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案能够助教师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下面是九九范本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音乐上册教案参考8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音乐上册教案篇1
教学内容:
听:生日歌
表演:幸福拍手歌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作品欢快的情绪,用歌声及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这种情绪。
教学难点:
歌词的创编,对歌曲中连续附点节奏的掌握。
教具准备:电脑多媒体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生日歌》,师手捧蛋糕微笑走进教室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是谁的生日吗?”生:“不知道。”师:“今天是xxx同学的生日,请这位小寿星到中间来。让我们一起为他庆祝生日吧!”(学生边点蜡烛边唱《生日歌》)xxx同学吹完蜡烛说:“请大家和我一起尽情的唱歌跳舞吧!”
1.演唱与表演。
(播放《幸福拍手歌》,学生随音乐快乐地走。教师示范并提示学生注意聆听音乐:在每一句的弱起小节处停止行走,然后在强拍处准确起步,在休止符处停下,拍手两下。)
师:你还能加上其他动作吗?
(学生讨论,动作创编。)
师:现在我们围成两个圆圈表演。里圈的同学按顺时针方向走,外圈的同学相反。在休止符处停下,依次加上拍手、跺脚、拍肩、握手等动作。
(活动要求:提醒学生注意音乐游戏的规则,听音乐进行表演,不吵闹。)
师:刚才我们跳舞的音乐是一首非常的日本儿童歌曲《幸福拍手歌》,大家熟悉
吗?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唱唱这首歌。(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虽说学生们跳舞时,已多次聆听了歌曲,比较熟悉了,但连续的附点节奏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仍然难度比较大,教师应注意放慢速度。)
师:学会了这首歌,我们边唱边跳,一定更有意思。
2.欣赏与创造。
(欣赏教师制作的各地有趣的风俗礼仪动画)
师:同学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有不同的礼俗动作。新西兰毛利族人或北极的爱斯基摩人见面时,鼻子与鼻子互碰,表示亲热;我国台湾省的'阑屿原著居民背靠背擦两下,喊一声“锅盖”;印度和泰国人双手在胸前合十、屈膝;中国传统礼节则是抱拳作揖。
(学生根据这些图模仿他们的动作与表情。)
师:将这些有趣的礼俗动作填入歌曲中演唱与表演
(学生围成两个圆圈唱《幸福拍手歌》,内圈顺时针方向走,外圈相反。当唱完一段,主持人喊出一个国名或地名,大家赶快找另一个圈中的人做出规定的动作。)
3.师:xxx同学,今天我们为你开的这个party,你开心吗?
xxx同学:开心!请大家一起来分享我的生日蛋糕吧!同学们边吃蛋糕边听《幸福拍手歌》,在和谐的氛围中结束此堂课。
小学音乐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小提琴演奏的《小夜曲》,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教学重难点:了解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用音乐问好
二、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来欣赏小提琴给我们带来的《小夜曲》。在聆听乐曲之前,我们先通过一些美丽的图片欣赏中世纪欧洲宫廷,了解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这些美丽的图片吗?
生:喜欢。
师:你们都到过欧洲吗?
生:回答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欧洲去旅游。
四、聆听作品《小夜曲》
聆听第一遍:请说说这首音乐给你一种怎么样的感受?
(音乐给我一种悠扬悦耳的感受。)
聆听第二遍:请说说这首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这首乐曲是用小提琴演奏。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提琴,大提琴的音色很浑厚,小提琴的音色很明亮。)
五、作品介绍:
这一首《小夜曲》是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演奏的形式和乐曲。其实就是由这些乐器演奏的奏鸣曲。始自1750—1760年海顿供户外演奏的早期四重奏。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行吟诗人在恋人的窗前所唱的爱情歌曲,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演唱时常用吉他、曼陀林等拨弦乐器伴奏,歌声缠绵婉转,悠扬悦耳。后来乐器独奏的小夜曲,也和声乐小夜曲同样流行。
六、作者介绍:
海顿1732年3月31日出生于奥地利南部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是一位车匠。1754年海顿从意大利音乐家波尔波拉学习作曲,1755年第一部弦乐四重奏
问世。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器演奏的奏鸣曲。
七、小结:
师生再见!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情感。
2、能随音乐哼唱歌曲,了解歌曲旋律的发展。
3、认识附点四分音符。
4、学会发“u”的口型。
教学过程:
1、导入:发声练习,学习“u”音的口型。
2、播放歌曲录音并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
3、学生跟着录音哼唱歌曲,并思考: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每个乐段有几个乐句?
4、学生再跟着老师的歌谱唱一唱第一乐段,注意节奏、音准。
5、师提问:在这个乐段中,有一个节奏型被告频繁使用,请你们找出来。
6、学生手打恒拍,用“ da”读节奏,老师讲解附点四分音符的记法与时值。
7、提问:这个节奏型表现了什么?
8、学生再唱一唱第一乐段歌谱,并用手画出旋律线。
9、提问:第一乐段的旋律线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画面?
10、学生演唱第一乐段,注意节奏准确、咬字清晰。
11、完成练一练旋律。
12、试唱第二乐段。思考:这个乐段与第一乐段在音乐情绪、旋律进行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能灵活运用休止符及上滑音、下滑音的唱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增强学生的演唱能力与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足球运动,更加热爱体育运动。
教学重点:
准确、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中“哎呀呀呀呀”一句中休止符能否准确掌握,完整演唱。
教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学生跟唱歌曲。
二、强调有问题的乐句。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有一句旋律唱得不准确,现在让我们做着手势先来唱一遍这一句的乐谱。
1、师生一同做手势放慢速度演唱歌谱
2、加上歌词演唱
师:非常好,这句已没有问题,但是还有一个地方,那就是喊的口号“射门”后面有一个一小节的小间奏,你们觉得此时像在表现什么情景?(生:球踢出去下落的情景)我们可以在心里数着空两拍再演唱下一句。
3、试着从“凌空一倒钩”一句连一次。
三、再次完整跟琴演唱歌曲,强调表情、状态。
四、完整随伴奏拍手演唱歌曲。
五、分成男、女同学来演唱。男同学演唱时,女同学用身势动作伴奏;女同学演唱时,男同学用身势动作伴奏。
师:男同学和女同学演唱和伴奏都非常好!看来同学们都已学会了歌曲,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精彩足球比赛喽!同学们可以和现场的小朋友们一同演唱歌曲。
六、观看《小小足球赛》flash并随范唱演唱歌曲。
师:足球比赛精彩吗?边看比赛边唱歌曲大家唱得更有激情了!
现在我想请两名同学来随着歌曲来表演踢足球,谁愿意来试试?
七、情境模拟:请两名同学现场进行足球比赛的表演,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师:这两个同学表现得好吗?(生:好)虽然只有两个人在比赛,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比赛的趣味性和紧张感,谢谢你们!请回座位。
刚才同学们在他们两人表演时演唱得特别起劲,可见足球比赛是离不开歌声的,在很多足球比赛中啦啦队员们还会用到一些乐器为自己喜爱的球队助威,现在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都有哪些乐器。大家看大屏幕。
八、拓展:了解足球比赛啦啦队助威时使用的乐器(课件呈现)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特别有意思的音乐课,大家学会了一首有关足球的歌曲,名字叫《小小足球赛》,还了解到了啦啦队员使用的助威乐器,那老师想问问大家,怎样才能赢得比赛的胜利呢?
师:不光是足球比赛中球员的配合非常重要,我们班集体也同样需要同学们团结一心,互相配合,和睦相处,才能使我们班集体成为秀、最有凝聚力的集体。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共同努力吧!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让我们边唱歌曲边出教室吧!
九、随音乐出教室。(课件播放歌曲范唱)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设计节奏,为歌曲伴奏。
3、认识f大调和降记号、还原记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来说说他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分别说出对大海的印象:海水蓝蓝的咸咸的,海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很凉爽。
2、看来同学们和大海已经是老朋友了,那同学们再来说说大海边有什么呢?
同学:大海边有沙滩、有贝壳、还有礁石……
师:那今天我要给同学们上的音乐课跟什么有关呢?(大海)对了,首先我把这歌曲唱一遍,同学们仔细听了,等下我要提问的。
二、教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1、教师范唱《赶海的小姑娘》歌曲一遍,同学们喜欢听这歌曲吗?(喜欢)那好,今天我们就认真的学,你们学会了,会比老师还唱得好呢!
2、提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3、学唱第一乐段
(1)老师范唱第一乐段,并提问: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
(2)分句教唱四个乐句的歌谱,注意音准。
(3)学生学唱第一乐段。
(4)指导学生有稍快的速度、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个乐段。
4、学唱第二乐段。
(1)师范唱第二乐段,提问: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它的情绪和第一乐段有区别吗?
(2)师分句教唱三个乐句的歌谱,注意音准。
(3)指导学生认识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并明确对歌曲的情绪表现有什么作用?
(4)学生学唱第二乐段,注意唱准特殊的节奏。
(5)指导学生用连续的声音演唱第一、二乐句,唱准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第三乐句。
5、学唱结束句。
(1)师范唱结束句,提问:结束句的节奏与前面两个乐段的节奏有什么不同?
(2)学生演唱结束句歌谱,注意长音处的时值要唱足。
(3)演唱结束句。
6、完整演唱歌曲。注意要表现出愉快的心情。
7、学习f大调。
(1)讲解f大调的基本知识。
(2)认识降记号、还原记号。
三、结束新课。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声音演唱歌曲《小螺号》。
2、认识反复记号。
3、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捕鱼归来》的创编和表演。
教学过程:
1、学唱《小螺号》。
(1)导入:同学们认识海螺吗?吹过螺号吗?
(2)欣赏歌曲《小螺号》。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
(3)老师范唱歌曲,学生边听边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4)学唱第一乐段。提问: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每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节奏有什么特点?指导学唱歌谱,教唱歌词。
(5)学唱第二乐段。提问:这一乐段有几个乐句?与第一乐段相比,它的情绪、节奏有什么变化?师分句教唱歌谱、填词演唱。
(6)讲解反复记号。
(7)完整演唱歌曲,注意两个乐段的情绪对比。
2、活动《捕鱼归来》
(1)导入:同学们见过渔船回到码头的情景吗?请说一说。
(2)学生分别学习演唱海风、海浪、螺号、渔歌的音乐。
(3)全班创作《捕鱼归来》的情景。
3、课堂小结:
这一课的学习,大家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进步很快,还希望你们多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一定要背熟歌词。
小学音乐上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吸引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听音乐,帮助学生从愿意听、喜欢听逐渐过渡到想听音乐。
2、学唱并按故事情节表演《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教学重难点
1、吸引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听音乐,帮助学生从愿意听、喜欢听逐渐过渡到想听音乐。
2、学唱并按故事情节表演《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游戏教学法
教具:
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是“动画城”整个单元的开稿教材中的举例了五部动画片的歌曲,既不是教学内容,也不要求学生掌握,而是借助动画片的生动画面,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转移到动画音乐上来。
?我们才不怕大灰狼》是一首叙事性的歌曲,选自美国迪士尼动画片《三只小猪》。曲调简短,节奏明快,情绪活泼。
一、播放几个典型的动画人物引入课题:《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欣赏:
1、听《三只小猪》的音乐2、复听音乐
3、听唱歌曲《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1)教师演唱《我们才不怕大灰狼》的第七段
(2)学生跟着教师学唱歌曲
(3)一边唱歌谣一边表演动作
4、朗读:
5、朗读并做表演:
6、歌唱并表演
四、巩固复听:
课后分析
板书设计活动:《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
欣赏:《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第一课 有趣的声音世界
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板书设计
第二课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编写:
执教: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一组歌颂祖国、国旗与多民族题材的歌曲,教育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尊敬国旗。
2.逐步培养儿童听音乐的习惯和兴趣。
3.通过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和协作能力。
4.对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有所感受。
教学内容:
欣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歌唱 国旗国旗真美丽
认识乐器碰铃和响板
歌表演 彝家娃娃真幸福
歌唱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欣赏 吹芦笙
课时安排:
教学重点:
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并学会正确的演奏方式。
教学难点:
教学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歌词、学唱歌曲、学生自己为歌曲创编动作等一系列活动
2、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与演唱中学会这首歌曲
3、能准确地演唱歌曲,表达歌曲情绪。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都见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吗?
生:见过。
师:那谁能为老师描述一下国旗的样子呢?
生1:国旗是红色的;
生2:国旗是长方形的;
生3:国旗上有五颗金黄色的五角星。
2.学生思考什么场合升国旗、奏国歌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那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同学们想一想!
(可引导学生思考)
生:每周一学校都会有升旗仪式,就会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国旗美丽吗?生回答后,师揭题。
二、学习新歌曲
师:全体同学请坐,今天这节课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唱国旗的好听歌曲,名字就叫《国旗国旗真美丽》,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这首歌曲当中是怎样歌唱我们美丽的国旗的?歌词写到了什么?我们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1.教师播放多媒体课讲,学生仔细聆听和现看
师:我们同学们都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呀?
生1:我看到有白鸽。师:象征和平与友谊的白鸽。
生2:校园、还有少先队员。师:有可爱美丽的校园和朝气蓬勃的少先队员们。
师:那歌词中是怎样歌唱国旗的呢?
生答:唱到了国旗很美丽,金色的五角星,还有我愿变朵小红云。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那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来朗读歌词(老师在屏幕上打出歌曲歌词)。
国旗国旗真美丽,
金星金星照大地,
我愿变朵小红云,
飞上蓝天亲亲您。
找一名同学起来范读歌词。
师:那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呢?举手告诉老师。
生:好像听起来比较舒服,速度还比较慢。
师:那现在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吧!
3.学唱歌曲
(1)老师分句教唱歌曲,连续两遍。
(2)最后一句歌词节奏有所变化,教师范唱,学生跟着老师模唱。
(3)集体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整地演唱一遍。
(4)请一位同学到台前来表演唱(其余同学用拍手的方式拍出节奏)。
4.学生讲述五角星的含义。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曲,我们知道了国旗的颜色是……
生齐答:红色的。
师:国旗的左上角有五颗金灿灿的五角星,一颗……(生:大的),四颗……(生:小的)。老师想问问这五颗五角星分别代表了什么含义呢?
生答:大的代表党。
师:大五角星代表了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生答:四颗小的代表人民。
师:四颗小的五角星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这里就包括我们每一位可爱的同学。我们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国旗是一个国家、民族尊严的象征,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热爱国旗,今天老师就想请同学们和老师共同来制作一面国旗,你们说好不好?(好)
8.教师和学生共同制作国旗
红色的旗面、五颗未粘好的五角星,老师和学生共同制作。
9.集体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一名学生代表手拿国旗,全体同学跟随音乐节奏左右晃动身体,高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
熟练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乐器碰铃和响板
教学过程:
1.教师向学生展示乐器实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让学生识别两种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2.教师将乐器发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的敲击方法。如乐器数量不够,可轮换进行。
3.教师出示卡片
碰铃 dang dang dang dang
da da da da da da da da
响板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统习演奏。可分组交换练习,每两人为一组作乐器交换。
4、用碰铃和响板为以前学习过的歌曲伴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表演 《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目标:
1、欣赏中与彝族相关的录像资料及图片,通过观察、感受、模仿等活动初步了解彝族生活的地域、风俗等特点。欣赏彝族服饰的艳丽色彩,培养学生对色彩的鉴别和动手能力。
2、学唱彝族儿童歌曲,表现欢快的情绪。(重点)
3、运用用拍手、跺脚等即兴动作来表现节奏,并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难点)
4、通过小组合作涂色及欢度火把节中,加强小伙伴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艺术课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愿意以起来吗?(愿意)
那就先与我们的小导游见个面吧!
(阿尼你玛出现)
二、节奏练习
1、师:大家知道我们要去的是什么地方吗?那先于与我们的小导游打个招呼吧。
出示节奏 x x x x x x x
2、启发学生自编问候词语, 如:早上好啊 阿尼你玛 我们喜欢 阿尼你玛等
三、欣赏
1、师:阿尼你玛要带我们踏上彝族之旅了,第一站要带我们去哪儿呢?
介绍石林风光
提问:同学们,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你们有什么感觉?
学生讨论交流
2、师:这里还有几幅石林的图片,这些天然的奇石形状各异,你们看看它们像什么?
连续出示几幅图片 学生发挥想象力说出心中的感受,并试着为它们起个名字
四、了解火把节
1、师:同学们设计的衣裙真是色彩斑斓,美丽而独特,你们知道吗,彝家娃娃穿着我们设计的衣裙要去参加一个盛大的节日,你们想去吗?瞧,阿尼你玛向我们发出邀请了。
2、出示彝族火把节的盛况
师:火把节好热闹啊,你们了解彝族的火把节吗?
3、学生相互交流,教师总结
师:既然要参加火把节,我们的准备个节目啊,听,阿尼你玛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彝族歌曲。
五、歌曲学唱
1、播放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师:你们听出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吗?
(节奏欢快,多次出现“阿里里”的称词)
2、师生做拍手游戏读歌词,教师读歌词,学生读“阿里里”处拍手
3、听一听,四次出现的“阿里里”旋律一样吗?教师唱,学生听
4、你们试着唱一唱好吗?
教师弹奏上半句,学生唱下半句。
5、连起来唱一唱。教师弹琴
6、跟着伴奏唱一唱,“阿里里”处拍手。
7、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歌曲
六、设计衣裙
1、师:彝族不仅山美水美而且人更美,这体现在他们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饰上,你们看看,他们的服装有什么特点?
出示彝族的服装
学生观察总结:1、颜色丰富、鲜艳
2、裙摆大,花纹线条有宽有窄,有疏有密。
2、师:想象一下,这么美丽的裙子旋转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3、演示:阿尼你玛的裙子怎么了?我们试着为她的裙子设计漂亮的颜色吧!
师生合作运用电脑涂色,一件美丽的衣裙渐渐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师:你们想试试吗?那请用手中的水彩笔为我们的彝族小朋友设计衣裙吧!
4、学生涂色
(放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5、服装展示,学生评价
七、打击乐器伴奏
1、师:彝家娃娃为了感谢同学们为她们设计的衣裙, 给大家带来了礼物。
教师出示串铃、双响筒、碰钟等打击乐器
2、做游戏:找朋友(运用)
3、师:请找到乐器的同学和我们一起合作为歌曲伴奏吧!
师生共同表现歌曲
八、表演歌曲
1、师:听到这富有节奏的歌曲,老师真想马上跳起来,你们看!彝族人民已经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了。
出示,学生感受
2、师:同学们,你们能模仿彝族的舞蹈动作吗?
学生模仿表演
3、师:瞧,火把燃起来了(),我们快去参加火把节吧,让我们尽情歌唱,尽情舞蹈,把欢乐和友谊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放音乐伴奏,学生围圆圈跳舞
九、课堂小结:
1、师:今天的彝族之旅,大家玩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发言,谈收获
2、教师总结:老师看到你们有那么多的收获,也非常开心,但别忘了今天的小导游阿尼你玛,她来跟我们道别了()。让我们与彝家娃娃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并祝愿他们生活越来越幸福,越来越甜美,让我们也一起说再见吧!
3、放音乐,唱着歌儿出教室。
小学音乐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一、聆听《青蛙音乐会》,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生动鲜明的青蛙形象。
二、愿意用肢体动作和演唱等形式来表现青蛙的模样。
三、喜欢并乐意参加音乐会。
教学重难点: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感受并表现音乐中的青蛙形象。
教学用具:
音乐、头饰、青蛙相关动画等
教材分析:
?青蛙音乐会》是一首具有趣味性的通俗音乐作品。乐曲为3/4拍,蛙鸣声伴随着乐声响起,好像夏季池塘边的青蛙在暮色中的合唱开始了。前面一段是抒情的慢板,好像青蛙的优美舞蹈伴着起伏的旋律;接着乐曲再现了一遍,蛙鸣声、流水声在乐声中渐弱,消失在暮色中。
教学过程:
一、唱歌的青蛙来了。
1、引用《动物说话》伴奏音乐唱几遍,“青蛙唱歌咕咕儿呱(拍手),青蛙唱歌咕咕儿呱(拍手),咕咕儿呱(耸肩)咕儿呱咕儿呱咕咕儿呱”并出示唱歌的青蛙形象。
2、播放《青蛙音乐会》开头部分,跟音乐模拟青蛙唱歌。“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学生根据音乐节奏、情绪用嘴型有表情地演唱。
二、跳舞的青蛙来了。
播放《青蛙音乐会》慢板的片段,教师戴上头饰用典型的三拍子舞步跟着音乐邀请小朋友参加跳舞,没受邀请的小朋友在座位上跟着老师动身体。结束后出示跳舞的青蛙形象。
三、演奏的青蛙来了。
1、可用你们的音乐书、笔、课桌等东西编创一些简单的节奏模拟流水声、鸟叫声、鼓声等加入到音乐中来,看谁最厉害。
2、小组讨论创编。
3、合着音乐展示。出示演奏的青蛙。
四、青蛙指挥家也来了,举行青蛙音乐会咯。
1、夏季暮色中的池塘里,来了一群会唱会跳会奏的青蛙们,看,他们多热闹啊!(出示课件)
2、播放完整的《青蛙音乐会》,青蛙指挥家(老师扮演)领着这帮青蛙们开始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
3、学生自由选角色,在音乐中跟着指挥表演了。演后选出最出色的歌手,舞手,奏手,并给予奖励。
五、动物音乐会。
音乐会吸引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有老虎、狮子、鸟儿、松鼠……他们也要参加,播放《青蛙音乐会》音乐,让更多的动物也来表演。
六、动物狂欢。
课件出示动物狂欢节情景,播放《动物狂欢节》音乐一起在歌声笑声中结束课堂。
小学音乐上册教案篇5
一、感受强弱
1、听音乐进教室
(1)气球爆炸时的声音和泡泡糖破裂时的声音哪个强?请学生用声音学一学。
(2)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发出声音的一对物体比较它的强弱
二、根据二拍子强弱规律来跳踏点步
1。 老师进行示范,讲清动作:双手插腰,左脚向左横踏一小步,右脚尖点于左脚窝,然后右脚向右横踏一小步,左脚尖点于右脚窝。一拍一动。
2。 配上音乐,请学生进行往前踏步,后退踏点的练习。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动作。
三。 学唱《小小的船》
1.导入新课
师问碧蓝的天空中,繁星一闪一闪的。空中还缺了什么呢?(出示月亮)平时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观察月牙像什么?(出示小船图片)你喜欢月亮吗?你愿意去月亮上吗?如果你坐在月亮上,你会看见什么?课件逐一出示《小小的船》的诗歌内容。揭示课题。
2。 边看边听范唱音乐,请生跟着音乐拍一拍手、摇一摇身体。
3。 有节奏地歌词朗读,听范读,师领读生跟读。(出示歌谱、节奏谱,播放范读)
4。 请生随节奏边读词边摇摆身体。
5。 师范唱歌曲,分乐句教唱,生跟唱。
6。 集体齐唱歌曲,请一位同学或两位同学主动站在台前为大家演唱。
7。 做音乐游戏(摇小船),请生两人一组,边唱边划船。(播放音乐,提醒生注意安全)
四、 贴图比赛
将生分为四组,请生分组讨论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样的?根据老师给的素材和歌曲的内容,你能贴出美丽的夜空吗?大家自己来评价,选出优胜组。
五、 想象创编
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假如你能飞上天空,你希望在夜空中看到的什么呢?你会在天空中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把想象到的人物和想做的事情编成动作来表演一下好吗?
六、 总结下课
师:你喜欢弯弯的月亮和闪闪的星星吗?现在我们大家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一定能去太空遨游。去坐着月亮船摘星星!大家说好吗?!现在让我们划着月亮船轻声地走出教室吧!
小学音乐上册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戏歌,初步感受戏歌的演唱风格。
2、学习演唱《龙里格龙》,能正确、有韵味的完整演唱歌曲。
3、感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
体验法、观察法、模仿法
教学准备:
教材、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导入
1、观看视频《梨花颂》片段
2、师小结(出示课题:龙里格龙)
三、学习歌曲
(一)感受歌曲,激发兴趣
1、初听歌曲(出示歌谱)
2、复听歌曲
3、再次聆听,找出相同旋律,并进行模唱
(二)旋律模唱
(三)读歌词
1、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2、教师范读歌词
3、学生再次读歌词。
4、提问:“格”字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前面的`不带儿化音、后面的带儿化音)
(四)学唱歌曲
1、随琴小声填唱
2、讲解各种音乐记号的作用
3、教师范唱。
4、师生接龙演唱
5、歌曲处理
6、分组演唱
7、加动作完整演唱
8、看指挥完整演唱
9、加上戏曲动作完整演唱
五、艺术拓展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戏歌选自合成《流水恋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有没有听到你熟悉的旋律。(有)同一首歌曲经过不同的艺术处理会有不同的艺术效果,会使它的音乐形象更加的丰满,更具魅力,下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演绎更加精彩的《龙里格龙》期待同学们更精彩的表现。
小学音乐上册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捉迷藏》、《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聆听《捉迷藏》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选用《苏珊娜》)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小兔子出场)
生:兔子!兔: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小兔!
师:小兔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捉迷藏》。
兔:
小朋友们,这首钢琴曲是小兔子特别爱听得一首,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快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
乌龟:还有我,还有我呢,音乐里面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也找找看呀!
鸭子:我走路一摇一晃,既不像小兔子跑得那样快,也不像乌龟爬得那样慢,我的速度说不好,反正你们帮我找一找,我还没有找到呢!
三、新授
1、聆听钢琴曲《捉迷藏》,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
2、小游戏。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给学生走路空间)
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
4、小兔子讲故事。让小兔子讲述她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创编一个小故事)
兔:现在回忆起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那个好听的童谣!同学们想知道吗?”(小兔子朗诵一遍歌词)生:让学生打开书读一遍。(没有感情!)
兔:“不像不像,你们读的一点都不像我的外婆一样好听!外婆的声音很小。”
生:这个时候让学生再读,他们的声音一定按照小兔子的要求,声音轻而弱。
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读的速度没这么快。”
生:第二次的要求同学们还能更好做到。
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不但会读,还会唱呢,你们行吗?”
生:同学们听到这里他们憋足了劲异口同声地说:“行”。
5、学习歌曲,聆听几边。
6、学生小声跟唱。
7、音乐小知识——反复记号‖∶∶‖
四、创编活动——进行简单表演
小兔子:哎!现在我真得很想回到从前,躺在外婆的怀抱里好好睡上一觉。外婆总会用他那温柔的手抚摸我的头、身体还有小尾巴!可惜可惜啊,再也看不到了!同学们你们会哄我入睡吗?(这个时候全班同学那种迫不及待的手已经开始按照小兔子刚才的一番话模仿了。)同学们当然说没问题!于是,主题曲再次想起,学生们终于理解了这首歌曲,用缓慢的速度,温柔的声音,细致的表演完成了这首歌曲!
五、课堂小结
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你的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向大家说说。
小学音乐上册教案篇8
课时目标:
1.尝试用轻柔的声音表现出云的轻盈和飘逸。
2.尝试将课本的歌谣编创完整,并准确读出。
教学重点:
在撕云,唱云,跳云的过程中感受歌曲轻柔的情绪。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海》
三.编创与活动:编创歌谣
1.课前板书好歌谣
2.生看黑板试朗读歌谣
3.师生讨论,在歌谣中缺少的地方应填什么?
4.生汇报自己的编创结果。
5.生边读边拍,读准节奏
四.表演《云》
1.师手工剪纸表演导入
师变魔术用一张白纸剪出一朵云,出示:老师剪的是什么?
2.设问:云给你的感觉是轻飘飘的?还是沉甸甸的?
3.指导学生用纸也撕出一朵云来,气息训练
设问:用手捏着你的“云”的一端,怎样吹,才能让云飘动但又不会飞走?
4.生尝试练习:缓缓地吹出
5.生边读边拍,读准节奏。
五.表演《云》
1.师手工剪纸表演导入
师变魔术用一张白纸剪出一朵云,出示:老师剪的是什么?
2.设问:云给你的感觉是轻飘飘的?还是沉甸甸的?
3.指导学生用纸撕出一朵云来,气息训练。
设问:用手捏着你的“云”的一端,怎样吹,才能让云飘动又不会飞走?
4.生尝试练习:缓缓地吹出。
5.师在琴上弹奏歌曲前八小节旋律,请学生用“u”轻轻哼出,感觉就像轻轻吹动天上的云。
教学反思
整一堂课,学生基本能积极地参与到我的课堂,课堂气氛也相对轻松愉悦,但在教学目标达成上还存有遗憾,难点的解决没有很好的体现出音乐性以及难点的渗透在之前的环节落实的也不够理想,有些课堂评价语没有体现出有效性。
?云》这首歌曲我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歌曲,并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美术学科进行整合,通过学生动手制作云来更深层次的理解歌曲。
在课的设计时,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抓住学生们爱游戏、爱看动画的特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上,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学到知识,发展想象力、模仿力和记忆力。课的一开始,我就用变魔术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老师动手用纸撕云,激起学生学习歌曲的欲望,同时也达到了点题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更准确的理解歌词、学习歌曲,在学生年龄小的情况下,通过制作出形象、生动的flash动画,用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记忆、学习。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于音乐课程的价值提到这样一个方面,那就是: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是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我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就充分地考虑到了音乐的特点,考虑到了音乐课应该以音乐为主,以学生的听赏感受为主。因此自己的教案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为主体的音乐学习活动,突出了对情绪、情感的感受和体验,在实施过程中也切实地感受到这样的设计还是很有效的,学生在音乐声中所进行的多种活动都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歌曲,同时学生也为音乐的优美旋律所吸引。下课后,好多孩子都问我说老师下一次我们还听不听?但是我还是觉得有一点遗憾,那就是对最后一首歌的欣赏没有尽兴,因为时间的缘故,没有再进一步更深一层地去听赏、体验歌曲的情感。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