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书籍后,认真撰写读后感是对个人思想深度的挑战与提升,通过读后感的写作过程使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人生,追求更高的目标,下面是九九范本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白杨读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白杨读后感篇1
金秋十月,虽然秋风带来些许的凉意,但丝毫掩盖不了收获季节的喜悦。我们在喜悦中盼望着,盼望着……最后盼来了第一届读书节。一时间,同学们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掀起的读书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看课间的台阶上,操场旁,走廊边,或站,或蹲,或坐,两两成双,三五成群,书声琅琅,讨论激烈。
经一位学长举荐,我有幸读到《白杨礼赞》这篇文章,读茅盾先生的文章,总会让人有种昂扬向上的激情。这篇散文采用象征手法,透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息的革命精神。以直抒胸臆的抒情性语言贯穿全文,洋洋洒洒一气呵成,让你流连于字里行间,无意往返。读完全文,不由你不由衷的赞叹。
三月的白杨,娇柔可爱,白青色的树干滑滑的,枝头新绽的嫩叶,绿中透着紫红,似襁褓中的婴儿,撩人一缕温柔。
嫩杨一日一样,嫩绿的叶芽瞬间变成金绿色的阔叶,在风中扭着欢快的迪斯科。枝叶摇出的笑声“唰唰……”引人以无限的'遐思。
哦,嫩杨。你头顶有喷火的红日,根部植扎在肥沃的土壤,雨露为你洒下乳汁,大地为你更换时装。你怎能不无忧无虑的成长呢?
可你毕竟太脆弱。我想大自然就应赋予你怒吼的狂飙,滂沱的大雨,划破长空的电闪,震耳欲聋的雷鸣。你就应向枣树那样坚硬,松柏那样耐寒,柳树那样婀娜。脆中有硬,硬中有情。这就应是你全部的性格。
正如老先生在《茅盾后记》这样写道:“祝福这些纯洁而勇敢的祖国儿女,我相信他们不久就能够完成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而他们的英姿也将在文坛上有更完整而伟大的表现。”由此可见,老先生不仅仅是在赞叹,而且在我们身上看到祖国的未来。并寄予无限的期望。
小白杨读后感篇2
今天我学习了《白杨》这篇课文,我对文中的父亲的这种行为表示十分敬佩。
文中的爸爸在新疆工作。由于西部太落后,解放军被派去西部建设。文中的爸爸也不例外,成为一名西部建设者。那时的西边藏环境恶略,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连天和地都是浑黄一体。爸爸却扎根边疆,献出自己的青春。而且他让他的孩子也扎根边疆。他希望孩子们长大后也能为建设西部做贡献。成为国家的栋梁,这位父亲是多么无私呀!为了祖国的建设奉献了一代又一代。就像戈壁滩铁路旁的白杨一样守护着铁路,不让他被风沙侵入。
在去边疆的路途上,他的心情一定是坚定的。他望着一排排白杨树出神。此时此刻,他肯定被白杨树的种种优点所吸引。他觉得白杨树和他自己很相似。那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在那里生根发芽,奉献自己。这不就是奉献自己青春的战士的化身么?
父亲的心也一定是欢喜的。因为快到站的时候,他看见几棵小树挺立在大树下迎着风沙成长,他一定觉得那些小树就像自己的儿子,那么坚强,在恶略的环境下也能茁壮成长。
我向所有的建设者致敬,他们的精神感动着一代接着一代的人,我相信在以后的建设大军中有他们儿子矫健的身影。
小白杨读后感篇3
在今天上午的阅读课时我读了许许多多的文章,其中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让我感触最深。
?白杨礼赞》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象征着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了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
坚强,正直,朴素,严肃,这些都是白杨的品格;在西北的黄土高原上,常常大风肆虐,没有水,在这种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没有一种植物生存了下来,唯有白杨树顽强的生存了下来。白杨树这种品格在我们先烈的身上体现了出来:在穿越雪山时身上很滑,一不小心就掉下山的危险,战士们的鞋太旧了,在寒风呼啸,鹅毛大雪的天气下,脚冻的有疮了;没有粮食吃,战士们只能吃雪。可是他们很坚强,最终走完了长征。
白杨是一个多么坚贞不屈,坚强,朴素,顽强的植物啊!我们一定要学习它的精神。
小白杨读后感篇4
矛盾老先生写的《白杨礼赞》曾让我久久回味,是啊!白杨树的精神的确令人佩服。但是。最后一段我是不怎赞成的: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种极其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读了这一段,让我很感不爽:为什么要让“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去赞美白杨树呢?为什么又让他们“去鄙视”白杨树呢?我想,当时矛老先生只是一时苦于找不到对比组,而粗略地找了楠木作反面树种,尽管矛老先生还在后面加了句“那也是直挺秀颀的”,但我仍觉得楠木不能作为反面树种,理由有2:
?1】在当时,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并不会看不起、贱视白杨树。相反的,那些像白杨树的人也不会鄙视白杨树,相反的还会羡慕,甚至还希望得到楠木,只是能力有限而已!
?2】楠木是不易生长,但它长得结实、实在,且也如矛老先生所言“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它虽长得不快,但也不能用它去比喻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况且它有着像爱因斯坦般的本质:长得不快,但它长得充实无虚,这也是它之所以能成为名贵木材的原因之一。然而,相比之下,白杨树有外在的美,但内不充实,木质较之楠木还极为疏松,不实在!所以,如果说楠木不比白杨树,我是不怎赞成的。
但是,楠木之所以“被贬”,是因为它不易生长,且不普遍;但白杨树之所以易生存、普遍,那是因为它木质松、好成活。但总的来讲,它们也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我在这也不好多说谁对谁错,呵呵~这不正符合“各有所长、人各有思”吗?
小白杨读后感篇5
?白杨山庄的安妮》是《绿山墙的安妮》第四部续写。作者是加拿大的作家露西莫德蒙格玛丽。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红头发女孩,但她已经从小时候满脸雀斑的小女孩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只是已经不变的是她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喜欢快言快语。他拥有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触动温暖着人们的心灵。
在这本书中,红发女孩当校长啦!只是与她最重要的人分开三年,在这三年里她尽心尽力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整本书是以日记方式记叙的,自从她搬到白杨山庄后,对于萨默塞中学校长耳朵这个职位,她一直很努力做好,对于学生们,她也以亲和的态度对待,还十分关注学生们的状况和家庭。她常与邻居聊家里的事,但当聊到自己家里的事,她又开始怀念家里人。
读完这本书,我掩卷长思,我不由心生感慨,安妮从小到大,都像是一个小女巫一样用狡黠于善良让自己和周围的人快乐起来,她爱生活,爱幻想,单纯,可爱。这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相对比,就相形见绌了,现代高度繁华的物质世界背后,折射出的'是我们内心的焦躁于烦闷,贫乏和荒芜。我们曾经都是安妮,热衷幻想,率真天真,热爱大自然,看重友谊,不肯服输,但在现在这个社会里的人,似乎都相反。
那么,如何让我们内心水草丰茂,如何让我们阳光灿烂,永葆青春活力呢?或许读一读安妮的成长故事,能让我们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其实我们可以活得很“安妮”。
如果,我们能真切地感悟安妮的成长,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诗意。生活,就会因此而改变,幸福,就会来敲门。
小白杨读后感篇6
在漫天黄沙,罕无人迹的黄土高原上,巍然毅立着一排三五棵白杨。在以前,我以为这是很平凡的一种树,读了《白杨礼赞》后,才知道它的身上有着那样伟大而又美好的精神。
白杨是那末的普通,它笔直的站在高原之上,但是它又是那末的不普通,让人在昏昏欲睡之际立刻清醒。“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这是茅盾先生对白杨树的评价。可是在刚开始时,我并不觉得白杨有多好。从文章中我知道白杨的外表十分的好看。“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它算不上美丽。因为美丽是用来形容女子的,白杨不是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正直,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在高原中唯有坚韧不拔精神才可以使生物在那里生活下来。白杨正是有了这一种精神才得以生存。如果把其他美丽的树种在高原上,他们肯定早就死了。
白杨没有婆娑的姿态,也没有盘旋的树枝,但是它需要的不是这些。它有笔直的干,笔直的枝,有一种笔直的精神,有一个笔直的心。一个笔直的心不需要华丽的'外表来装饰,只要有一个笔直的外表就够。但是它那种笔直的精神,必定会让人发现,让人吃惊。
白杨不仅是北方农民的象征,“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了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是对抗日战争中民族解放斗争的精神的歌颂。
我们也要向白杨学习,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虚求美丽的外表,顽强不屈。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小石榴读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