么进步?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部分幼儿对比较没有生活经验,在学习时,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比”概念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