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本网 >思想汇报

身边的小榜样演讲稿5篇

好的演讲稿能够感染听众的情感,一份精彩的演讲稿需要注重启发思考,让听众在思想的海洋中徜徉,九九范本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身边的小榜样演讲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身边的小榜样演讲稿5篇

身边的小榜样演讲稿篇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弟弟还在宁夏时,我一再请求妈妈将他接过来,妈妈每次都说他来,我可一定要做个好榜样。我想都没想,便爽快地答应了。

这一次,弟弟终于来了。我高兴得不知该怎么表达对弟弟的喜欢,把好吃的,好玩的通通拿到他面前,挤时间陪他玩,想办法逗他笑……对于之前说过要做榜样的话,我却忘到了九霄云外,直到一件事提醒了我。

有一次,我的肚子十分痛,去告诉妈妈。妈妈在带着弟弟玩,他见我捂着肚子,弯着腰,就在一旁偷偷地笑。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只听他叫起来:“妈妈,肚肚痛。”妈妈连忙帮他揉揉肚子。我想:不会这么巧吧?忽然,他那个笑又出现在我的脑中,我有点疑惑,难道弟弟在学我?为了证明我的想法,我又假装扶着头,说头好晕啊。果不其然,他也摸着头,说“头晕、头晕……”

我又摸摸自己脸,说脸麻了,他也说“脸麻、脸麻”,我呵呵笑了起来,说:“宝宝,你学我。”只见他撒腿就跑哈哈,事情完全如我所料,我有点小得意。正当我沉浸在成功解开了这个“案件”的喜悦中时,我忽然意识到了另外一点:如果我再像之前一样淘气,做那些危险的动作,那他岂不是也要学我,做那些危险动作?想想都感觉可怕,幸好,幸好,我及时发现!这时,妈妈的话又回想在我耳边:弟弟来了,一定要做个好榜样!

现在,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榜样”。自从当了榜样,我的行为举止都文静了。为了教导弟弟,给他做一个好榜样,让弟弟做一个好孩子,我也就不再是之前那个淘气的孩子了。

身边的小榜样演讲稿篇2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遵守行为规范,争做文明学生,学习身边的榜样。

自古以来,人才至上,人品至本,欲成大事,要拘小节,只有在实际生活中积小善,才能成大德。如果把良好的行为习惯看成是一种“精神储蓄”的话,我们可以这样说:“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行为习惯所产生的利息。”

走在着整洁美丽的校园,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也许你并不在意自己偶然说出的一句话,也许你不留心踩在脚下的花草,也许你已经习惯自己旁若无人的喧叫……可是,你已经成为《良好行为习惯》的破坏者,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我们内心情感的外露,都是我们品德情操的体现。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保证人们正常生活,每个国家都有法律,与此同理,在学校我们要成为合格的学生,最基本就是遵守校规。请同学们自觉做到以下几点:

1、自行车进入校门,请下车推行,按照指定位置停放并上锁。

2、早晨到校后,或朗读、或看书、或做习题,不高声喧哗。

3、课间自觉整理好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整齐放在课桌右上方,范文《学习身边的榜样》。

4、上课铃一响,立即安静端坐,等待老师上课。

5、去客体教室上课,安静轻盈,整齐有序地排队前往。

6、就餐时,按位就坐,安静就餐,不对着别人的餐盘说话。

7、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声音要适度,待老师允许后进入。

8、与人交流时,身体对着他(她),目光注视他(她)。

9、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捂住嘴巴。

10、见到老师轻声问候“老师好。”接受别人帮助说“谢谢”。

11、不要盯着正在受批评的同学看。

12、轻轻推门,随手关门。进出时,为别人扶住门。

13、上下楼梯轻上缓下,靠右行走。

14、排队集会静齐快,列队整齐有精神。

15、人离座位,凳放桌下,轻拿轻放。

16、弯腰捡起你能捡的垃圾。

17、上厕所后不忘冲水,洗手。

18、无论在哪里吃完东西,都要对你的垃圾负责。

19、公共设施是我们亲密的朋友,请大家自觉爱护。

20、做错事情赶紧说“对不起”,并立即改正。

21、不随意穿越绿化带。

22、课间不在走廊上、教室里追逐打闹,做游戏。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而我们最好的行为就是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良好行为习惯》做起。

谢谢各位同学和老师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身边的小榜样演讲稿篇3

有这样一个憨厚汉子,他身高一米八一,走路总是大步流星,每天奔忙于最基层的生产一线;双手粗糙布满厚茧,深深的手纹里,经常留有难以清洗干净的油污;每天都要接数不清的电话,手机俨然变成了热线。

还是这个人,若没有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报道,若没有《光明日报》等各大媒体连篇累牍地讲述,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他已将人间大爱默默演绎了15年,他已将爱心悄悄地传递了15年。

他就是杨政武,朔黄铁路公司万名员工中最普通的一员。

他就是杨政武,那个为了一个约定默默坚守了15年的“倔”小伙。

他就是杨政武,那个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成了“名人”之后仍低调前行的人。

事情还得从15年前说起,1996年,杨政武的同班同学李宝元因患扩张性心脏病去世,在此前李宝元的哥哥也因同样的病离开了人世。两个儿子接连去世和7万元的债务,给家在河北省承德农村的李维贺夫妇致命的打击。

为帮助两位老人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念,从1996年起,还是在校学生的杨政武就和同学们约定——“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

走出象牙塔后的杨政武孑然一身,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往何方,生活的艰辛让这个血气方刚的大学生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但他默默地在心里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准则,那就是不管生活有多艰难,每年也要资助“李叔李婶”!这个准则,成了杨政武雷打不动的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

生活中,杨政武什么都可以省,就是寄给“李叔李婶”的生活费不能省!即便是自己的生活都青黄不接的时候,他都没有动过给“李叔李婶”攒下的钱。

结婚可以简单,买房子可以退后,可是照顾“李叔李婶”的事情唯独不能落下。

一切那么朴实无华,却坚不可摧。15年,15张汇款单,56封信,“李叔李婶”7万元的债务悉数还清,生活的信心得以重新确立。在这个数字喧嚣的年代,这些微不足道的数字平地崛起,却是那么地掷地有声。

就这样,一个无言的约定,坚守了15年,并依然在继续。一颗幸福的火种,传递了15年,并接着传递下去。

若你要问,杨政武何以坚守15年,只因为一种叫做奉献的爱。

已经不记得有多久没有再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不记得秋雨过后老家的土墙上是否又多了几分斑驳和沧桑,不记得在家操劳的妻子是否又多了几根银丝,只记得这个工队缺两把椅子,那个工队的宿舍电源线松了。

孩子是该上学的年纪了,从他身上的衣服到学校的选择,哪一样有杨政武的功劳,没有。孩子哭喊着要爸爸的时候,他在哪里?他在澡堂的顶棚维修热水器;孩子想要爸爸陪着跑步时,他在哪里?他在滴流磴站区忙着搞绿化。在我们神华,有多少人能亲历孩子的成长?有多少人错过了人生中仅有的几件大事?杨政武只是20万神华人中的一个代表,他们将青春,将风华书写在神华大动脉上。

你若问杨政武何以如此坚守岗位,只因那份对职业说不出的热爱。

杨政武无意成为优秀,也从未想过当什么先进。但他在那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做好每件事的态度,让每一个朔黄人都折服。剪枝修草、洒水浇花、洗碗端盘子,接电源,换灯泡,维修管道,修理热水器,招待所大事小事,沿线各个站区的绿化工作,哪里都能见到他的身影。废寝忘食有了回报,餐风宿露有了收获。沿线的绿化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得到了当地政府和集团、公司领导的肯定。维修技术也是突飞猛进,但他永远都是那个一个电话就到的“政武”。从不喊累,从不推脱的他,成了大家公认的大忙人,好人缘儿。

若是没有人提起,人们都要淡忘掉他大学生的`身份了。因为朴实的性格,也因为生活的历练,让他已褪去了那层光环,甩掉了那副架子,当别人左一个抱怨右一声叹息时,他却已经在用辛勤的汗水去上孝老父,下养妻儿,还时时接济着远在他乡的“李叔李婶”。

百善孝先,大爱无言。

读着杨政武那令人热泪盈眶的感人事迹,看着杨政武那跑前奔后的忙碌身影,我在默默地思量:

心在哪里安放?心在钢铁长虹安放!扎根基层,扎根一线,风风雨雨,日出日落。那昼夜不息的车轮和飞扬的鸣笛声,回荡在大山深处。那太行山间弯弯的铁道,滹沱河上长长的铁桥,长梁山麓深深的隧道,还有那斗转星移的白云和月亮,一定会记得,这些穿梭在神华铁路大动脉上披星戴月的忙碌身影。

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个大学生,一个老实人,一个普通劳动者。

这就是杨政武,一个淡薄名利、默默无闻的人。这就是杨政武,一个诚实守信、一诺千金的人。这就是杨政武,一个耿直淳朴、乐观豁达的人。那如磐石的坚守,将震撼朔黄每一个人。

那如生命的大爱,将激荡神华每一颗心。

我们每一个人,都将执着这份爱,奉献朔黄,奉献神华,奉献人间。

身边的小榜样演讲稿篇4

北风带来了冬的请帖,一片片枯黄的落叶告别了枝头上花枝招展、风风光光的日子,羞着脸躲进了大地的温床,南方的冬日,只有那一轮一如既往的暖日,才让一切摆脱了肃杀。

我坐在公共汽车温暖的车厢内,不知是因为开了暖气还是人多,一股强烈的暖流很快便占据了我的全身,车上大多是裹得严丝合缝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也有几位怀中抱着一个酣睡中的小生命的新妈妈,几个打扮夸张的小伙子们颜色各异的服饰很是惹眼,他们大声的谈笑,不时发出毫不保留的笑声,引得车上几位闭目养神的大妈不住的摇头。

我坐在那些青年旁边,更是受不了他们放肆的言行。我把头转向窗外,让严冬封闭我的双耳和眼睛,让这群与人们格格不入的人快点离开。

汽车不住地驶向下一站,电子播站广播中熟悉的站名一个个响起。几个老奶奶走到门口,该是要下车,但几个小伙子把车门着实给包围起来,老人们一边唠叨着一边蹒跚的挤进了人群,一番周折,终于脱离了摇摆的'车厢,我满心愤怒,看到车上多出几个空位,我想,坐下吧,别再挡着别人下车了!

可是,他们依旧我行我素,宽敞的车厢中,他们旁若无人的站在车门口。

汽车驶进了一个站点,那个抱着孩子的妇女站了起来,冲其中一个小伙笑了笑,说声谢谢。几个人一起下了车,擦身而去。我疑惑不解。微笑?谢谢?

那几个小伙子下车后,一阵刺骨的寒意席卷而来,我定睛寻找寒意的来源,竟发现车门上的玻璃有个大大的裂口,寒风,正无情的涌来……

我懂了,一切都懂了,那个小伙如春日般,用身体筑起一道与冬日隔绝的屏障,带来了温暖!

他是我的好榜样!

如今,每每坐在温暖的车厢内,我就会想起他,那个有身体送来温暖,就像这冬日的阳光,温暖的照亮每个人的心。

身边的小榜样演讲稿篇5

话得从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说起。

那天下午2时18分,大地崩裂,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高山移位,河道阻塞,房屋崩塌,灾难顷刻间降临。四川告急!汶川告急!人员集中的学校,许多学生危在旦夕,但在危难之际显示英雄本色,谭千秋、向倩、袁文婷等教师用血肉之躯谱写出生命的赞歌,在天地之间立起一座座不朽的丰碑。他们是英雄,他们是我们的榜样。

那么汶川大地震发生之际,我们在哪里?

那天,在株洲601中英文小学,一切如往常一样,铃声起落,有序地上课下课。下午2点18分,我在博学楼2楼上课。对面259班上美术课,学生突然往外走,我是组长,职责所在,得去看看。张建勋老师说是武琳老师派人喊他们撤出来的。有电话来,地震了,钻石大厦的人员都撤离出来了。真的没有感到异常,狐疑地往隔壁班一看,三年级的刘水清老师正在讲台上授课,外面的纷扰丝毫没有影响到她,她是那样的投入,学生是那样的认真。

真的地震了,震中在汶川,离那不远有个安县,安县有所桑枣中学,师生有序撤离,无一伤亡,创造了奇迹。当我们四楼六年级的老师感觉到椅子无缘无故地移动,他们迅速作出反应,立马组织学生撤离教学楼。而武琳老师是在带领学生到达操场之后,在别的老师的提醒下才记起自己的.宝贝在二楼上美术课,这不禁让人想起北川英雄教师刘宁,他们岂止是孟子“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境界。桑枣中学是奇迹,英雄是丰碑,是榜样,而六年级老师不是,武琳不是,她们只是我们身边的同事。

感谢建设者给我们建造结构稳定的房子,硬是让一、二楼的我们没有感觉到任何异样,刘水清老师任凭风浪起,稳坐三尺讲台,这样的老师,谁说危难之际不会是护住学生的谭千秋?当我们私下谈起英雄谭千秋的时候,我们许多老师确认他的行为仅仅是一种本能。是的,保护弱小,保护学生是我们老师的本能,危难之际,本能的行为是高贵的行为。当我们把英雄的行为认定为本能的时候,危难时刻,我们也会伸出护住学生的手,我们也是英雄。

地震来临的时候,为了了解情况,我来到了教学楼东头的出口查看,如果这时真有异动,我会往回跑,会想方设法保护我的学生。但也许我本能地往空地上一跳,那我就成了601小学的“范跑跑”?

我注定不会成为“范跑跑”。因为,我不会丢下我的学生,还因为我们的同事我们的校长信任我。我们的学校原本像个大家庭,感觉上校长就像我们的家长,是现在的校长引入现代管理,用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现代化办学模式,办学方法引领大家一起努力,抓住学校从企业移交政府的契机,使学校脱胎换骨,从教学环境到教学设施整个面貌一新,跃上新台阶,打造出现代化的601中英文小学。每当我们与兄弟学校的同事们坐在一起学习、开会的时候,也是我们与外界广泛交流信息的时候。我们的陈劲松老师最为关注的是外校同年级的学生考试成绩,欲与天公试比高,我们的锐意进取小小地露了锋芒。我们的张卫南老师每次都要告诉她的朋友:“我们的校长,人几好的。”公道自在人心,人人心中有一杆秤,张老师的这杆秤从广州称到株洲,我们相信她称出的分量。所以,危难时刻,我们不乱。汶川地震考验了我们的师德思想品质,胸中有着对学生深沉的热爱和对职业的无限忠诚,我们经受起了考验。

有人说,一切美好都存在距离,身边只有平凡和琐碎。但是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撑起601中英文小学的这片美丽的天空。而太多太多的平凡成就教育事业的伟大,我们是平凡人,我们也是榜样,我们是英雄!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五一的小作文参考6篇

五一的小作文通用6篇

100字的小动物作文6篇

身边的人作文三年级300字最新5篇

作文我的榜样400字5篇

美丽的小村庄作文6篇

央视榜样5心得体会5篇

读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通用5篇

观看榜样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北京的小胡同作文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867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