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本网 >思想汇报

感动先进事迹优秀7篇

事迹材料需要强调人物的社会影响力和示范作用,引导读者成为社会发展的积极参与者,优秀的事迹材料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一些光辉历史,九九范本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感动先进事迹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感动先进事迹优秀7篇

感动先进事迹篇1

倾心育人,学生眼中“高不可攀”的科学家

“高不可攀”“行胜于言”“科技报国”……这是钱七虎的学生和秘书对他的评价。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他在学校度过了宝贵的时光,也培养出一大批科研人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陆军工程大学教陈志龙授是钱七虎的博士生,一直跟随他从事防护工程地下空间方面的研究。“没接触老师时,认为老师是遥不可及的。接触后才发现他非常平易近人,即使十分忙碌,他都会抽空向我们解答一切学术上的困惑。”

20多年来,陈志龙一直十分佩服导师的战略眼光。“很早之前,他就提出了21世纪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时期,这个判断独到且十分正确,这种战略的前瞻性永远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我们经常开玩笑说,钱院士站在山顶上,我们都在山下望着他。”

2018年年初,周健南开始担任钱七虎的秘书,和钱院士的接触也多了起来。从过去新闻报道里的一个“大人物”到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一位长者,他对钱院士有了特殊的感情。“钱院士是老一辈科学家的典范,他身上的精神品质永远值得我们这些‘徒孙辈’的学生学习。我们可以去模仿,可以去追随,但很难去超越。”

最开始知道要成为钱七虎院士的学生,陆军工程大学人防工程教研中心(室)副主任、副教授郭东军内心十分忐忑,他深知钱院士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随着和钱院士的接触多了起来,他也转变心态,更看到了钱院士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当年,我要基于博士论文出一本《城市地下物流系统导论》,我把书稿初稿给钱院士看时,每一章、每一节、每一页,他都仔细进行了修改,也用红笔进行了密密麻麻的批注。”这个故事,郭东军给很多人都讲过,钱院士教书育人的方式也为他的教学实践工作提供指导。

“从小立大志,长大做大事。”这是钱院士给郭东军女儿写的一句话,无论搬家多少次,这幅字他始终珍藏。他希望女儿能像老一辈的科学家一样,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实至名归!”“自豪!””得知老师获“八一勋章”提名,郭东军用了两个词来形容此刻的心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每次遇到困难,我都会想想钱院士会怎么处理,心就会自然静下来,问题也总是会迎刃而解。”

感动先进事迹篇2

奥运会已经进行了好多天了,中国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奋勇拼搏,一大批优秀的运动员脱颖而出,今天我就和大家说说中国著名的短跑健将——苏炳添!

苏炳添参加过大大小小很多的比赛,比如奥运会、亚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等。他今年即将年满32周岁,在短跑项目中不折不扣的算是一名老将了。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肤色的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白种人(比如欧美国家),黑种人(比如非洲人),黄种人(比如我们亚洲人)。参加短跑项目的运动员,需要具备极强的爆发力,因此黑人选手是短跑中天生的强者。在奥运会男子100米项目的决赛中,就从来没有黄种人出现过。而苏炳添在本届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比赛中,就打破了这个规律!创造了新的历史!

在下午进行的半决赛中,苏炳添以破亚洲记录的9.83秒获得了小组第一,强势挺进当天晚上的决赛!晚上八点半,我和爸爸像无数其他国人一样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静静地等待着决赛的开始。终于,他来了,那个身穿火红运动衣的人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运动员们统一站在了起跑线上。“砰”!发令枪响起,所有的运动员像利箭一样冲了出去,突然裁判员又响起了哨子声,有人抢跑了,所有的运动员都被召了回来。抢跑的英国选手被裁判出示了红牌,罚下了场。顿时,场上的气氛变得更加的紧张了,大家都屏住了呼吸。第二枪,非常顺利,没有人违规,剩下的7个选手一起冲出了起跑线。本来起跑和前50米是苏炳添的优势,可能是受到了第一枪抢跑的影响,苏炳添这次起跑明显就有点慢了,他在拼命的追赶,可身旁的意大利选手和美国选手实在太厉害了。“加油!加油!”我在心里不停的喊着。所有运动员都冲过了终点,苏炳添最终获得了第六名。虽然他没有获得奖牌,但这一刻,苏炳添就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亚洲飞人”这个称号,苏炳添您当之无愧!

感动先进事迹篇3

告别仪式啊,你慢一点吧,让我们再多看看她,多看看挑起莘莘学子希望的瘦弱肩膀。告别仪式啊,你快一点吧,让我们的王娅安安静静地走好吧。

单身的王娅,一直不孤单!

我们是你的儿女,是你的兄弟姐妹,是你的挚友,也是你的战友。我们是你善良勇敢的仰慕者,是你精神感召下的志愿者,是把爱的接力一直传递下去的西青人!

亲爱的王娅,你没有走。你化作种子,把大爱播撒在这片热土上,你化作旗帜,把高尚插进这希望的'田野。在西青大地上,无数的志愿者都饱含你的名字。无数西青好人与你一样,在学校、工厂、社区和万家灯火中传播爱与希望。

单身的王娅,永远不孤单!

无数的西青王娅,会继续用渺小塑造伟大。王娅,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西青的良心。

感动先进事迹篇4

7月22日,安徽合肥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喊出这句“我打头!”,再次登上救援的橡皮艇出发。然而,庐江县石大圩决口迅速扩大至50米,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已经奋战了96小时、转移救援出2600多人的陈陆,就这样消失在滚滚洪流之中,再也没有回来。

“教导员!”“陈陆!”和陈陆并肩奋战的消防员们竭力呼喊着,与陈陆素不相识的其他救援队伍全力搜寻着。24日下午,搜救队伍在距离事发地约2.3公里的下游发现了他的遗体。陈陆同志英勇牺牲,用定格在洪流之中的36岁宝贵生命,诠释了他心中“人民至上”的信念。

“谁打头?”“我打头!”

汛期以来,受持续强降雨及上游来水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水位不断攀升,遭遇了150年未遇的历史高水位。

7月22日,持续暴雨中,巢湖再次危急。随着几声巨响,已经开始漫堤的庐江县石大圩防洪大堤被洪水撕开了20米宽的决口。随即,5.8平方公里内的4个行政村成为海洋一般,6500人被洪水围困,处境危险。

接到县防汛救灾指挥部的指令后,已在抗洪抢险一线连续奋战了好几个昼夜的陈陆,再次集结队伍,携带好救生装备和4艘橡皮艇,以最快的速度,向着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出发。

在被洪水淹没的庐江县同大镇连河村,陈陆和队员们拖着疲惫的身躯,一次次登艇,一次次出发,救人、再救人……

大队长方锐至今还记得陈陆当时疲倦的神情。他劝陈陆休息一会儿,但陈陆说:“我对这片水域情况熟悉,水性也好。你们去,我放心不下。”

然而“放心不下”别人的陈陆,这次却成了所有人的心痛。22日下午,当决口扩大到50米,洪水以令人恐惧的速度奔涌时,陈陆带领队员与蓝天救援队组成编队,他“打头”作为1号艇领航冲锋。

跟随陈陆的2号艇上,合肥市蓝天救援队队长苏琴一直忘不了和陈陆出发前那段简短的对话:

“你们是不是去救人?”

“是的!”

“谁打头?”

“我打头!”

苏琴说,她一辈子忘不了在大洪水之中的那种无助感,但更忘不了的是,陈陆和其他消防员们义无反顾向前冲的背影。

陈陆所乘的1号艇驶过连河村村委会附近时,急流中忽然出现3米多的水位落差——这是水域救援中最不可预料、最可怕的“滚水坝”。

“掉头、快掉头!稳住、不要怕!”千钧一发之际,陈陆连声吼道。谁都没想到,这成了他留下的最后话语。

话音刚落,橡皮艇猛然侧翻,艇上陈陆等5人全部被卷入汹涌湍急的洪流中。跟随其后的3艘艇得以及时调转艇头,苏琴等人险之又险地避免了翻艇。

与陈陆一同落水的消防员李俊杰回忆,在落水后还隐约看到了陈陆的身影。他和队友常青用尽全身力气浮出水面、摸索到艇舷的尼龙绳并死死地抓住。两人下意识地去抓陈陆时,一个巨浪突然劈头而来,陈陆的身影随之不见。

李俊杰、常青、李顺3名消防员侥幸脱险,但陈陆和作为向导的连河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松在洪水中失联。截至发稿时,救援队伍仍在继续搜寻王松。

感动先进事迹篇5

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揭晓,东华理工大学名誉校长、为国家铸造“地下长城”的“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院士当选。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感动中国》节目组主办的一档品牌节目,每年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多种投票方式评选出十位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在观众中口碑极佳,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7岁那年,父亲临终前叮嘱他“要干一番事业”,他铭刻在心。六十多年里,他参与了许多重大国防工程,他牵头制定了我国首部城市人防防护等级标准,创建了我国防护工程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了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工程防护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截至2024年,钱七虎院士资助了584位困难学生,将自己的院士津贴、获奖奖金、工资等捐助慈善事业累计超过1800万元。钱老说,“为国家和人民安全贡献心血,有价值”。

2001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正式聘请钱七虎院士为东华理工大学名誉校长。20多年来,钱七虎院士关心学校发展,定期回校讲学和调研,对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服务社会等重点工作进行指导,并于2024年在学校设立全国首个“钱七虎班” “钱七虎奖学金”“钱七虎讲坛” ,为学校建设“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高水平大学做出了突出贡献。

感动先进事迹篇6

钱七虎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防护工程专家、军事工程专家、中国防护工程学科创建者。

他长期从事防护工程及地下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创建了我国防护工程学科,建成了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创新研究群体,填补了多项理论研究空白。研制出我国第一套空中核爆炸荷载模拟试验装置,研发出多种新型防护材料和系列高抗力复合结构。他用毕生心血,为我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

01天才出自勤奋

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时,钱七虎出生逃难的路上。他亲眼目睹侵略者的残暴,从小就感到,没有强大的祖国,人民不可能有幸福安宁的生活。

从上海中学毕业时,我国正急需军事人才,成绩优异的钱七虎去了新成立不久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因为要跟黄土铁铲打交道,防护工程专业成为了被大家避开的冷门专业。但作为班上骨干,钱七虎带头服从组织分配,选了防护工程,也开启了他一生的事业。

1961年,钱七虎被组织选派到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学习深造。留苏4年,除了莫斯科,他再没去过其他城市。就算上街,基本上也是去书店或图书馆。因为他相信,天才出自勤奋。

钱七虎留学归国后,我国面临严峻的核威胁环境。如果说核弹是对付敌对力量的“矛”,那么防护工程就是一面坚固的“盾”。从那时起,为祖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就成了钱七虎毕生的追求。

02国家的矛与盾

上世纪70年代初,戈壁深处一声巨响,荒漠升起一片蘑菇云……当人们欢呼庆贺之时,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迅速冲进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现场,钱七虎便是其中一员。

那是某新型飞机机库在西部一试验场进行抗核冲击波效应实验。钱七虎从苏联学成归国后,便受命进行某飞机洞库防护门设计。为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他赶赴核爆试验现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和数据收集。在现场,钱七虎发现,核爆后飞机洞库门没有被炸毁,飞机也没有受损,但防护门却出现严重变形,无法开启。

经过初步分析,他迅速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原设计方法中防护门的强度和变形均依靠手算,计算精度达不到要求,难以较准确估算出防护门在核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变形。为此,钱七虎决定采用当时先进的有限单元法在大型电子计算机上进行计算。

钱七虎带领课题组一路披荆斩棘,排除一个个困难和障碍,最终设计出了当时跨度最大、抗力最高能抵抗核爆炸冲击波的机库大门,并撰写出版了著作《有限单元法在工程结构计算中的应用》。

随着侦察手段的不断更新、高技术武器与精确制导武器的相继涌现,防护工程在高度透明化的战场中,常常是“藏不了、抗不住”,特别是世界军事强国开始研制精确制导钻地弹,给防护工程造成了巨大威胁。

“‘矛’升级了,我们的‘盾’就要及时升级。”经过长达10多年的研究,他和团队构建了破碎区受限内摩擦模型,研究了地冲击诱发工程性地震的不可逆运动规律和深部施工灾变孕育演化机理,为抗钻地核武器防护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战略工程安全装上了“金钟罩”。

03科技服务民生

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为预防和治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城市内涝等“城市病”,钱七虎率先提出开发利用地下城市空间、发展城市地下快速路、地下物流等创新观点,先后组织编制、主持和评审了全国20多个重点设防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由钱七虎主持制定的我国首部城市人防工程防护标准,获得国家人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全国60多个大中型城市广泛应用。现在全国各地地铁都是设防的,这与钱院士的积极推动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我国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体系完备的“地下钢铁长城”,对保障国防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多年来,钱七虎着眼于国家发展全局,不仅主动作为实践强军梦,在军事工程方面功勋卓著,还勇于担当谱写中国梦,在民生工程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创新表率作用,在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雄安新区规划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中倾注大量心血,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应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2018年,钱七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把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资助我国西部的贫困学生。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钱七虎又把江苏省配套奖励给他的800万元中的650万元捐给了武汉抗疫一线,其余的150万元分别捐给了母校上海中学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感动先进事迹篇7

1964年10月13日,聂海胜出生在湖北省枣阳县杨垱镇西北边缘一个偏僻贫穷的小村庄。

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刚刚经历了挨饿的饥荒。聂海胜出生时,父母已经生了5个女儿。因为家里贫困,母亲身体虚弱,奶水不够,姐姐们抱着他,隔三差五地央求有奶水的嫂嫂和婶婶,才把他养活。

和许多男孩子一样,聂海胜从小就向往军营。他爱看打仗的电影,喜欢听部队的军歌。

有一次,正在放牛的聂海胜看到天上一架战斗机飞过,他激动地追着飞机的轰鸣声跑了好久,从那一刻起,他有了属于自己的梦想,长大当兵,当飞行员!

为了这个梦想,他更加刻苦地学习,1980年6月的一天,正在上初中的聂海胜突然接到母亲捎来的口信,说他父亲胃疼得厉害,聂海胜急得要命,撒腿就往家里跑。

可是等他跑回去时,胃壁严重溃烂穿孔的父亲已经被人用板车从医院拉回来了,父亲就这样匆匆走了,没来得及看儿子一眼……

父亲的去世,让本来就很艰难的家境雪上加霜!从此以后,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她没日没夜地操劳,养猪、喂鸡、种地……聂海胜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决定偷偷辍学。

初三那年,他背回书包,向妈妈撒谎说学校放假,扛起工具就去田间干起了农活。母亲得知真相后又是心急又是心疼,和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反复劝说,聂海胜才终于回到学校。

重返课堂的聂海胜在学习上投入了更大的精力,终于从数百名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一个从镇中学考入县一中的学生。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后,学校为聂海胜申请了救济金。为了减轻家里负担,高中每年假期,聂海胜就去搬木材、装茶叶、下地干活,一个假期能挣十几元钱。

高中离家远,坐车回家要八毛钱,第一次放假回家,聂海胜站在售票口却又舍不得买票,于是他决定走路回家。刚走出去一段,又怕把妈妈做的布鞋磨坏,就脱了鞋赤脚赶路,30多公里路程,一直到天黑他才折腾到家。

聂海胜的高中同学说,虽然跟他睡在一个通铺上,但大家都不知道他早晨什么时候起的床,晚上什么时候睡的觉。有时就寝铃响后,看到他钻了被窝,但熄灯后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悄悄起床躲在路灯下学习去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令人感动的演讲稿7篇

优秀干部的事迹材料模板7篇

银行优秀事迹7篇

让我最感动的事作文优质7篇

优秀教师师德师风事迹材料7篇

优秀班级班级事迹材料通用7篇

客服优秀员工事迹材料7篇

优秀中队事迹材料7篇

大学优秀辅导员事迹材料7篇

最感动中国的演讲稿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634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