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读后感,我对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将自己对书籍的理解和感受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书籍的价值和意义,以下是九九范本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岁月和青春读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岁月和青春读后感篇1
之前很意外买到这样一本书,一直长期放在书柜没看过,都是等闲暇时才拿出来看看,到了上周才慢慢把它看完了。外表很简单,内容也不错;因为我是挺喜欢这本书的名字,甚至被吸引住,所以我以前至现在都沉浸在这本书中;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觉得如此甚好:因为不安,所以青春;因为茫然,所以青春;因为彷徨,所以青春;因为孤独,所以青春;因为忐忑,所以青春。换句话说,就是因为痛,所以叫青春。
因此我们正直在于青春期中,所以我们在这个时期中都一定会历经我们亘古未有的事情来锻炼一下自己的意志,让自己变得坚强。然后到读完这本书,我悟出了许多。
一、要珍惜时间:
我觉得应该要按照以下六点做好:用读书代替游戏,用练字代替上网,用欣赏电影代替看手机,用玩猫咪代替发呆,用散步代替发牢骚,用高质量的睡眠代替熬夜。
二、无论你陷入了怎样的悲伤和低迷的情绪之中,都不能自己毁掉自己。时间会解决一切问题。
我一直非常相信一句话:“阅读书籍是需要靠缘分的。”有些书,在不一样的年龄阶段,会带来的收获和感悟是不同的;以前阅过的读,依然会还记得这就是一本充满正能量的书籍,对我来说是有很大的鼓舞;如今再次翻阅,又别有一番收获。
我正直于25岁,平时我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东西,我能做什么好呢,可以做什么呢?看到这些我却会笑一笑自己,独自站在人生路口的我,我们这些年轻人,我们的希望会在哪里。里面有句话我很喜欢——要用最诚挚的眼神反省一下自己,大概我是不怎么了解自己,因此我肯能还有95%的潜能未被自己所利用。
年轻之该伤得起,因为这种来自对举棋不定未来的不安,才会是人生中最本质的问题,青春给与人生的压力,并不是那些需要收藏的证书,而是看不到未来的不安感觉;因为看不清对未来一无所知,然而时时会感到迷茫和恐惧,只不过我想说的是:成长期,就是用来迷茫不安的。
说到所谓的奇迹就是靠一点一滴积累变成的,不要想一口吃成胖子,这就是至理名言;只要认真计划好每一件事情,而且一边坚持,一边稍微调整下,往往会完成得十分精彩。懒惰的情绪谁都会有,千万不用担心自己会比别人走得慢,更不用因为暂时的挫折而选择万念俱灰,只要调整好心态,不停下脚步,最终就能抵达终点。
而且这本书的副标题列为:“写给独自站在人生路口的你”,这就是一本定位给20岁左右年轻人看的书籍,但是如今已蔓延到不同年龄阶层。第一次阅读,还是在大学的时候,它使我对生活以及未来充满着正能量,现在来说,经历过社会的磨擦后,对于这本书中的一些理论以及方法同样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
作者:金兰在书中提出了人生的钟表,再一次唤提醒我们,既然作为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就得处在人生闹钟的上午,正直是奋斗工作之时,一切却是刚刚好;盼望提醒和勉励自己的同时,都能去带携朋友们,可想而知我们的人生钟表,其实距离一天结束还有很多时间,别再抱怨啦,别再逃避啦,别再喊老啦,相信这一切都是上天对我们最好的安排,好好的珍惜当下努力吧!
就因为这样,所以我更需要感谢那些曾经带给我痛苦与挫折的人,如果没有你们,我就不会看清自己,也不会有所进步,更不会坚强,还不学会如何让自己进步呢。就是因为你们的存在,我是一天比一天坚强,一天比一天有所进步,只要相信我体内还有一个细胞在运动,我决定不会倒下,你们可以打败我,但绝对打不倒我的哦。
岁月和青春读后感篇2
“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正茂。”
——《青春》
你们对青春的定义是什么呢?大多数人认为青春意味着朝气蓬勃,年轻有活力,是属于青年的名词。可我认为,青春与年龄无关,它可以属于所有年龄段的人,就像文中所说的:“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正茂。”
俗话说,有精神的人,看起来年轻。新的一年将至时,我们常会在集市里看到那些年过花甲的老人,用稳重的手法,流畅地写出一幅幅对联,这些对联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底蕴的显现,更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也是老人们“青春活力”的显现。
那些让我们刻骨铭心的人,似乎青春永驻,从未逝去。虽说,历史已成为过去,但那些传播美好精神和思想的人,却一直活在我们的心里。比如新文化运动的李大钊、胡适等人,他们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对后来中国的文学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比如毛泽东、朱德等人,他们为人民谋幸福而不断奋斗,有着坚毅、勇敢的精神,使得中国得以取得民族独立,人民也过上稳定的生活。比如前段时间的热点,神舟十一号的安全着陆,它也会成为历史,但是那些科研人员却会让我们牢记,因为他们为我们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也为我们传播了科研精神……这些伟人从外界接受勇敢、希望和力量,最后在这些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传播自己的希望和力量。我认为像他们这样的人就是“青春永驻”的人!
我们也要学会接受这些美好的精神,同时也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让自己也成为“精神永驻”的人。鲁迅先生曾说:“光是话不行,要紧的是做。”从古至今,没有人光靠话语出真知。课本上的知识也需要我们大脑不断运转,最后被“消化”为我们的知识。懂得某个道理,也需要一段经历“告诉”我们。所以我们要去实践,敢于实践,不断在实践中获取精神“营养品”,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
实践后得来的精神“粮食”,也要让它发挥其价值,使其真正受益于我们。曾看过这样的一篇新闻:“一位大学生将自己的母亲杀害”。看到标题的我大为震惊,新闻中的人令人唏嘘不已,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居然会做出这种事?这篇新闻也让我明白,精神上的“粮食”不应拘泥于形形色色的书籍与各式各样的知识,更要把外界精神“粮食”进行内部“消化”,使其化作我们生活中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的工具。
愿我们吸收“粮食”,孕育自我,永远青春!
岁月和青春读后感篇3
我随意拿起一本书,看见了一篇文章——《青春》,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青春是人生的黄金时期,青春是人生的夏季,是由激情、热情和活力组成的。它是人生的高峰,它热情似火。这个季节如果没有好好利用,在人生收获的秋季就会两手空空。
厄尔曼的《青春》中有这样一句:“青春不是一段时光,不是指红润的脸颊、红扑扑的嘴唇和灵活的双膝。它是生命之源勃勃的涌泉。“这样的句子亮闪闪地直入我的脑际,在我的心湖里溅起片片涟漪。青春不仅仅指人的青春面貌,更是人生的精神;状态的体现。只要人的精神之泉永不衰退,青春就永不逝去。
我现在虽然还只是个少年,但是读了这篇文章,依然感触很深。过去,我总是习惯懒懒地趴在桌子上,不愿直起腰来。这样的精神状态就不是青春时期,也不是花季少年该有的。人,不论年长年少,都要有青春的朝气和精神。
现在有些青年在生命旺盛之期,精神却被贻惰给击溃了。一天天浑浑噩噩,不是一事无成,就是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虽然仪表堂堂,但却外强中千,早已笑去了青春的活力,走过了人生的黄金时期。这样的教训,我们该好好记取,以作前车之鉴。相反的,也有些中老年人虽然已经失去了青春的容颜,但的心却没有衰竭,像盏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灯,以无限的热情、渴望,追求着事业和人生的成功,拭到了永葆青春的秘诀。
朋友,也许你即将度过充满生机的青春年代,也许你才刚刚迈进青春的门槛儿,但无论如何,都记得要珍视它,千万不要忽视它的存在。因为青春是火,能燃烧释放生命的活力:青春是灯,能照亮人生灰暗的旅程:青春是马达,能让你的命运方舟动力不竭。
同学们,让我们把握住现在的每一分一秒,做一个永远的不会老去的“少年人”,让自己青春散出耀目的光彩!
岁月和青春读后感篇4
如今很多网络小说会因为一部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拍摄而迅速的走红,追其原因,就是因为电视或者电影的拍摄情景会让人爱屋及乌的想探究原创的面貌。
比如说赵薇曾经拍摄的《致青春》,就让作家辛夷坞火了一把,成为了当下最炙手可热的80后女作家!同样的道理,自己平时喜欢看一些书,而自己喜欢上这本书不是因为直接拿到了这本书,而是因为偶然间在某个读后感中,发现的一篇声情并茂,引人入胜的读后感。
一篇好的读后感,能够将原作者内心的情感或者是想要描述的那一份意境,一针见血淋漓尽致的表述出来。而让没有阅读过的人,在读完这一篇读后感之后,立时就会对文章或者故事中的主线精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更激发自己阅读这篇文章或者故事的欲望,想亲自去拜读一番,看一看文字中间所表述的是否真的如读后感般描述的那般吸引人。
当然一篇文章或者故事,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在阅读完有着不同于别人观点的想法,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每一个人的思维以及考虑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不过也不必失望,因为此刻你自己也可以拿起笔,写下内心的触动,因为你写下的就是你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心态!这更是一份美好的收获!
岁月和青春读后感篇5
?青春正能量》这本书,往人看完后有种脱俗了世间凡尘的感觉,使我受益终生!
书中第三章第二节《平等人生最美丽》曾说过:“在存在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社会里,平等不可能真正实现;只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全体人民当家做主,共同享有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并在此基础上共同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才有可能实现现实质上的平等。”对次,我的看法一直如此:“要是所有的事都公平,那是不可能的。坦然面对,学会果然的处理问题,跟自己国家的利益有关,就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去维护。比尔盖茨说过:“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作为我们自己来说,只能尽量去适应,并且在不公平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社会中,确实有不少不平等的现象,就如你所说的,但国家都在试图尽量向弱势者增加政策上的平等法,尽量减少不平等的现象。对于自身来说作为一位有素质道德的人,我们不应让它在我们眼前发生,我们站在正义一边。不平等现象可以发生,但不能在我们身边发生,我们应为公平献一份力!”在现在的社会当中,有多少人的心是向着祖国,向着公平的?我想,不过全国的三分之一。所以,我们更应该去维护公平,坚持公平!
?青春正能量》这本书,使我受益终身!
岁月和青春读后感篇6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无论如何的去追索,年轻只如云影掠过。
我本是一个不太那么喜欢阅读的姑娘,由于组织了此次活动的原因,最近阅读了这本不算那么太厚的韩寒的《青春》,给了我些许触动。
"这里没有末路,你从不曾孤独"特别喜欢这种精辟简短且富有内涵的句子,没有谁能一辈子陪我们走完人生这条路,你会在这条路上遇到很多人,有些人只是与你擦肩而过;有些人会陪你走一程,过了这段交集就分道扬镳;有些人本以为是同路,走了很久才发现目的地不同,于是散去;还有些人想陪你久一点,可是他们力不从心。
我们会沮丧,会失落,但我们不能停。最后可能会有一个人与我们相遇,然后并肩同行,但是也不知道谁先一步,剩下的那个可能要独自走完剩下的路程。有时候哪怕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也并不觉得孤独,因为当你回头时会发现总有人在你身后默默支持着你。
?青春》不仅仅是记录了一个80后学青年的一些所见所感,更是一种对社会问题的剖析与反思,他为了使祖国更加强盛,挥笔记录下大多社会虚伪阴暗的事例。
我喜欢这位作家的书不仅仅是因为他写的朴实而又发人深省的佳句,更是因为他的敢怒敢言。他的字干净,温,不卑不亢,却时而带点幽默的讽刺,让我总是不经用他与鲁迅相比较。
在这本书中,有时会有一种"想说的话被说了出"的感觉。大多数人都能看到社会的现状,可却表达不出他那么幽默诙谐却富有深意的字。他的字多了一分内敛,少了一些浮躁;他的思想多了一份深度,少了一些感慨与惋惜,他对社会现象的剖析令我由衷的折服。我特别记得他写的乞讨者,通过一种对比的手法,反映了"通货膨胀"的社会现象。
他的字总是那么的随心所欲,他大多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引起读者的共鸣,有他对热点新闻的独到见解,有他的一些赛车事迹,通过写不同的时间给乞讨者1块钱得到不同的眼神回馈,深刻的描述了这一问题的存在,他的创作思路与其他人总是有些不大相同,他不仅仅是一位生活的践行者,更是一位成功的情感表达者。
我对韩寒倒也算不上喜欢,但是却很崇拜。他的作品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但是即使是这些朴实的语言也能让你为之触动,他不会因为任何事动摇他的观念,他认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该阐述的,他就会毫不犹豫的写下,正是因为他是这样一个敢于批评,敢于说真话的人,所以我特别喜欢他的作品,通过他的小说可以跟随他一起去体验社会美好的。而丑陋的各种形态,在他的笔下能够感受到一种真实。
他在最后写到:"做一个好好学习的女孩子,先学会生存,再学会更好地生存,最后学会不违心地生存",这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也是我这一生都该不断努力达到的目标。
岁月和青春读后感篇7
细品青春的美酒,拨动青春的音弦,聆听青春的声音,绽放出属于自己最美丽的青春之花;寻找到属于自己最绚丽的色彩;演绎出自己最棒的青春人生!
近期,我读了杨沫所著的《青春之歌》,颇有感触,随笔记录下来。
他描写了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的年轻人的革命精神。
从对待世俗的超然冷漠到投身革命的热血沸腾,林道静生活中的一息息波澜在我的心中翻滚着,久久不能平息。
当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他们的信念是那么的坚贞。
这部作品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这些历史时期的爱国学生为背景,描写了以此大学生为中心的一批爱国进步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了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激烈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的崛起和分化。
表现中国的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教育下,不断更新自己,摆脱旧思想来束缚的曲折成长过程,说明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才是唯一正确出路,才能拥抱起美好青春。
?青春之歌》是一部充满战斗激情的动人小说,她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斗图景,描写了一批热血青年投身革命,为打碎黑暗的旧世界而与反动阶级进行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的感人故事。
这部作品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她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
她的成长表明那个时代广大知识分子走过的一段曲折艰难的道路,作为一个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的青年革命者,经过了一场艰苦的磨练和改造过程。
她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致死。
她深受异母的凌辱和虐待,使她从小养成孤僻倔强的反搞性格。
她憎恨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为反抗不幸的命运离家出走,这是“五四”以来,许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社会时共同迈出的第一步。
但她仍然不是一个成熟的革命者,她身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狂热性以及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常常流露出来。
最后在卢嘉州、林红等人的教育帮助下,经历了二次铁窗血与火的洗礼,参加农民抢麦斗争,并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在一系列革命实践中变为坚强,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
“青春”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太短促了,也正是因为他的短促方才显得他弥足珍贵。
每个人都拥有青春,对于那些年过半百的人,“青春”给了他们的回忆和遐想;而对于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人来说,“青春”给了我们无尽的活力和憧憬向往。
不要把自己的命运的交给“命运”,而是要自己努力改写命运,尽管这条路可能很艰难,可你有青春,有冲劲,有干劲,还有什么好怕的,跌倒了再爬起来,就算是哭,那也要爬起来再哭,继续着自己坚定的脚步。
阅读《青春之歌》,使我的精神世界受到了一次洗礼,点燃了我的青春激情。
在当代,我们年青一代虽无法像林道静那样去从事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但我们却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任。
古语云:“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青春真的好似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声。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奏响青春的每一个音符,让青春之歌响彻命运的每个章节。
岁月和青春读后感篇8
我只是站在这个舞台上被灯光照着的小人物。——韩寒
真正开始深入的认识韩寒还是高一的时候,记得那时每逢周末自己便跑去图书馆借韩寒的书看。印象很深的是那时看得是《三重门》,看着林雨翔的才华与独傲,看着susan的美丽与知体,心中总幻想着有一天我也在小河边遇见这样一个女孩。
那时还小,并没有太多对于中国式教育体制的思考,只觉得雨翔受够了老师们的欺负,总觉得他是该反抗了,但是并没有。之后想想,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林雨翔改变不了什么。但是却是当时应试教育闯下的果,一个天才就这样被埋没。像极了韩寒。
但韩寒并没有被埋没。他敢说敢做,用身体力行证明着小人物也能够在舞台上熠熠生辉。
看着一路走来的韩寒,发现他正在一路长大。从一初的所谓的冷眼看世界,到此刻职责的社会青年,不难看出,韩寒真的长大了。
?青春》,或正是他长大的一个代表吧。书中记录了韩寒一年多在博客上写的杂文,那是一向走路的辛苦和对现实丑恶面淋漓尽致的批判。书中写了许多对于当时时事的感想与看法。首篇“青春”便是当年闹的沸沸扬扬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谁说韩寒冷眼,这是一种对于社会莫大的关心与职责。有时候,这个世界就这样:你想说,有人不让你说,你说多了,有人却说你是假的。
“这些年轻人是无解的,多么可悲的事情,本就应在心中的热血,它却涂在了地上。”
从开始单纯的关注学校、教育,到此刻的社会,韩寒一路走着,一向在路上。青春,多么完美可爱的人生阶段,只凭听也能让人平添几分遐想,但是,有些人却把它浪费在了成长的路上。韩寒以青春命名或许也是纪念自己已逝的青春时代吧。毕竟当年的韩少慢慢的变为了韩老,而今也是而立之年,是个做了父亲的人了。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一个人轻狂的青春或许也该有个结束了,让自己成长的脚步歇一歇,有些累了。
“因此我们在文学作品和歌词里经常看见一句话,那就是让心去流浪,当然身体还在城市里交房贷。”
现实与理想总是隔着许多让人踌躇的东西,青春的我们经常做着现实不了却又不舍得放下的梦。梦里的自己是孤傲寂寞的,至少心灵上总不愿让别人参与。那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梦,梦很美就像青春。渐渐的现实越来越的逼近,把自己的梦映衬的那么廉价,甚至一文不值,那时的我们是否还会如当初般执拗的追寻自己的梦呢?有时候,现实的残酷不是让你一无所有,而是让你直接死在了想拥有的路上。
“那里你没有末路,你从不孤独。”其实青春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孤独,就算我们不可一世的不愿靠近这个世界,但我们还是有很多同路人,他们陪我们哭,陪我们笑,陪我们写着自己内心的文字,陪我们叛逆的做着肤浅的挣扎,陪我们自以为的反抗着这个世界———,这就是青春,有着很多很多的同路人走在一同长大的路上。
韩寒走了过来,他以自己的实际探着未知的路,他说,“我从来就不觉得理想是救赎青春的一种方式。”他执着的叛逆着,做老师眼中不可一世的孩子,任凭唾沫乱飞也从未曾改变韩寒心中坚定的决心,这样的韩寒才是真正的韩寒,才是我们眼中熟悉韩寒。
如今,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被利益与金钱覆盖的现实里,有多少人的华年就是浪费在这两样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废物上的,又有多少人慨叹着自己以前的梦早已渐渐远去。此刻的我们正活在青春这个人生最美的过程上,谁也不想就这样把自己埋没,只是我们并没有寻一个适宜而又合时的作为将自己的年华填满,到底怎样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至少我还尚未有答案。
青春,完美多彩的年纪。而这个年纪里却有着老少皆没有的落寞与无奈。“人生就是在不一样的时候竖起不一样的手指而已。”韩寒如是说。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