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我们的思维敏锐度,在写作文中我们能够更好地捕捉事物的细微之处,提升我们的观察力,以下是九九范本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丽江游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丽江游作文篇1
早就听说丽江风景好,于是在这漫长的暑假期间,我离开父母的约束,跟着一行团友来到了丽江。
下了飞机之后的第二天,我们先是来到了旅游圣地——丽江古城。首先进入眼帘的,便是一些耀眼的银器,精致小巧的民族娃娃,图案新颖的衣裳以及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吃,这些都成了古城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听导游说,丽江古城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可以说,丽江古城记载了这里的村民辛劳工作生活的历史全过程。
经过了一天的疲乏后,我们又来到了玉龙雪山,于是厚厚的羽绒服就派上了很大的用场。
玉龙雪山海拔5596千米,它不仅秀丽挺拔,而且气势磅礴,活像一条巨龙直插蓝天!而且景观也变化无常;时而云雾萦绕,时而若隐若现······
夜幕降临,游客们并没有要离开的意愿,而是留在古城里的客栈中。他们有的饮酒高歌,有的深情对唱。古城两边的小河倒映着万家灯火,相映成趣。于是这座古城变得热闹非凡起来了。
丽江是一个富有民族情怀的地方,它给我的暑假生活里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丽江游作文篇2
这个暑假,我们来到了美丽的云南,游览了雪山脚下古香古色的丽江古城。
古城的北边流进来一条清澈的小河,河水在这里被分成无数的溪流流向城中的大街小巷。河口巨大的水车吱呀吱呀地转着,把水抽起来,送到高处。一路上,有许多的小平房。有咖啡馆、有酒店、有小吃店、有火锅店……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一个大广场,广场上有许多老爷爷老奶奶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围成一圈在跳舞。周围店铺林立,非常热闹,这就是有名的“四方街”。我问爸爸:“爸爸,这些房子很古老了,应该有很多年的历史吧?”爸爸说:“嗯!这些房子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这时候,爸爸拍了我一下说:“快看!这就是有名的三眼井了。”这三眼井实际上是三个水池,最终流到河中。第一个水池是人们饮水用的,这不,池边还放着一个碗,让人们喝水用呢!第二个水池是洗碗、洗菜用的。第三个当然是最次的,是用来洗衣服的。
离开了三眼井,这是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我们顺着小巷爬上了西面的小山。到山顶一看,哇!眼前的风景把我们吸引住了。我们看到了整个古城各种各样的房子,高高低低,有大有小,错落有致。山坡上的树长得葱葱茏茏。远处青山若隐若现,漂浮的云彩一直连接到了天边。真个古城笼罩在烟雨蒙蒙之中,我们好像到了人间仙境,使我们流连忘返。
丽江游作文篇3
丽江古城,就靠着巍峨的雪山。我去的时候,正好下着蒙蒙细雨,那股久远的味道,夹带着朦胧的诗意扑面而来,着实让人迷醉。这里是石头的艺术世界,窄窄的石头街道,沿着古城,静静地蜿蜒着,铮亮铮亮的。走进小巷,有一种深邃感,两侧的墙壁,带着点褐色,挂着雨珠,滴落下来,就像一首诗轻轻地闯入心间。
城里的古桥也是用石头做的,有一点凹凸不平。桥并不宏伟,但透着灵巧。桥下是清凌凌的水,丝丝水草顺着水流,欢快地摆动着;水道不宽,宛如飘带,飘向远处。那是一种清新的味道。
徜徉于街道,又是另一番景象。两边一排排的木制房子,大多两层,第一层做店铺,第二层住人,整栋屋子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木头的味道弥漫开来,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某些人家是四合院,竹楼围了一圈,中间有一口古井,再倚上一棵树;即便是砖头墙,也别有韵致,深蓝色的墙砖古朴雅致。
远处的雪山,眼前的古城,就这么自自然然地处在一块。诗意,就这么自自然然地充溢着古城。
古城的晚上是热闹的,人潮如流。一过七点,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店主们士气高昂,各拿出看家本领,向游客介绍土特产。乐器店的姑娘们展示着各自的绝活,有的打鼓,有的引吭高歌。饰品店的服务员则头戴花环,热情迎客。
最受欢迎的要属小吃店了。游客们三五成群,点上一盘烧饼,几串烤羊肉,美美地品尝。还有各种花糕,用花瓣做馅,一口咬下去,甜甜的花蜜便流入嘴里。那是舌尖上美妙的享受。
丽江人好客,热力四射。我路过一间小屋,主人微笑着欢迎我们一起唱歌。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就喜欢热闹,与游客一起载歌载舞。”不一会儿,主人泡上一壶上等的茶,跟我们海阔天空地聊,问一路上的见闻。
闻着茶香,品着清香的茶水,心里暖暖的。
丽江古城,古老、质朴、写意,还有人情味。这味道,沁入心间,必酝酿出一首好诗。
丽江游作文篇4
丽江,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那来自雪山的涓涓细流,滋养着整座古城,勾勒出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去年暑假,我们一家人来到丽江旅游,从炎热难耐的重庆转至凉爽惬意的丽江古城,让我感觉来到了人间天堂。
一进入古城,一个“巨无霸”水车和一个小水车映入我的眼帘。巨无霸水车像一个大胖子,吃力地转动着褐色的庞大躯体,转得出奇的慢。走近细看才发现,原来大水车是木质结构,被溪水浸泡的部分吸足了水,膨胀了一圈,当然快不起来了。同样“发福”的小水车和大水车保持着同步,也在缓慢地转动。看着水一勺勺地被水车徐徐提起,又一勺勺地放下,我感觉时间在这里似乎变慢了,一切仿佛都慢了下来。
来自雪山的溪流贯穿了整座古城,如同血脉一般滋养着古城,也为这里增添了无限的灵气。
顺着溪流往前走,就是大名鼎鼎的四方街。四方街真的如课文中说的那样,仿佛只有巴掌大。满大街都在卖鲜花饼、桂花糕等土特产,这些是游客的最爱,所以每家店门口都围了一些“好吃佬”。
沿着清澈无比的溪流继续往前走,喧闹声渐渐远了,四周安静下来,感觉越来越舒适。溪水的速度也慢了下来,仿佛是一路奔来累了,要歇歇脚。
在丽江,感觉生活节奏“唰”的一下减速了,变慢了,让人有穿越到古代的感觉。或许这就是慢生活的天堂——丽江古城的魅力吧!
丽江游作文篇5
第一个丽江机场是一个巨大的屏幕图像。这是一张黄色的照片,一条古老的石板路,两边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四面八方都挂着木头,作为墙石板路的后背。
他是一个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老人。我期待着这样一座古城。这样的建筑依然是这样的石板路,但古老的沧桑感却更加繁荣昌盛。普通的短衬衫和裤子取代了复杂的`、罕见的头饰和裙子、蓝色的眼睛、钩子和鼻子的外国人,而不是脸上的斑点。在商店前面有一些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人。说上海话、天津方言或广东方言吸引客人是很奇怪的。第二次去古城的时候,是喧闹的酒吧里昏暗的灯光和疯狂的人。离开酒吧仍然是一个古老的古城和疯狂的酒吧。门口是一条雪河。多年前,它经历了一座未经污染和简单的古城,但现在却照顾着醉醺醺的红灯笼和绿色的生活。同一组的人说,一位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祖母看上去很可爱,想和她合影。每个人都得买她的玉米。其他人说,街上有一位穿吐司衣服的老爷爷,他在拍照时主动向他伸出援手。
商业化污染了古城国家,并不断维护丽江古城的破败房屋。但丽江古城需要的不是外观的更新,而是内在的维护。宝安实验学校,少数民族宝安实验学校,在古城古城石板路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
丽江游作文篇6
各位嘉宾,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我们美丽的七彩云南,很荣幸能认识大家,我是本次的导游小普,旁边的是我的小伙伴小李,我们很荣幸能为大家导游。我们今日要去的地方呢是被誉为“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的丽江古城,也许各位朋友可能会想,小普怎样会口出狂言这样夸赞丽江呢?其实呢我一点都没有夸大,丽江古城就是因为玉泉水贯穿全城,又分为西河、中河、东河,在古城里再分成更多的支流走街过巷,穿墙过屋。街道自由布局,不求工整,主街傍河,小巷临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镇,穿墙过屋。“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诗句是这个城市的真实写照,所以那里虽然是云贵高原的小镇,却颇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大研镇
下头我就先给大家说说丽江的历史吧,丽江古城坐落在玉龙雪山下,四周青山环抱,城中碧水滢滢,宛如一方碧玉大砚,古时“砚”和“研”相通,于是明代土司将古城改名“大研”,寓意文脉昌盛,人杰地灵之意。
也许未来之丽江之前大家都听说过丽江古城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这是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那为什么会没有城墙呢,据说丽江世袭统治者都是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木氏土司因忌讳而不设城墙。
古城始建于南宋后期,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历代均为滇西北政治、经济军事重镇和纳西、汗、藏等个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中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写到“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同时也是历史上茶马古道的重镇。全城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万,纳西族16900人。
丽江古城在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那么到丽江我们游览什么呢?
一、登高揽胜,可看古城形式。古城巧妙的利用了地形,西有狮子山,北有象山、金虹山,被西北而向东南,避开了雪山寒气,接引东南暖风,占尽地利之便。
二、临河就水,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为三,三分为九,再分成无数条水渠,洁净而充满灵气。三、走街入院,可观古城建筑。古城建筑全为古朴院落居民,房屋建造简洁、粗矿,而院落布置和房屋内部建筑丰富而细腻,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入市过桥,可一览全城布局。古城布局自由灵活,不拘一格,石桥、木桥、花鸟鱼虫、琴棋书画、民风民俗,生发出无穷意趣,使古城独具无穷乐趣。
古城入口
说话间我们已经来到古城入口了,我们面前的水车,有人说他是母子水车,也有人说它是情侣水车。怎样就没有看到城门呢?其实各位嘉宾是看不到的,这也是丽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门,也看不到城墙,因为古城根本没有城墙和城门,因为纳西族的头领姓“木”,如果建了城墙和城门就变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没有城墙,也没有城门了。大家请看,这是__题词“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照壁,端庄秀美。“三坊一照壁”是纳西族民居的建筑特色。往右是水龙柱。反映了当时古城土木结构建筑对防火的重视,这也算纳西先民的智慧。这个是世界遗产纪念碑,标志是由圆圈与方框相连,表示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下头我们就去古城游览吧!
古城布??
各位嘉宾心目中必须有这样一个问题,象这样的古城在中国有的是,为什么这个高原上的偏僻的古城竟被评上呢?想要得到答案,各位嘉宾请随小黎一同去游览一翻。一条小巷、一户人家,一不细心你就站在了一百年的历史上了,这种感觉,在路上、在各个庭院中,您随处都能感受到。所以这座古城不是因为拍戏或是故弄玄虚而建的,是一座真实的活着的古城,不信您看看脚下,您就会觉得比刚才走的路光滑多了,一块块的五花石板,象是有许多碎石沾在一齐,但它是一种丽江特有的乐角岩,采自周围的山上,因为五颜六色,所以当地人称五花石,人行马踏,经过几百年,磨得光滑透亮,雨水一流,诗意就在你脚下了,这条街就叫新华街。在街道两旁,偶尔会看到一些人家门上贴有不一样颜色的对联,纳西人有人仙逝,都要纪念三年,第一年白联黑字,第二年绿联黑字,第三年贴对联,这是纳西人对死去亲人的怀念,经过一些林立的铺面,清澈的河水,小桥垂柳便印入大家眼帘,而在各位都没有见过的这么清澈的河边看到了一排排的桌椅和一阵阵的音乐传入耳中,这便是客人所谓的“洋人街”,但这条街上的铺面并非洋人所开,那里的酒吧又书生气的,有叛逆性的,有纯生意性的,各人可各取所需。城市里的人到丽江“充电”的方便之处就是在
酒吧找感觉,尤其以外国人为多。有就有朋友,有小桥流水,只要不醉,人生是可找到一刻逍遥的。在经过酒吧街之后便看到了一座小石桥,因为早先在那里卖豌豆,所以称为豌豆桥,桥西的小门楼便是科贡坊,科贡坊的名于坊后小巷,清朝嘉庆年间,巷内杨家有两兄弟同时中举,到道光年间,弟弟又中举,此事是丽江人得意之事,官府为了表彰杨家,激励来者,特立此坊。
站在那里向东望去,眼前一片开阔,这便是中心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广阿场,占地约五亩,为什么叫四方街,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广场的形状很象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权镇四方”之意,也有人说那里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那么四方街为什么这样有名呢?如果说我国北方又一条世界闻名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的话,我国南方也有一条被称为“茶马古道”的贸易通道,它是藏区以及丽江的马匹、皮毛、藏药等特产和南方的茶叶、丝绸、珠宝等商品的一条贸易通道,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四方街则是这个重镇的贸易中心,从古到今,四方街都是一和露天集市,这个集市从开始至今有三百年的历史,要体会到四方街的一天才能领略到其中的奥妙,清晨,早起的人们开始买早点,是朦朦胧胧正在伸赖腰的四方街;午,买铜、买山货、买小吃的商贩组成繁荣的市面,这是精力旺盛的四方街;天刚黑,生意人回家了,又经过一次摩擦的五花石板还剩着人和阳光的余温,在桥头晒太阳的老人换成了孩童嬉戏,两侧酒吧又透出夜色的油光,这是化了妆的四方街;凌晨两点左右,四方街人去街空,小巷深不测,仅有流水之声高低起伏,这是素面朝天的丽江。接
下来让我的小伙伴小李,继续带大家讲解浏览!
古城民居
下头我们前往“纳西四合院”参观!古城民间在广泛吸收汉、白、藏等民族的建筑文化的同时,也把本民族的建筑文化和审美意识融于其中,构成许多具有纳西特色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样式。前后院一进数院的建筑形式,在门楼、前楼的设置,天井铺地、六合门及其装饰灯方面构成了浓郁的地方的色和民族特色。说到这我们走进去看看吧,那里的“四合五天井”就是东南西北四坊房屋,每相邻两坊之间有一个小天井,再加上中间的大天井共五个天井,所以叫“四合五天井”。着四坊房屋的楼上楼下都是想通的,所以也叫“走马转角楼”。
朋友们可能会问,纳西民居哪一部分最具纳西特色呢?那就是六合门和六合门上的窗芯-“四季博古”了。“四季博古”是纳西语,翻译过来意思是“福包四季”。体现纳西民族对生活的厚望,这六合门,可装可卸,方便灵活,开则为门,关则为窗,平时只开中间的两扇,遇有红白两事、客人较多时,六扇门均可卸下来。窗芯在构图上用名花异卉、吉鸟异兽和完美的典故,寄托纳西人四季吉祥、福禄寿喜、耕读传家的完美意愿。
木府
各位朋友,大家有看过电视连续剧《木府风云》的吧?《木府风云》就是在木府内取景、拍摄的,想必大家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沉醉于丽江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里了。此刻就让我们真真切切的去木府一览究竟吧!
大家游了古城,游了四方街,如果说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那么,木府就是古城的心脏,也是丽江古城文化的“大观园”了。纳西族姓木的土司曾统治丽江470年,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共沿续了二十三代,建造了这被人称为“丽江紫禁城”的木府。木氏土司对朝廷忠义不贰,曾多次得到皇帝的嘉奖,这忠义坊就是明朝的万历皇帝批准建造的,人称“大理有名三塔寺,丽江有名石牌坊”。
大家请看,那里就是木府了。木府的整体构造,由东往西,就是我们刚刚看到的忠义坊,然后依次是眼前的大门,照壁,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过街楼,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一字排开。
我们此刻看到的木府,是在1996年的七级地震后修建的。这是议事厅,议事厅端庄宽敞,气势恢弘,是土司召见贵客的地方。看,议事厅的门梁上头,高挂着三块牌匾,都写着“诚心报国”四个字,分别是明朝的洪武、永乐、嘉靖三位皇帝的褒奖。那么朝廷为什么如此倚重木氏呢这是因为,纳西族生活在金沙江上游的江湾腹地,北有吐蕃,南有南诏大理。这两大地方势力常常成为中央王朝西南边疆的不安定因素,所以纳西族的向背举足轻重。
这是万卷楼,万卷楼有三层,看,第二层没有窗户,从楼底看不出第二层,所以里面收藏了许多珍贵的书籍。简单地说,这万卷楼,一楼读书,二楼藏书,三楼写书,是一个书藏万卷、书香满屋的地方。此刻你们能够进去自我参观,请遵守馆内秩序,书籍能看不能摸哦!万卷楼后面便是护法殿。它是土司议家事之殿,那里除了摆放有木氏祖先的牌位外,还有长凳、棍棒等体罚的工具,一看就明白那里是木老爷动用家规家法、管教子女的地方了。看来很像平时我们所说的祠堂了。
过了护法殿,走过一条古代的过街天桥,这过街天桥可算是木氏土司因地制宜,以民为本的一个创造。这样的设计,官民相安,互不干涉。让我们登上木府的光碧楼。这是1:300的古城模型,在那里能够清楚地看到古城和木府的全貌。这是玉龙桥,是古城的北入口,这是西河、中河、东河。有谁在古城中迷了路,那么,溯流而上就必须能走到玉龙桥。这些图片表现了丽江丰厚的历史文化和壮美的自然风光,请大家浏览。
大家再往前走,这便是玉音楼,一楼和楼前是土司歌舞宴乐的地方,二楼是供奉凤诏鹤书的地方。大厅内有白沙壁画的复制品。白沙壁画是国家重点文物,它把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和道教融合在一个画面上,让三种宗教同居一室。这种三教合一的做法,在别的地方是少见的。而在丽江,由于以木氏土司为代表的纳西族是一个开放的民族,他们在文化上兼容并蓄,广纳博采。
过了玉音楼,就来到了木府中轴线上的最终一个建筑——三清殿。在那里能够鸟瞰古城和木府,我们能够看到徐霞客笔下的古城“居庐骈集,萦坡带谷”,木府的“宫室之丽,拟于王者”了。
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园林,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中的古朴粗犷。
游览丽江古城,不应错过还有纳西古乐。纳西古乐这一被国外称为“在中国各地已经失传的音乐”,它由《白沙细乐》和《丽江洞经音乐》两部分组成。纳西古乐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变化,构成了汉族和纳西族音乐相融合的独特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民间色彩。住在丽江古城,夜晚最完美的安排莫过于去聆听纳西古乐了。
好的,游到那里,各位对古城可算是一饱眼福了,我们的旅途也要结束了。在这段欢乐的时光里,咱们浏览了享誉海内外,具有“中国的威尼斯”、“高原姑苏”美称的——丽江古城,多谢大家一路上对我和小普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大家的热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期望我们的服务能给大家留下一些完美的回忆。最终,我把祝福送给大家,我也衷心祝愿咱们能够再次重逢,多谢大家!
丽江游作文篇7
“小米,过来一下,给你布置个任务——去丽江调查美食!”酷玩团团长麦迪听说丽江古城多美食,随派酷酷美食家——小米,也就是我前去调查。
“不是吧,团长!”我一副哭丧脸说,脸就像一个大苦瓜,“这可是远差啊,要给出差费!”“什么?”麦迪冷冷的看着我一笑,这一笑,可谓是笑的天崩地裂、海烂石枯,令人“谈麦色变”。在这种可以令超人窒息的压力下,我只好郁闷地来到了传说中的丽江。刚到晚上七点,我立刻就闻到了阵阵美食的香味。在美食的诱惑下,我立刻以超越世界纪录的速度拿上相机,准备开始大闹丽江了。
我的第一站自然是古城,于是迈大步走入了美食区,但见此处人声鼎沸,真让我领略了“人山人海”这四个字。“再来一串!”我对着老板兴奋地说着,你看我一手一根耗牛肉串,直吃得满嘴流油、神采奕奕、兴致勃勃,令老板眉开眼笑……我当然还不忘随时给这耗牛肉串来个特写。“果然丽江古城美食多啊。”吃饱了后我不禁感叹,不过我的小荷包也扁了不少。
“找啊找啊找啊找,美食美食快出来!”我瞪大了眼睛寻找。“有情况!”我那忠实的鼻子朋友立刻告诉了我哪里有美食。我顺着味道过去,果然发现了——过桥米线!“哇,这不就是云南最出名的美食么,一定要品尝一下!”我飞奔了过去,立刻点了50元的过桥米线。这吃的叫个美味!一盘盘鲜嫩的肉端了上来,再加上独家秘方汤……我禁不住口水流下三千尺,赶紧拍完照开动。
从饭厅中走出,我的肚子立刻圆滚滚的。但一摸我的小荷包,咦,怎么扁了?不过,一盘美食一寸金,寸金难买好美食。在民以食为天的思想下,我继续寻找美味的食品。没多久,我就来到了下一站——三文鱼店。这里出售的是淡水三文鱼,因为早已经肚中满满,我只好眼馋的看着别人。只见端上来的鱼片都是晶莹剔透,甚至可以生吃。在鲜美的汤中炖上一下就可以拿出来吃了。味道鲜美,一点刺也没有,真可谓是出差美食的首选!此等美食,怎能错过?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拿起相机拍照。
ok!本次丽江美食完美落幕!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庐山游观后感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