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事迹材料可以激发我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事迹材料可以提醒人们要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盲目行动和冲动决策,九九范本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抗疫先锋的先进事迹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抗疫先锋的先进事迹篇1
李振彦,男,1972年12月出生,中专学历,中共预备党员,韦寨镇李靖村村民,临泉县青年志愿者协会韦寨服务队队员。
他一直热心做公益事业,2018年参加临泉县青年志愿者协会,曾多次获得“优秀志愿者”荣誉。个人多次通过志愿者平台捐赠物资,并且在抗击疫情中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正值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他协调一位爱心人士分别向韦寨镇政府、李靖村、临泉县青年志愿者协会捐赠900只价值2.6万元的n95口罩。2020年2月4回,为抗击冠状病毒,捐赠专项资金500元。
将近一个月来,每天组织志愿者走村串户宣传疫情防控工作,到村卡点协助工作人员疏导人流车辆,为他人测量体温,查看出入证明,每天早晚两次逐村喷洒消毒液,而且24小时轮流在卡点值班,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雪花飘飘,从不间断。
遇到出行不方便的村民,主动帮他们出去购买急需生活用品。
每天的付出深深地感染了身边的每个人,有一部分青年主动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说,自己以后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去。
抗疫先锋的先进事迹篇2
刘津凯,汉德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1月9日天津疫情开始蔓延,他第一时间打电话给社区,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9日至19日,10天的时间里,每日在社区中都能看见他的身影,从第一天的引导居民到第三次筛查中的志愿“小组长”,逐渐成为“万能手”,随时可补位不同位置。在检测人群中,有的残疾人行动不便,有的老人没有健康码、行程码。每当检测人员遇到难题时,刘津凯都会主动上前提供服务,帮老人推轮椅、搀扶老人坐下、为老人注册健康码、给老人戴上口罩、解答各种问题,体贴又周到。每一次的志愿他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10天内累计志愿服务近100小时。
19日,第四次筛查准备阶段,负责领取相关准备材料的他,在返回社区途中发现街边的垃圾桶中冒出黑烟,感觉事情不对的他,第一时间下车,前往查看,看到是火情后,他果断拿水灭火,并呼喊周边商户一起将火情制止。随着火情扑灭,他默默离开,抓紧时间将准备材料送至社区,又一次投入到疫情战斗中。
2-3月期间,疫情蔓延未能停止,刘津凯的志愿服务之路也未停止,2024年春节期间,他放弃与家人团聚,一直忙碌在社区大筛的路上。在新北街道欧美家园社区3月20日突发疫情时,作为青年志愿者,依旧冲锋向前。
抗疫先锋的先进事迹篇3
2024年伊始,奥密克戎骤然侵袭,安阳这座千年古城一夜之间按下了“暂停键”,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殷都实验中学全体教师挺身而出,逆流而上,全力以赴投入到了战“疫”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三尺讲台走到抗疫一线,他一马当先,坚守自己的岗位,同疫情抗争,用责任与担当诠释初心与使命,他说,战“疫”当前,我就应该主动站出来,冲在一线。他就是殷都实验中学教师,后勤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志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句话用在王志军主任身上一点也不为过。志愿者的工作,繁琐劳累,但他仍旧冲锋在前,为社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数九寒天,寒风刺骨,深入社区卡点,助力社区做好防疫工作,为社区老人购买食物、生活用品等各类物资;他想尽办法,骑车东奔西跑,给体弱的老人买药,解决了他们的急需难题;为固执的老人耐心讲防疫政策……这样一干就是十二个小时,累得他腰酸背痛,但他从来不叫苦喊累,第二天又元气满满地投入到志愿者岗位。
疫情越来越严重了,为尽快“围住封死捞干扑灭”疫情,尽快实现社会全面清零的目标,志愿者坚守社区卡点的时间更长了,他对大家嘘寒问暖,为大家取餐……是小组的顶梁柱,被称为“贴心暖男”。
“防疫要靠大家的力量,‘爱是打赢这场新冠战疫的有力武器”,他说,“只要每个人都发出一分光,一份热,点点荧光就能汇成浩瀚的星河,不久,安阳定会云开雾散,迎来胜利的曙光。”
这就是王志军主任,一个将初心付诸于行动,把使命践行在岗位上的忠诚卫士。
抗疫先锋的先进事迹篇4
冯津婷,大沽街道泰和新都社区社工,也是泰和新都社区的一名志愿者。她热心公益事业,富有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积极投身志愿者行动。秉着为民服务、助人为乐的原则,自2018年起,她积极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推动组建了社区志愿服务队,推动建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认真做好志愿者的登记、转接等管理工作,及时登记服务管理内容,做好档案记录。
她积极主动参加理论政策宣讲、社区服务、脱贫攻坚、环境保护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是志愿者公益活动的组织者和骨干参与者。能结合社区特点,策划、组织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如“书春联、送温暖”、“义卖送温暖”、“便民服务”等,使辖区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赢得了辖区居民的认可。
疫情期间,她化身抗疫战士,将“服务群众,温暖他人”作为自己的工作原则,积极为居家百姓提供买菜、送快递、送水等志愿服务。无论早晚,不分时段,只要居民需要,她都积极联系解决,让居民得到实惠服务和真切关怀。
志愿者是一份责任,是一种温暖,是一种力量。冯津婷始牢记志愿服务的原则,弘扬践行着志愿服务精神,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新时尚,使百姓看得到志愿服务,感受到服务成果。
抗疫先锋的先进事迹篇5
“你好,我是一名大学生,想申请当一名志愿者。”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是一名大学生掷地有声的请战书。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返乡在家的大学生王文静,没有宅在家里,而是主动加入到社区防疫工作中来,自此在防疫一线中出现了一道靓丽的彩虹,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这片土地。
返乡大学生王文静,现就读于西安培华学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本来她可以像其他学生一样放假在家,足不出户,但她怀揣着勇于担当的理想信念,利用学习后的闲暇时间,主动找到当地的北安社区,承担起了社区信息录入工作,积极主动投身到社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她在疫情防控期间,负责对返隆人员、居民入户排查表和对隔离人员进行体温信息录入工作。
“隔离不隔心”。在此期间,她还跟随社区干部走家入户为居家隔离人员送去所需物品,为儿童送去书籍。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疫情排查,发放防控宣传单页,粘贴隔离通知单,提醒社区居民戴好口罩、减少外出,不要到人员密集场所,加强个人防护。王文静工作积极细致,对内信息录入,对外宣传排查,不仅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还得到社区居民和社区干部的一致好评。
年轻的大学生王文静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致敬“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逆行者。
抗疫先锋的先进事迹篇6
从教十年来,高邮市龙虬镇张轩小学“最美巾帼”张丽老师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教育教学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她秉承“对社会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抗疫后方表现突出,积极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主动交纳“特殊党费”,支援武汉。
疫无情,助力之情。“500元,钱不多,却是我的一点心意。当初入党时举过拳头宣过誓,我不能战斗在一线,只能在后方做好自己的本职,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这是张丽继2月份响应龙虬镇教育中心校“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捐款倡议,主动参与爱心捐款后,又交纳“特殊党费”,以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就是命令,行动就是战斗。在这防疫的关键时刻,她为党分忧,为国解难,为抗疫阻击战作一份奉献,发出一点点光和热。
疫无情,防控在前。疫情期间,张老师还负责学校疫情日报及疫情防控档案的整理工作,这个任务任重而道远。从1月24日起,她每天主动联系并在张轩小学防控群里收集教师上报的全校师生的健康情况和外出情况信息,进行整理、汇总、登记、并最终形成《张轩小学疫情防控-学生健康状况日报送》台账,并于每天下午4点之前上报校领导与教育中心校。在防控期间,她及时完成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所有要求上报的`信息。她还协助学校做好疫情的宣传报道,每天做到宣传到位、防控到位、排查到位,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中坚守自己的岗位。张老师还积极承担学校的疫情期间的防控值班任务,早晨六点多从高邮出发赶往学校,克服中午就餐不便的困难。在校值班、巡查期间,严查严防,认真站好学校的值班岗,确保学校的安全。
疫无情,线上教学见实情。在疫情期间,为充实学生的寒假生活,她积极配合市局和学校安排的线上学习活动, 并自主设计个性化的作业,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每天坚持在线答疑,帮助学生解决线上学习中的困难,对班上参与线上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主动与其家长交流并帮助解决困难,班上的周睿同学,由于父母都不在身边,与爷爷奶奶生活,爷爷不会使用手机看视频,张老师多次电话联系,通过微信一步步截图指导爷爷学会进入平台,坚决不让班上一个孩子掉队。
昨天已经过去,未来在于耕耘,用张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在村小这片沃土上,我只是一株平凡无奇的小草,我将和老师们一道用心去成就事业,站好三尺讲台。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