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优质的读后感是能够吸引更多读者来阅读相关书籍的,读后感的内容可以是对书中情节和人物的评价,也可以是对作者观点的思考和回应,九九范本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参考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1
“生命本来就是悲伤而严肃的。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们突然莫名其妙地来到世上一般。”——乔斯坦·贾德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所著作的一本哲学启蒙书。不同于其它的哲学作品,这本书以故事小说的情节层层深入,读起来也不似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十分精彩并且深深吸引着我。初读了文章的前半部分,讲述的是一个年龄同我们差不多大的女孩子苏菲收到了神秘的哲学家的来信,而后她照着信里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感悟。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序言部分里的一句话,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做人要拥有好奇心。并且书中也举例说婴儿时期的我们对一切都拥有着强大的好奇心,我们迫不及待想去触摸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看到小狗我们会学着它们叫等等......然而当我们长大成人以后,思维就渐渐被禁锢了,我们变得对一切淡然,觉得这一切是理所应当的存在。但这却是我们最大的.错误!
我们应该像孩子一样对这个世界仍充满着好气并且在做完每一件事后进行思考,只有对很多事情进行了一些思考过后,我们才会更好的完成,灵魂才会变得更有趣,充满了求知欲。这个世界其实一直都有着一些不合理的甚至复杂难解神秘莫测的事情,哲学家很敏感,他们不单纯地妥协,而是敏感地,对这一切进行着思考......这也是他们为什么成为了优秀哲学家的原因。
正是因为习惯这个世界了,才会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到惊奇。所以,要改变..........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2
故事开始于一位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奇异的来信,来信提出了许多哲学问题,“你是谁”,“世界从哪而来?”这些看似很寻常的问题中却包含着许多连哲学家都无法解答的问题,苏菲被这些内容所吸引,开始了她漫长的哲学之路。从早期希腊自然哲学派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三巨头;从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到以英国培根为代表的经验主义;从启蒙运动人权对王权和神权的反抗,百科全书派中对于自然和理性的推崇到黑格尔三段式的辩证法以及作为一个哲学家的马克思对人类的终极理想;从基督,徒康德的人本主义到无神论者萨特的存在主义。这场跨越时空的哲学之旅涉及到了许多根本问题。也因此引发了大家对于哲学更加深入的探讨。
苏菲的导师艾伯特用一种独具匠心的教学方式引导她去了解西方的哲学史。与此同时,席德的名字也不断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出现在苏菲的生活中,从黎巴嫩寄来给席德的明信片、能开口讲话的汉密士、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这一件件一桩桩古怪的事,仿佛都超出了我们所熟知的常理。接下来的日子里,苏菲也慢慢开始明白自己与导师艾伯特不过是少校书中虚构的人物罢了。
现实让苏菲和艾伯特都悲痛不已,原来他们所经历的不过是少校笔下的一个故事,一个被当做生日礼物且富有哲学趣味的故事。也正因为此,苏菲和艾伯特决定奋起反抗。
最后,这本书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告终。苏菲和导师逃离了书中世界,来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摆脱了拥有上帝视角的少校对自己的.控制。
也许我们与苏菲和艾伯特一样,被那些拥有上帝视角的人玩弄于股掌之中,那我们为何不能和他们一样,努力逃脱别人的控制,成为自己的主角呢?《抱朴子内篇》中最早提到过“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们的命运是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们要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散发出自己耀眼的光芒,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意义。
人的一生本来就转瞬即逝,如果因为别人的世俗眼光逼迫自己成为大多数,压抑自己的天性那就太不值当了。我们是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了他人而活。我们正年轻,我们有成本在这个年龄去试错,这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年,这十年对于我们而言,有着无限可能。也许我们现在不懂这些可能意味着什么,但是我们一定不要窝在自己的舒适圈,要去外面看看别的风景,去了解人世的可爱,感受天地的静好和领略岁月的温柔。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懂得我们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缕微光,微弱且渺小。
这个世界上存在很多惊奇的际遇,我们之前所学、所积累的都只是未来的一个小小铺垫。趁着肩上的翅膀才刚刚长成,我们要不停地向更远处飞,才能变得更加健硕,有能力去保护自己和所爱之人。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3
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的?
就这个看似比较简单的问题,却是比较基本的问题,我们穷尽一生,追求是是什么?很多时候不就是想了解自己,了解这个世界,想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么?有时候,我们很多心理问题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造成的',我们妄图和别人攀比,却不了解自己,我们用觉得自己什么都可以做到,做好,事实却告诉你,你根本做不到。我们了解自己,才不会那么痛苦。
为什么选择一个十四岁的苏菲呢?为什么当一个优秀的哲学家最重要的条件是好奇心么?就我看来,太小的孩子,虽然有好奇心,却没有足够的探索研究能力,思维还不足以应付这种哲学问题,也很难去寻找答案。好奇心,意味着主动去思考,主动去探索,因为对这个世界已经习以为常了,我们就很难像孩子一样,提出各种各样的质疑,问题,即使有孩子提出问题,要不是不耐烦地随口一说,或者是责骂,孩子的创造性,好奇心就这样被扼杀了。
“赫拉克里特斯说:“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每一件事物都在不停变化、移动,没有任何事物是静止不变的。”我小学的时候,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即使是同一棵树的叶子,同一批出厂的产品,也有不同,至于为什么不同,我没有考虑那么多。
赫拉克里特斯指出,世间的事物都是相对的。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4
看过《苏菲的世界》的朋友一定会这样认为:它是一本简单而又深奥的小说。它曾经一度地使我拿起,一度地使我放下,它一会使我兴趣十足,一会又使我失去耐心,我便在这矛盾中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整本书。
有的朋友说,《苏菲的世界》既是智慧的世界,又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思考;
有的朋友说,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
的确,挪威作者乔德坦·贾德将哲学以小说的形式展现给我们,让我们更方便地了解它。
14岁的少女苏菲在一天放学回家,意外地发现了一封写给自己的信,里面只有一张跟信封一样大小的纸,上面写着:“你是谁?”这个问题从此改变了她的世界……在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从苏格拉底到康德,从马克思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哲学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它让我也开始思考起了哲学,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却生活在人心中的东西。世上的人“在这只被拉出宇宙的帽子的白兔毛皮深处待得太舒服了”,以至于他们“被这个世界磨掉了好奇心”,“习惯了这个世界”。这本书好像一个哲学家,在我“已经开始朝着兔子(就是从宇宙的帽子中被拉出来的那只)温暖舒适的毛皮深处向下爬时,却被这位哲学家中途拦住。”
哲学家帕斯卡尔曾有一句名言:“对于人没有什么比他自己的状态更为重要的了。”但是人却忘了这个世界的存在。《苏菲的世界》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这种问题。但是,我是谁,世界是从哪里来呢?没有人能回答,也没有人知道。也许,这是人世间永远无法回答的问题吧。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5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初级哲学书籍,讲述的是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一封由一个神秘的哲学导师寄来的信,从此开启了她学习哲学的道路。随着苏菲的经历,一系列哲学史的发展历程和哲学思想在我心中生根发芽,从而也引起我对这个世界谜团的好奇与思考。
整本书篇幅很长,我前后一共花了两个多月才读完,内容很多,对于哲学史的发展过程,我记住的很少,但是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阅读前几章,以为本书的主角就是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而越往下,越觉得诡异,到苏菲十五岁生日的那场哲学宴会上,我才渐渐意识到,本书真正的主角是席德和她的少校父亲,而苏菲和艾伯特只是本书作者笔下的人物席德之父少校笔下塑造的人物,少校创造出这两个人以及他们的经历,写成一本书,作为给女儿席德的生日礼物。而奇怪的是,在少校的笔下,苏菲和艾伯特也渐渐感受到了这个创造者的存在,知道了自己的命运都掌握在他手中,于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脱离了少校的控制,获得了成功。这种被创造者逃离被安排的命运的构思,让我感觉很微妙,甚至感到思维有些被小小的扭曲了。
很久以前就被灌输以一种思想,就是哲学书非常枯燥、难啃,所以这是我第一次尝试阅读哲学类的书籍,但它给了我惊喜并激起了我的`思考和兴趣。书中的少校笔下的苏菲的世界固然是一篇哲学的发展史,但它给我的启迪却很多,我想,作者用心良苦的构思,或许是要更直观地告诉我们,真实与虚幻其实并没有什么界限。而我们是谁,谁又是我们,我们是否真实的存在,还是如同苏菲和艾伯特一样,只是被一个更伟大的个体所操纵着的一些幻像而已?一切都如同迷一样。但无论如何,即使我们有太多太多的不解,世界仍旧存在,地球仍旧旋转,时间仍旧流逝,周而复始……或许这就是哲学吧!
知名作家南方朔是这样评价本书的:“《苏菲的世界》的小说部分,苏菲的主体自觉过程颇像侦探故事加上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哲学加侦探,加幻想,再加上宇宙观,它让人心胸开阔,这不正是哲学爱智最古典的定义吗?”是啊,虽然初次接触哲学的我还不能非常深刻地理解书中的一些内容,也不能像南先生那样作出深刻的评价,但是,我感受到,它唤醒了我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这的确是一本好书!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6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文学性很强的哲学书。它的主要内容是:以苏菲不断收到一位神秘人寄来的信件为线索,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世界和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书中刻画了一个勇敢,聪颖的少女一苏菲。追求哲学,一定要有好奇心,这正是苏菲最大的特点。我觉得作者刻画这个人物的用意就在于此。
当读完此书后,我觉得一个生存在世界上的人,连世界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有关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大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出现了一位对欧洲思想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一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与人谈话时,能够不断揭露人们思想上的弱点,令人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对某些人而言,这样的谈话无疑是当众出丑,并成为众人的笑柄;对于那些有头有脸的人,这是难以接受的。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他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但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重视良心与真理,结束生命也是为了真理。他那种为了真理而战、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赞赏。《苏菲的世界》一书使我觉得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探索。从前的哲学家为我们解开了不少世界之谜,使后人变得聪明起来;我们不也应该向他们学,运用哲学的观点揭开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奥秘,也为我们的后人做一点事吗?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