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本网 >工作计划

四年级下册《猫》教案5篇

Fallinlove 分享

教师通过一份出色的教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差异,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教案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就业能力,九九范本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四年级下册《猫》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猫》教案5篇

四年级下册《猫》教案篇1

一、单元教学内容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在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5、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6、发展统计观念,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四、单元教学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平均数

一、教学内容:

平均数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难点: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班级图书角的书架上层有8本书,下层有4本书。

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吗?

2、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师生交流后,教师用课件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6本书了,这个6是它们的什么数?(平均数)我们是如何求出平均数6的呢?

师生交流后明确是通过把上层书本移2本至下层得到的相同数。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朋友。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统计图:环保小分队的四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如下(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后反馈:从统计图中,可以知道: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亮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

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求平均数的问题。

(2)解决问题: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如何解决?小组交流探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展示。

汇报预测:方法一:移多补少,学生汇报,多媒体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像这样,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13是14、12、11,15的平均数。

方法二: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得。(14+12+11+15)÷4=52÷4=13(个)。

(4)小结: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也可以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求出平均数。数据较少时,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数据较多时,用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5)教师追问:平均每人收集13个,是不是每个人真的都收集了13个?你是怎么理解“平均每人收集13个”这句话的?

师生交流后明确:“平均每人收集13个”表示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可以比13个多,也可以比13个少,也可以刚好是13个。

(6)区分“平均分”和“平均数”。

①把52个矿泉水瓶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②每人分到13个和平均每人收集13个,这两个“13”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师生交流后小结:平均分是实实在在的量,平均数是虚拟的量。2、教学例2。

(1)创设问题情境。

四(1)班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进行踢毽比赛,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比赛情况。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的情境图和两张统计表。

师:这两张统计表给出了他们踢毽的成绩。观察两张表,你能从中知道些什么?(参加人数、每人的踢键个数等)

(2)探索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你认为是男生队的成绩好一些还是女生队的成绩好一些呢?说说你的理由。让学生充分从多个角度分析表示男、女生队的踢毽情况。在尝试中体会到用平均数能较好地说明问题。

学生动手列式计算:

男生队:(19+15+16+20+15)÷5 =85÷5 =17

女生队:(18+20+19+19)÷4 =76÷4 =19

(3)全班汇报交流。

师:为什么男生队除以5而女生队是除以4呢?你认为是男生队还是女生队成绩好?师生交流后明确:因为男生队有5人,所以要除以5,而女生队只有4人,所以除以4。男生队平均每人踢17个,女生队平均每人踢19个,女生队的成绩好一些。

师:问题解决了吗?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交流后明确: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分析得到的数据,常常能反映一般情况,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三)巩固发散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求出平均数的。

2、四(1)班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第一组种了180棵,第二组种了166棵,第三组种了149棵,平均每组种了多少棵?

3、想一想: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求平均数可以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先求几个数据的总和再除以这几个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即为平均数。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

数据较少:移多补少法常用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第2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

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

1、在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两种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生活事例的调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以及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分析信息,提出并回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笔、直尺、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你们知道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学生回答)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索发现

1、教学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1)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例3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清楚地表示这个地区这几年城镇和乡村的人数变化呢?学生交流后,得出可以制作统计图来表示。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统计表,分别完成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2)展示学生绘制的统计图。

提出问题:从这两个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师:如果我要很快地知道xx年与xx年中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变化情况?那该怎么办?学生讨论,汇报。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并列排放来比较,并思考怎样把它们合并起来。

2、教学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提出问题:如何才能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呢?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讨,试着绘制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学生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内其他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复式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认识到为了区分两个内容,采用不同颜色的长方形来表示。

(4)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

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小结时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图发现:该地区近年来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人口总数逐年上升,同时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

3、教学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出示教材第96页不完整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独立把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展示作品。

请你说一说,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应该怎样绘制?

师生交流后明确:这个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的是年份,所以画出的条形是横向的。

(3)分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让学生分别说一说,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4)比较纵向与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即: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请同学们对比这两种统计图,思考:丙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师生交流后小结:这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当数据种类不多,但是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条形统计图表示更方便。

4、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

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统计图后的问题。

(三)巩固发散

市场甲、乙两种品牌的果汁饮料一、二、三月销售情况如下表。请你动手绘制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2、如果你是超市的经理,下个月应该怎么进货?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本节课学习并掌握了两种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五)板书设计复式条形统计图

六、教学后记

第3课时

营养午餐

一、教学内容

营养午餐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常识,培养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

3、明确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分析整理数据、运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科学分析结果,合理安排搭配方案。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你们平时喜欢吃哪些菜?这些菜搭配是否合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营养午餐。

(二)探索发现

1、自主配餐。

(1)出示教材第101页情境图。让学生根据要求自主选择一份菜谱。

(2)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的搭配方案。

2、科学评判。

(1)介绍科学的配餐要求:我们点的菜是否符合营养学标准呢?“不应低于”、“不超过”是什么意思?用数学符号应该怎样表示?

(2)了解每份菜中热量、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情况。出示每份菜的热量、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表。

3、小结。

我们在进行午餐营养判断时既要看热量又要看脂肪,只有两种指标都不超量时才能算是营养的午餐。

(三)巩固发散

1、学习合理搭配。

如果让你动手搭配菜谱,你会了吗?每人只搭配一组就行。要求:在这十种菜中任选三种搭配一起,营养一定要合理。分组讨论,集体汇报。各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搭配方案。

2、小结。

师生共同分析总结营养搭配的要求: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3、统计全班同学喜欢的菜谱。

(1)男女生各选一个代表收集数据,教师记录。

(2)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营养午餐

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不超过50g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六、教学后记

四年级下册《猫》教案篇2

课题

1、植物写生

学情

分析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植物充满了丰富的线条,便于学生对细部的观察和刻画。通过对植物的学生,应道学生学习精细地观察物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教材

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是本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内容之一。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让学生感受植物的种类繁多、体态各异、虽然才丰富,体验诸位带给人的美感,感受自然地美。同时,通过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植物的名称、特点、作用等,自然地渗透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应知:观察与写生的关系。应会: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

2.在观察、表现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良好的观察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题:1、植物写生

授课时间:2月21—2月23

教学目标:观察与写生的关系。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在观察、表现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写生造型的表现能力。细致的观察,精细的表现;构图大方、以及画面的整体感。

教学准备:勾线笔,水彩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稳定情绪,讲授新课体验、表现、创新

展示、交流、评价

1、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2、课件出示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植物,让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植物的特征、姿态。板书课题:植物写生解题指导学生欣赏中国画(君子兰)学习他们线条的粗细变化。同时介绍画的简单知识,强调深入反复观察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欣赏学生优秀作品着重讲他们的不同处理手法。进一步分析观察各种植物的结构与花纹。学生讨论。

3、完成作业学生仔细观察,并用铅笔起小稿,教师巡视辅导。

4、请学生谈:通过观察各种植物,你发现了他们有哪些特征?

5、(1)、说一说,所画植物的生长特点?

(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

(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要强调用线时,注意线条的疏密、繁简、长短等变化。

(4)、小组自评

(5)、全班互评。

6、教师对本课的学习情况作概括性的评价。

(四)、拓展延伸

1、认真观察身边景物。

2、再画自己喜爱的作品学生欣赏学生欣赏了解反复观察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观察各种植物的结构与花纹学生仔细观察,完成写生以小组进行研究、讨论学生作画小组选拔较好的作业引起学生对植物写生的关注。欣赏优秀作品,学习线描写生绘画的技法大胆尝试,完成写生练习。互相点评作业发现问题,解决写生的'难点。

板书:课件1、植物写生反思:在观察、比较、讨论分析、总结绘画植物过程中,师生共同总结几种关系时候,为了来增加趣味性,我让几位同学代表几片叶子,台下学生指导讲台同学,在讲台上摆出各种关系,比如遮挡关系(有的学生在前,有的在后)、疏密关系(三个一组,一个离得稍远)、前后关系、方位关系(正面、侧面)等,通过这种具体举例,使学生清楚、生动理解植物的生长,并且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又总结出高低关系、宽窄关系、色彩差异等多方面需要在写生中注意的环节,这是令人相当欣慰地收获。当然也有部分学生不大会用线表现复杂的物象;而且表达出来的线条画得比较死板,叶子千篇一律,所以这课的设计我主要重点抓:利用真实植物实物的展示及幻灯片图片生动的展示,引导学生细致、认真地观察、感悟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叶片的变化,引导学生多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使植物画的更生动。

四年级下册《猫》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记两组词语,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词语的特点,激发学生积累并运用这些词语。

2.认识一些俗语,知道它们的意思,在生活中能正确使用。

3.通过读句子,体会关联词语的作用,并能在口头和书面中合理运用。

4.按笔顺规则写几个本单元的生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5.阅读欣赏短文《恐龙》,了解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生存和灭绝的时间,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6.语文生活,通过融综合实践活动与写作为一体的.社会调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写作能力,培养讲文明、讲卫生等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词语、俗语、关联词的学习重点在于运用。

2.阅读欣赏短文,了解短文内容,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3.通过社会小调查及相应的习作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写作能力,培养文明、卫生等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组织社会小调查,进行专题讨论,指导习作。

教学准备

投影、小黑板

教学时数

5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读记记。

1.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2.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吗?

第一组是abb型叠词:油光光香喷喷圆溜溜甜津津

第二组是aab型叠词:软软的细细的湿湿的青青的

3.照样子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例1:白花花金灿灿

例2:高高的胖胖的

4.选词填空。

白茫茫甜津津灰蒙蒙

()的天空()的葡萄()的雪地

清清的黏黏的韧韧的

()的柳条()的河水()棉花糖

5.你能照样子说吗?

如:胖乎乎的脸蛋黄黄的麦子

二、词语超市(俗语)。

1.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评议纠正,指导再读。

3.认识俗语:群众中广泛流传的通俗而定型的语句,多是劳动人民从生活经验中创造出来的,简练而形象。

4.说说你知道(本题中)哪个词语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例:敲边鼓

意思: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

造句:小林是我的好朋友,很多事情我一出马,他就给我敲边鼓。

5.你还知道哪些俗语?

三、读读想想。

1.投影出示句子,读一读。

2.说说带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

学生说,老师补充,边读边议,认识关联词语的作用。

“不但……而且……”和“不仅……还……”表示递进关系。

“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

“尽管……还是……”表示转折关系。

3.选用这些关联词语说话。

4.你还学过哪些关联词,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四、作业。

搜集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写字板。

1.提问:写字时要注意什么?

(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田字格的位置、正确的执笔写字姿势、书写整洁等)

2.认一认要求写的六个字:歇、剥、蝴、蝶、株、桩

3.辨别字形,说说笔顺规则。

4.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上黑板范写,大家评议。

6.学生先描再写。

二、阅读欣赏。

1.谈话导入。

太古洪荒年代,地球上曾居住着一群奇特生物,它们称霸地球,生存了一亿多年之久,大约在6500万年前,它们竟神奇地灭绝了。这种生物是什么?

对,恐龙,今天我们就来阅读一篇关于恐龙的短文。

2.你们都知道哪些关于恐龙的知识?

学生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自由说一说。

3.读短文,说说你又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4.检查。

(1)分段读短文。

注意纠正字音:沼泽、覆盖、卵生。

积累词语:千奇百怪、庞然大物、望而生畏、展翅高飞。

(2)汇报:说说你从短文中知道了什么。

恐龙的种类、大小、食性…….

(3)你还想知道什么?

梳理问题:对于能解决的问题课内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课后查资料解决;有的问题至今无法解决的,激励学生通过学习长大后研究解决。

5.启发质疑。

大约一直到7000万年前,恐龙还是统治地球的霸主。然而在此后不到500万年之间——也就是6500万年前,它们全部绝灭了。而且,整个灭绝过程还很可能是在仅仅数月内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形,至今仍是一个谜。科学家曾提出各种不同理论,来解释这灭亡之谜,如陨石撞击地球说、大规模火山爆发说、疾病说或食物中毒说等。但任何解释恐龙灭绝的理论,必须能解释当时除恐龙外,其他许多动物种群同时灭绝的'原因。恐龙灭亡之谜,至今科学家仍在继续研究中。

希望同学们发奋学习,有朝一日,你们中也许会有人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讲述自己在银行取钱,目睹顾客自觉排队,员工热情耐心地为顾客换零钞的事。

2.学生评议这种社会想象。

3.小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了,人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了,那么相应的人们的文明卫生等习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些的变化。板书:身边的变化。

二、引导讨论,明确内容。

1.同桌或邻桌互相讨论:你发现了身边的哪些变化?

要求:(1)真实;

(2)具体,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的语言动作……

2.推荐代表说。

其他学生补充,老师概括板书:

超市:文明购物排队付款

车上:自觉投币主动让座

校园:文明用语环境卫生

书店:爱护书籍文明选购

医院:讲究卫生(病人)态度热情(医生)

…………

3.学生列举这些事例的过程中,有可能谈及一些存在的问题,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但要注意导向。如果没有学生谈到,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并讨论改进方法。

如:菜市场乱丢垃圾乱设摊点

街道张贴广告乱涂乱画

车上不讲究公共卫生

…………

你认为应该怎样改进?

(1)加强文明卫生的宣传;

(2)提高人的素质。

4.看到这些现象,你想到了什么?

人们的文明卫生习惯正逐渐养成,但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

三、布置任务,具体指导。

1.明确任务。

在我们的生活中,讲文明、讲卫生等好习惯在许多地方、许多人身上大量存在,但一些不良习惯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好的典型,我们要及时发现、表扬,不好的问题,我们更要及时发现、改进,所以老师现在布置大家一项社会调查任务,内容是——身边的变化。

2.指导分组。

8人一组,自由组合,老师协调。

推荐负责人,明确其职责。

3.发放调查表,指导填写。

(1)说明:此表为样表,学生可根据实际进行修改,也可根据需要复制多份。一事一份,小组交流后整理一份综合表。

(2)指导填写。

4.强调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加强自我保护;讲文明礼貌,树立红领巾新形象;全员参与,分工合作;及时记录整理资料等。

四、小组讨论,做好调查准备。(调查时间为一周)

附:“身边的变化”社会调查表

组次

负责人

组员

调查内容

记载时间

地点

人物

现象

结论

需改进的方面

收获与思考

第四课时

一、汇报交流。

1.导入。

通过一周的调查,你们一定有了很多新的发现,现在请各小组负责人组织本组成员在小组内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

2.分组整理,选取典型现象准备汇报。

要求:有调查方法、有过程、有自己的思考。

3.汇报交流。

要求:汇报内容各异;汇报人态度大方,声音响亮。

4.老师小结,引入习作。

二、作文指导。

1.明确习作任务。

结合这次调查活动,整理调查资料,写一篇反映身边变化的习作。

2.比较调查汇报材料与习作的异同。

(1)学生自由说。

(2)老师补充。

同:都是调查所得的亲身体验,即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

异:调查材料重现象,重结论,要求多、实;习作重具体场面、过程、细节的描写,如:环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心理活动……还重自己的思考,要求细、异,描写仔细,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3.学生独立思考,选择习作内容。

4.小组内互相说。

5.指名说,大家评议补充。

可以从以下方面评议:

内容恰当,描写具体;观点明确,态度明朗;语言通顺,条理清楚。

6.老师小结。

第五课时

一、当堂习作。

学生当堂习作,老师巡回指导:发现优秀习作,向大家展示学习;发现问题习作,及时给予辅导。

二、修改作文。

1.自读自改;

2.同桌互读互批;

3.个别学生的作文老师面批。

三、誊写上交。

四年级下册《猫》教案篇4

教学建议:

1.本文语言生动,对人物心理刻画准确。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人物情感。

2.引导学生品味课文,培养学生读中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2.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语言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游戏中蕴含的道理。

2.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刻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随着作者的叙述,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并在学习中提出问题。

难点

在品读课文中,学习梳理问题,解决问题,理解和体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有关高洪波的录像资料、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查阅高洪波的相关信息。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掌握词语

本课中用了很多成语,把自己喜欢的成语抄写下来。

二、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请你从中找出描写战斗性强的词读一读,读这些词语你有什么感受?

2.简介作者高洪波,看多媒体课件,从这些词语中你能看出小作者有怎样特点。

3.默读课文,在自己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三、梳理文章的脉络

根据提纲把文章分成下面几部分。

1.陀螺的名字

2.陀螺制作方法

3.陀螺的玩法

4.“我”制陀螺

5.叔叔送“我”陀螺

6.陀螺给“我”带来欢乐和自豪

7.明事理

四、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抄写本课的生字词并识记。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内容,提出本节学习要点

二、赏析文章语言美

1.玩陀螺曾经由于什么原因让“我”感到懊恼?又是怎样从懊恼变成了自豪?(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随机引导)

2.教师引导从关键语句来体会情感的变化。你能找到描写从懊恼到自豪的这一情感变化的文字吗?

(1)“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手。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把“快乐”比作“过冬的燕子”这一修辞手法)

(2)“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幸福得感觉有点不真实)

(3)“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极度的兴奋)

(4)“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突出陀螺的丑,不伦不类,士气也大受挫折)

(5)“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无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于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

3.你们能通过朗读来体现我从懊恼到自豪的这一情感变化吗?(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文字,分别读出懊恼、自豪的语气。)

4.“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5.小结:一个不起眼的小陀螺主宰了“我”童年的忧伤与欢乐。与它相伴,“我”的童年生活无比精彩。

三、朗读句子,学习写作方法

教师总结写作方法。

1.用成语进行描写,生动。

2.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

3.注意刻画人物的心情。

四、谈谈文后的体会

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你有什么体会。这句话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表面写的是陀螺,更像是说谁呢?谈对自己的启示。

四年级下册《猫》教案篇5

一、字母和数字

字母:

aabbccddeeffgg

hhiijjnn

ooppqqrrsstt

uuvvwwxxyyzz

元音字母:aaeeiioouu

例:

anapple

anegg

anorange

anumbrella

数字:one(一)two(二)three(三)four(四)five(五)six(六)seven(七)eight(八)nine(九)ten(十)eleven(十一)twelve(十二)thirteen(十三)

fourteen(十四)fifteen(十五)sixteen(十六)

seventeen(十七)eighteen(十八)nineteen(十九)

twenty(二十)twenty-one(二十一),twenty-two(二十二).......thirty-one(三十一)forty(四十)fifty(五十)

sixty(六十)seventy(七十)eighty(八十)

ninety(九十)hundred(一百)

二、groupwor习)回答问题并练习口语:

1、——howoldareyou?(你多大了)

——i'm__________.

2、——howmanyboyscanyouseeintheclassroom?(在教室里你能看见多少个男孩?)——____________.

3、——howmanygirlscanyouseeintheclassroom?(在教室里你能看见多少个女孩?)——____________.

4、——howmanydeshereintheclassroom?(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____________.

5、——howmanyboohereonyourdes上有多少本书?)

——____________.

三、singasong(唱一首歌)applesong

英语健康谚语:anappleadayhedoctoraway.

(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

applesong

appleround

applered

applejuice

applesweet

apple,apple,iloveyou

applesweet,ilovetoeat

appleround

applered

applejuice

applesweet

apple,apple,iloveyou

applesweet,ilovetoeat

四、口诀歌和练习

1、be:areisare

“我”用am,“你”用are,is跟着“他她它”;

单数用is,复数用are

例:1、i_____astudent.a.areb.isc.am

2、she_____agirl.a.areb.isc.am

3、it_____adog.a.areb.isc.am

4、you_____verybeautiful.a.areb.isc.am

5、he______ateacher.a.areb.isc.am

6、thiscat______small.a.areb.isc.am

7、theseapples_______red.a.areb.isc.am

2、分别用以下疑问词提问并造句:

what(什么)why(为什么)which(哪一个)

who(谁)whose(谁的)where(哪里)

when(什么时候)how(怎么样)howmany(多少个)howmuch(多少钱)

造句:

例:what'syourname?你的名字是什么?

五、分小组练习

1、what'sintheclassroom?教室里有什么?

window(窗户)board(板)light(灯)picture(图片)door(门)floor(地板)classroom(教室)computer(电脑)teacher’desall(墙)fan(扇子)des桌)chair(椅子)floor(地板)

2、——whatisthereonyourdes有什么?

——thereisa___________onmydes有_________。

bag(包)pencil(铅笔)pen(钢笔)booler(尺子)pencil-case(铅笔盒)

3、——whatdoyoueattoday?(你今天吃了什么?)

——ieat_________today。(我今天吃了_______)

——whatdoyoudrin?(你今天喝了什么?)

——idrin____today.(我今天喝了________)

rice(米饭)beef(牛肉)bread(面包)milgg(蛋)

water(水)chic)fish(鱼)

4、whatdoyoudo?(你的'职业是什么?)i'ma________.

whatdoesyoumotherdo?(你妈妈的职业是什么?)sheisa________.

whatdoesyourfatherdo?(你爸爸的职业是什么?)heisa_________.

driver(司机)doctor(医生)farmer(农民)nurse(护士)teacher(教师)student(学生)

wor)

5、————whatsubjectdoyouli欢哪个科目?)

————ili_____.

math(数学)chinese(语文)english(英语)p.e.(体育)music(音乐)computer(电脑)

6、————whatdoyouweartoday?(你今天穿什么衣服?)

————iweara________today.

jac衫)shirt(衬衫)s子)dress(连衣裙)

t-shirt(t恤衫)

7、————whatcolordoyouli

———ili_____.

red(红色的)blue(蓝色的)yellow(黄色的)blac

green(绿色的)white(白色的)orange(橙色)pin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学四年级英语上教学计划下册8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7篇

四年级下册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6篇

四年级下册英语教学工作总结6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6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精选6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7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

湘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5篇

2023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付费复制方法
    7天内可复制本站所有文章

    限时特价:5元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常见问题
    提示:如不想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常见问题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复制内容?

    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问题或者网络繁忙,请刷新页面试下

    2、如何联系客服?

    如需联系客服,请添加客服微信fanwen9944

    (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刷新重试
    正在开启复制权限中,请勿关闭页面!
    一键下载全文一键复制全文选定内容复制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824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