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作文不但有严谨的文章结构,还能带给读者积极的能量,只有积累大量词汇才能使作文写的优秀,下面是九九范本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山西大同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山西大同作文篇1
十一期间,我们来到了闻名中外的云冈石窟。
一开始,我们哪里知道后面有那么多精美的佛雕。所以,在1-4窟洞里,左照照,右照照,与那些无面佛,合了一张又一张的影……
紧接着,我们走进了5-40窟。哇!居然有这么多精美的佛雕!其中,有栩栩如生的释迦穆尼,有雕刻精美的交腿菩萨……我与他们合了无数张影!真是好看极了!
不料,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呢!那可是释迦穆尼的生平!原来,释迦穆尼原本是印度王子……在经过六年的修道和菩提树下七七四十九天的修炼后,终于顿悟成佛,并将其子点化成十大弟子之一……
我们还看到了一个大佛,手底下还有一个小佛。真让人想不懂。最后,还是听导游说:这个大佛的手,足足有2吨重!!!所以,必须有支撑物。而他手底下的小佛就是那个支撑物。
最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因迁都洛阳而未完成的窟洞。真令人惋惜!
不过,云冈石窟依旧很好玩!
山西大同作文篇2
一朵朵美丽的花儿,一位位顽皮的孩子,一只只可爱的小鸟,一棵棵高大的树,一串串欢声笑语,这些美好的画面组成了我们一家人的文瀛湖一日游。
我们来到景区大门,门前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写着“文瀛湖生态公园”几个大字。
进了大门,走过广场,便来到了菊花坛。远远的,就闻到了那淡淡的菊花香,沁人心脾。走近一看,那花团锦簇的菊花,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真美啊!
绕过菊花坛,还没走几步,就进入了一条林荫小道,这里安静的连微风吹过树叶“哗哗”的声响都听得一清二楚。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湖畔。湖面可真静啊!仿佛一面大大的镜子,我不禁吟诵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一阵微风吹过,湖水泛起了层层波纹。忽然“哗啦”一阵响声扰乱了我的思绪,哦,原来是姐姐在捉小鱼发出的声音呀!鱼儿可真多呀,红的、黄的、黑的、白的,漂亮极了!我往湖里扔了几颗石子,“扑通扑通……”那声音是那么清脆,那么响亮,那么动听,真令人欢喜!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湖心岛。那两旁高高的芦苇正把湖水当作镜子,摇曳着身姿臭美呢!
迎着晚霞,迈着愉悦的步伐,走在回去的路上,想起古人说:“一花一世界。”我倒觉得“一湖一世界”,大自然这双神奇的大手洗去我心灵的忧愁和烦恼,快乐常伴。
山西大同作文篇3
暑假的一天,天气晴朗,我高兴地前往著名的云冈石窟游览。
“大同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由鲜卑族建造,是北魏三大石窟最早开始修建的石窟……”随着讲解员的声音流入耳畔,我好像回到了那个久远的时代。
云冈石窟从东到西望不到头,好像大大小小的宝石嵌在绸带上。首先,我们来到了1号窟。1号窟风化严重,早已没有了往日的风彩。地面上留下了水流冲刷的痕迹。在洞窟中央,还保留着佛像的底座。佛像早已面目全非,留给人们的,只有无尽的想像……
在过了几个风化严重的石窟后,我们来到了3号石窟。石窟的正门又高又大,让人心生敬畏。走进石窟,一阵微风吹来,好像在让人精神起来。石窟中,有几个巨大的石柱,上面雕刻着佛经。虽然风化严重,但依旧可以看出字迹。在石窟的正中央,坐着一尊阿弥陀佛像。大佛面带微笑,但也挡不住日月变迁留下的痕迹。大佛张着口,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在日占时期,日本人盗走了3号窟大佛的眼睛,并把大佛的衣服剥去,使大佛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但如今,大佛得到了保护,不再遭到破坏。
接着向下面的石窟出发。7号窟是云冈石窟中最大、最宏伟、最壮丽的一个石窟。远远地望去,它好像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宫殿,走近一瞧,有种人在山脚下的感觉。
随后,我们进入石窟。石窟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壮观。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佛像,顶天立地,中央一根石柱同样顶天立地,石柱中央、周围全都雕刻着小佛,小佛只有2厘米高,并且刻得栩栩如生、精美绝伦。人们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啊!真美啊!”
我想,云冈石窟的美丽,凝聚着多少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啊!
不知不觉到了离开云冈石窟的时间了,我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虽然离开了云冈石窟,可那栩栩如生、精美绝伦的佛像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那充满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真让我佩服!
山西大同作文篇4
历史悠悠,我品古代风味;文化绵绵,我读千秋万载。五千年岁月的洗礼,五千年情感的积淀,五千年智慧的结晶。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早已作为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永驻我们的心间。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被誉为“石窟三圣”之首的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现山西省大同市的武周山,从北魏文成帝初(460年)开始开凿,历经隋、唐、辽、金、宋、元、明等多代的不断开凿,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云冈石窟现存洞窟53个,窟龛254个,石像51000余尊,面积达20000余平方米,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远远望去,武周山连绵起伏,如同一道屏障,千里不绝;又如张开的双臂,将石窟紧紧拥在怀中,实在是柔和又不失巍峨雄奇,秀美又不失磅礴大气。在这条蜿蜒的巨龙上,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花争相开放。一阵微风拂过,柔枝摇曳,如同春姑娘的青丝秀发。有幽草涧边生,有黄鹂深树鸣,又有白鹭上青天,如此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然而,最令人赞叹的还是山中的石窟。我主要为大家讲的是第六窟、第十六窟与第十七窟。
第六窟的石雕规模宏大,既粗犷淳朴,又不失瑰丽娴熟。它以精美的雕饰、技法与精巧的佛雕著称。走进此窟,仿佛进入了七彩缤纷的艺术世界,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还是浮雕经变图。
第十六窟是一个以伎乐驰名的洞窟。其中,主佛立于莲花柱上,身躯凛凛,相貌堂堂,昂首挺胸,气概非凡,一双眼光射寒星,两眉弯浑如刷漆,欲要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又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让人见了不住要顶礼膜拜。“他”还被西方游客誉为“中华美男子”呢!旁佛则立于两旁,或气宇轩昂,或英俊清秀,或肃穆端庄。有的捧琴,有的持鏖尾,有的拿祭鼎,个个都做工细致,造型神态各不相同,令人叹为观止。
第十七窟则形制特殊,主佛为交脚菩萨,高15。5米,是唯一一个低于地面的内嵌式洞窟。传说,在修建此窟时,由于设计失误,菩萨的腿脚放不进窟了,这可怎么办?大家急得团团转,就在这时,菩萨恰好经过此地,被匠人的诚意所感动,便显真身,把窟的地面往下踏了几米,这才把石雕菩萨的整个身体都立于洞窟里面。
云冈石窟历经1500余年的历史沧桑,时代变迁,仍能保存的如此完好,仿佛是把雕刻的过程摆在我们眼前,如昨日刚建造的一般,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佛像则体现了各个时代的服饰、信仰等特点,为历史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云冈石窟真不愧是三晋大地上的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山西大同作文篇5
一缕缕温暖的阳光,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孩子,一池平静碧绿的湖水,一串串银铃似的笑声,这就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文瀛湖一日游。
刚到文瀛湖门口,一抬眼便看到一块大大的石碑,上面刻着“文瀛湖生态公园”七个大字。
进门后便是一个宽阔的广场,接着往前走一点就到了文瀛湖畔。湖水好像一面镜子似的平静无波,当一阵微风吹过,湖面泛起层层波纹,像龙鳞一般。
沿着指示牌的标志,接着再往左拐就到了菊花坛。菊花坛里的菊花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有紫红的,有浅黄的,有雪白的……花瓣既如丝又像爪,大的像团团彩球,小的像盏盏精巧的花灯,那一团团、一簇簇的菊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多么耀眼,多么迷人,多么令人赞叹!“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不仅美丽,而且它在百花凋零之际,顽强地绽放着,正如诗人元稹所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绕过菊花坛,穿过一条林荫小道,便来到了湖心岛,这里种着四季常青的松柏,有好多人会在这里拍照留念。在湖心岛旁边,还有一家咖啡馆,傍晚,这里会响起爵士乐,十分动听。
沿着湖畔再往前走一走,文瀛古堡便浮现在眼前。我虽然没有进去,但我猜想里面肯定收藏着一些骑士的盔甲吧!
但愿这湖水的绿,菊花的美,古堡的神秘,能在我遇到困难,身处压力时提醒我生活中的美好,能让我眼里有光,心中有爱。
山西大同作文篇6
我所居住的城市——山西省大同市,从前是一个不起眼的城市,近几年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道路,建筑更是让人感慨,就连我们这些身在其中的当地人都感觉城市的面貌真是三天一小变,五天一大变。
说说昔日的大同,道路非常狭窄,堵车是平常事,汽车过后尘土飞扬。到了春秋天更是黄沙漫天,几米之内都看不见人。常常从外面回来已经是灰头土脸,下雨天却泥泞不堪,人们经常抱怨。路两边低矮的平房年久失修,失修的路灯有的亮,有的不亮,那些高低不一的店铺杂乱无章。
现在的大同可是旧貌换新颜了,道路变得既又平坦。两个方向可同时容纳八辆车并行,中间的绿化带种满了茂密的松树,苍翠的泡桐,春天的各种花争奇斗艳,既美化了大同又增添了生机。街面的店铺整齐划一,马路干净整洁,路灯造型美观,候车厅的建筑古色古香,不光防晒还遮风挡雨,连我们的古城墙也是四车道那么宽阔……
希望我们的耿市长能让大同城变得更加美丽,大同人民更加勤劳富裕!
山西大同作文篇7
那天是星期六,天气很晴朗也很炎热。我和爸爸、妈妈、奶奶一起去了山西瀛湖。爸爸开车,我和妈妈坐在后面吃水果。一路上我们经过了65个隧道,最长的一个隧道是18公里,里面还有那星星点点的彩灯和树木装扮着,限速是每小时是70公里。一路上看到了威猛险峻的高山,看到了那一大团一大团好似棉花的白云,我感觉伸手就能碰到天一样,我瞪大了黑溜溜的圆眼睛向上看,恰好看见发出鸣笛的火车也经过这里,它也穿过了好多个隧道呀!
经过了近三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山西市区,随便吃了一点东西,就继续赶往瀛湖,一路群山环绕,走在高山脚下,显得我们是那么的渺小,我们在山脚下绕来绕去拐了好几个弯,才到了瀛湖,到了瀛湖后,我迫不及待的展开双臂,挥动双手,兴奋不已。走到售票口,我们买了一张船票,买的是中船票,我们高兴地上了船,呜——呜——呜,船启动了,我们坐在船中间的长椅上,欣赏着瀛湖的美景,阳光把碧绿的湖水照得波光粼粼。我们沐浴着阳光,享受着微风。偶尔开过的快艇,在水面上劈开雁字的波浪,溅起的片片水花犹如洁白的碎银,在阳光下晶莹闪烁。渐渐地,我们漂流到了一座小岛上。爸爸说:“这个小岛的名字叫鸟语林。”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说:“耶,太好了,我可以去见见奇特的小鸟了。”鸟语林里,我看到了鹦鹉表演,我看到了两只身披绿色羽毛的小鹦鹉叼钱,一只金刚鹦鹉溜冰,还有一只是身披白色羽毛的小鹦鹉用嘴升国旗,和骑自行车,后来我又看到了最大的鸵鸟,还有珍珠鸡、火烈鸟、孔雀、一只大鹰雕、七彩羽毛的小小鹦鹉、小白兔、红脯雄鸡……又见到了美丽的荷花池,一大片一大片的荷叶,还有那粉嫩的荷花,简直是漂亮极了!妈妈告诉我:“你吃的莲菜就在这底下种的。”
我们去了鸟语林后,又坐船飘呀飘,又到了第二个小岛上,第二座岛上有一座罗峰塔,塔高五层,我们一直登到了塔顶,从塔顶上向下看。啊,好美呀!一览瀛湖的全景,巍峨险峻的高山环绕着瀛湖,像一群站岗的士兵保护着瀛湖,不让它受到伤害。不时吹来一阵凉风,带着湖水的清凉味道。我紧闭双眼感觉自己也变成了这秀丽山水的一部分。过了一会,我们从塔顶走下,坐上船,船夫告诉我们时间有些晚,第三座岛我们不能去了。我们慢慢悠悠的飘回了来时的岸边。
今天,虽然,第三座岛我们没有去,但是我们一家玩的都很开心!短短的一天,我已经喜欢上瀛湖的山光水色。
山西大同作文篇8
云冈石窟是大同一处著名的景点,距主城大约有40多分钟的路程。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其原因是,当时少数民族鲜卑族入侵中原,并成功占领了三国时期魏国的轮廓,国号——北魏,揭开了南北朝的序幕。进入中原后,少数民族有两种选择:
(1)将南人(今云南、巴蜀、江浙一带)视为奴隶,坚持自己的游牧民族的习惯,经典代表是元朝(蒙古族)、匈奴(民族未知)等。结果是,一百多年就灭亡。
(2)学习汉文化,主张“少汉”不分家,渐渐从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过度,经典代表是北魏(鲜卑族)、辽国后期(契丹族)等。尽管“寿命”比较长,可鲜卑族、契丹族等少数民族就不复存在了。
由此看出鲜卑族是第二种选择的忠实粉丝,建立云冈石窟的本来目的就是这个。佛教,是汉人的一个信仰,要推荐汉文化,就得从这里入手。
云冈石窟始建于和平年间,至今也有1540的历史了。固然,历史久了当然价值连城,可岁月的风沙更在一座座佛像的身上留下了无法清洗的痕迹,可以说,要是没有后世的维修,这一尊尊大佛是不可能挺过岁月的洗礼。
云冈石窟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皇家专门制作的“皇家石窟”,一部分是地主土豪制作的“民间石窟”。走进皇家石窟,一尊尊精美的栩栩如生的佛像展现在眼前,大的有十七米高,耳朵都能装下几个人,小的一面墙就有成千上万个,最小的比大拇指还小呢!
最精美的当属第六窟了。
走进洞内,一个寒气袭来,给骄阳似火的夏天送来了丝丝凉意。是的,这些石窟虽不能说是“冬暖”,可“夏凉”还是能感觉得到的。门前是《西游记》里的四大天王,他们规规矩矩的站在门前,迎接着我们。洞内的中心是一个“佛柱”,四周是5个佛。看到这里,你就会很好奇,为什么四边有五尊佛呢?因为当时北魏的统治十分奇怪——二皇当政,所以,最后面的一个是两尊佛对坐着,意为“二圣当政”。四周是许许多多的小佛,形态各不相同,大概有一个手掌那么大,一个个住在小小的“山洞”,显得有些拥挤。在洞口的北边,玻璃板上有一个箭头指向上方,顺着箭头的第四列,一个小佛住的“山洞”里,有一个十分“隐蔽”的小洞,原来,第6窟和第5窟是“相通”的。为什么要打上“双引号”呢?因为,它们并不是真的相通的,而是只隔了不到十厘米,所以这个小洞就是岁月的风沙留下的痕迹。从此,我们也能看出这个佛像花费的人力和财力是多么巨大,以及工人的智慧。沿着墙壁,继续往前走,会看到最小的那个佛——只有短短的两厘米。两厘米有多长呢,举起你的大拇指就知道了。如此精美的“微雕”,这个在现代人看来都很麻烦的事,古人竟然做到了,还是那句话:中国古人的智慧是超群的。
最小的欣赏完了,最大的呢?别慌,我们继续看。第6窟的邻居——第5窟就是最大的佛像。作为一个十七米的巨大的佛像,它采用的样式也是“一佛二菩萨”的样式。佛的颜色精美,可他不是“原装古典”的,而是清朝用颜色染上去的。眼睛是用玉石做的,亮晶晶的睁得大大的,显得炯炯有神。身上有一些小洞,据说是清朝修复时用来插小木棍的,小木棍上挂上一层草编织的网,再敷上土,就能重新修复了。
不能不说,这些佛像还是十分精致的,可惜的是很多已经被偷盗走了。就连外墙的九个比较大的佛像——大概有一个电视那么大,也被人偷走了三个,一个在美国,一个在法国,还有一个不知下落,留下了令人反思的三个黑黝黝的洞,小的更是不计其数。
古人能建造出这样的建筑,我们也能一饱眼福固然是好的,可令我惋惜而愤怒的是,竟然有人偷盗走了这么多佛像,可耻!
在这里,我向大家呼吁:让我们一起珍爱,保护文物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