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在为怎么写好一篇工作计划而头疼吧,为了使工作能够进展顺利,我们应该将工作计划制定好,下面是九九范本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年感染工作计划7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年感染工作计划篇1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根据院“医疗安全月”活动要求,现结合本科室实际,特制定本活动工作计划。
一、成立科“医疗安全月”活动小组
组长:王守兵
副组长:倪福林
成员:科室全体成员
活动小组职责:以“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为主题,围绕“质量、安全、服务、价格”四个重点环节,通过制度学习、查找不足、控制环节工作质量等有效措施,促进我科医疗质量的提高、医疗安全工作的持续改进。
二、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12.02-12.05):主要开展1、全员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召开专题会安排部署医疗安全月活动的具体要求,各成员应高度重视,保证“医疗安全月”活动的有序进行。 2、制度学习及技能、业务培训:(1)、举办医疗安全系列讲座,要求全体医护人员全部参加。通过培训提高全科医护人员对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必要性的认识,强化医护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核心制度学习。重点学习部分医疗质量核心制度:《首诊医师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病历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
(二)第二阶段(12.06-12.10):本阶段主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1、集中开会讨论,排查薄弱环节。认真发动职工排查医疗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以及安全隐患。针对存在的问题,组织讨论,同时制定整改措施。2、加强医患沟通,防范医患纠纷。转变观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增强服务意识,要加强医患沟通,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三)、第三阶段(12.11-12.31):本阶段主要针对查摆出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科室活动小组将安排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专项督查,对督查结果进行评析。
2023年感染工作计划篇2
—、加强对基层医院的指导作用,杜绝恶性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发生。
进一步加强全省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各级质控中心的作用,以先进带动后进、以点带面,把医院感染管理延伸到全省各市乃至县、区、乡各级、各类医院。认真贯彻落实,要求各级医院,狠抓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其他相关的技术规范,特别是侵入性操作,加强消毒灭菌、隔离措施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工作,做好医疗垃圾的全程管理,杜绝恶性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的发生。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充分准备,沉着应对。二、协助卫生行政部门继续做好等级医院评审工作,加强重点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
协助开展三乙医院的等级医院评审工作,使各级医院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各级医院特别应重视重点科室和部门(icu、血透室、内镜室、手术室、供应室、产婴室、烧伤病房、新生儿病房等)的医院感染管理。各种侵入性操作如动静脉置管、内窥镜诊疗、人工呼吸机的应用、留置导尿、手术等都是导致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要以循证医学为依据,重视消毒灭菌质量管理以及无菌操作技术、隔离技术的应用,与相关部门配合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以及多重耐药菌株管理,最大限度控制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杜绝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20xx年质控重点:开展目标性监测、手卫生、多重耐药菌株的监测与控制、ssi的预防工作、vap的预防工作、icu的感染控制工作、新生儿感染的预防工作、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我们将于上半年公布我们质控检查的项目,下半年完成督查与总结,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矗
三、全面开展目标性监测与现患率调查,共创医院感染控制“零宽容”。
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使我们的监测工作必须与预防、控制工作相结合,要求二甲以上医院均要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开展目标性监测与现患率调查。如icu医院感染管理专率调查、外科部位感染专项调查、耐药菌株感染的目标性监测等。将浙医二院开展的目标性监测方法在省内继续推广,目标性监测的项目也将不断深入,为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打下科学的基础,并使我省的数据能与欧美国家进行标杆对比,使我们能运用循证医学的数据来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共同营造医院感染的“零宽容”。20xx年省中心将组织全省开展现患率调查。
2023年感染工作计划篇3
随着卫生科技事业的高速发展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我院情况将重新制订我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考核办法,具体如下:
一、培训目的
为了不断强化全体工作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的认识及知识水平,把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始终贯穿于医疗活动中,从而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减少医院感染烦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二、培训对象
培训的对象包括专职院感管理人员、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医技药剂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保洁人员。
三、培训内容、时间
1、专职人员参加全国及省市两级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及时掌握医院感染防控的最新信息动态,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
2、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及医技药剂人员本年度重点配合二级医院评审,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薄弱、依从性较低的特点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进行消毒隔离相关知识、手卫生、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医疗废弃物分类放置,重点进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与防控的培训,培训的时间不少于4学时。
3、行政管理人员学习内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其理解的进展。本院医院感染管理要点和相关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
4、后勤保洁人员重点进行消毒液配制方法,保洁用具分区使用、分类放置;《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中医疗废物分类处置方法;个人防护方法等的培训。
四、培训形式及考核办法
1、每月有科室院感监控组长组织科室人员进行院感相关知识学习,月底质控考核根据科室学习记录进行提问,将结果反馈于质控简报并与科室效益挂钩。
2、由医院组织的培训邀请省级专家来院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二级医院评审院感防控内容讲座一次;举行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专题培训一次。
3、工勤保洁人员培训2次。
2023年感染工作计划篇4
一、政治思想方面
全科人员在邓院长的领导下,掀起了“爱岗敬业、以院为家”的热潮,我科人员积极响应院里各项号召,遵规守制、献计献策,时时刻刻与医院保持一致,经常参加院里各种学习和培训,人人有笔记,通过学习、使全科人员的政治素质有了提高,同时也增加了工作责任心和事业感,提高了工作效益和工作质量。
二、传染病管理
1、严格执行传染病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有章可循。
2、定期对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传染病报告种类、报告时限、报告程序,使我院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到100%。对传染病患者实行有效的隔离措施,未发生院内传染病的局部流行。
3、新上岗人员做到即上即培训,即培即考核原则。
三、处理突发事件
我院是当地最有权威的医疗机构,承担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所以我院建立了应急预案和组织,做到了定期演练和相应培训,增强应急能力,备好了救援物资等,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含通讯联络),并且做到了及时、妥善处理医院内部发生的突发事件。
1、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指导到位,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医务人员按时培训,医务人员知晓率达到了100%。医院感染监测到位,病例监测、卫生学监测做到准确、达标。
2、重点部门的医院管理:抓好手术室、供应室达标改建、口腔科、腔镜室、感染性疾病科、血液透析室、检验科等这些重点科室的管理,从室内的保洁、消毒、医务人员的操作,物品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环节入手,使之达到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标准。
2023年感染工作计划篇5
一、要不断加强急诊护理站的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
1、加深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和群体意识,定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业务目标训练,培养急诊专业合格的护理人员。
2、不断建立、健全急诊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卫生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人员的法律意识。
3、推进各项急诊工作标准化管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重点抓好“三基”训练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
1、熟练掌握常见病情的判断及抢救流程及护理要点,实行定期考核。
2、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抢救技能。
3、熟练伤口的处理和包扎止血技术及伤员的心理护理。
4、熟练急救时的催吐、灌肠、注射、给氧及体位一系列操作技术及病情监测等专业技能,要求准确及时到位。
三、严格抢救室、处置室的管理,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机
1、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并保证其性能良好,随时备用。
2、各类抢救药品、器械由专人负责,定时检查、定点放置、定期消毒、维护药品基数与卡相符,严格急救药箱管理,保证院外急救的正常使用。
3、各类急救药品使用后及时清理、补充、记录,保持整齐清洁。
四、严格执行各项工作标准,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有效及整体护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护理程序,以增进或恢复病人的健康为目标开展整体护理,从生理上、心理上、生活上关心体贴病人,推行人性化服务。
3、严格执行“十二项核心制度”
4、加强废旧一次性物品的妥善管理,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2023年感染工作计划篇6
为加强我院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结合我院实际,制定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依据国家及卫生部颁布的有关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不断修订、完善、落实我院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制度、措施、流程等。
1、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三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各项控制措施及流程。
2、进一步完善、落实医院感染管理会议制度:
(1)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并进行总结。
(2)遇到问题随时召开专题会议,充分发挥委员会的领导和决策能力。
(3)进一步完善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多部门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与相关科室积极配合,相互协调,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4)督导临床科室定期召开科室院感管理小组会议,讨论分析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积极整改。及时监控本科室各类感染环节、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监督检查本科室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保障医疗安全。
二、持续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与教育。
1、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积极参加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培训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提高院感管理水平。
2、院感管理办公室加强组织全院培训。本年度全院重点培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消毒隔离相关知识、手卫生、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等;各科室结合实际制定培训计划,提高全体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知识和业务水平。
三、持续开展各项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1、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1)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实行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
(2)要求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改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监测上报意识。
(3)定期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反馈给科室。
(4)每季度以医院感染管理简报的`形式向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反馈,特殊情况及时报告和反馈。
(5)年内开展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并及时上报。
2、持续开展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按照监测计划表对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进行监测。
(2)对临床科室与重点部门使用中的消毒液、医务人员的手、物体表面、(治疗室、换药室、穿刺室)室内空气、紫外线灯管强度、高压灭菌锅灭菌效果进行定期监测。
(3)对各科室、部门配制的含氯消毒液进行不定期随机抽样监测。
3、持续开展目标性监测:包括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监测,以及外科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监测。
4、持续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通过加强督导,强化各科室病原学监测意识,提高送检率;及时记录微生物实验室阳性结果,及早发现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趋势。
5、开展医院致病菌和耐药率监测:结合检验科开展细菌耐药监测,进行细菌耐药预警管理,汇总数据定期向各临床科室反馈,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四、执行手卫生规范,持续实施依从性监管与改进
1、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加强手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掌握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2、院感办公室、科室定期或不定期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督导、检查、总结、改进。
五、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1、落实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继续开展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与指导。
2、结合本院职业暴露的性质特点,制定具体措施,提供针对性的、必要的防护用品。
3、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严格遵循职业暴露处理原则,按要求进行报告、登记、评估、预防性治疗和定期随访。
六、做好对医疗废物处理的监管与指导工作
1、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处置,严禁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严禁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转让、买卖。
2、及时将贮存的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做好记录、登记。
3、为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等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七、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
1、协助医务科、药剂科做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工作。
2、协助检验科做好病原学监测工作,每季度统计临床科室前五位的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名称及耐药率,并对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八、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与控制
1、根据各科室百分制绩效考核评分标准,对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考核,做到基础、环节与终末质量的控制与管理,不断提高、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2、每月对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两次检查,定期对手卫生及医疗废物等、重点部门进行专项督导,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科室反馈,限期整改,并在下次检查时对上次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效果评价。
2023年感染工作计划篇7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促进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和20xx年初工作计划,在医院党政的领导下,依靠全院职工的通力合作,开展了一列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1、我院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由分管院长直接担任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并将此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综合目标管理的内容和全年工作计划中。认真做到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三级管理,使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入规范化管理。
2、根据医院分级管理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医院感染委员会制定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下发各科,各感染小组认真组织学习实施。
3、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以及医院感染管理的其它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年初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20xx工作计划》,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全院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则结合科室情况,制定了各科
室管理小组工作计划,并对一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各科室配有质控管理人员,因此,我院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能始终有序的良性运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不定期会议,通报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查找隐患,及时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全年共召开会议10次,每次会议主题明确,内容充实,具体,及时,记录完整,体现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在认真履行职能,实现工作目标,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医院各感染管理小组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传染病防治法》等内容的知识。
二、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能,各项管理规范到位,积极协调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提出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
1、制定我院医院感染综合监测方法,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坚持对每日出院病历检查,做好感染病例的个案登记和统计,每月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分析,及时提出院科两级医院感染重点,及时反馈到各感染管理小组,全年共出简报4期,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能保持连续,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责任落实,防范有效的特点。
2、为保证我院各科消毒工作质量,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切实加强了全院消毒工作管理,全院各科建立了消毒管理制度,所进行的各项消毒工作分别如实登记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制定发放的“空气消毒情况”、“科室消毒工作情况”、“消毒液更换情况”、“一次性医疗用品毁形消毒情况”四种专项登记本上。各科记录完整、及时、真实。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经常深入科室检查消毒管理情况,及时发现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确保了消毒质量,减少了发生医院感染的隐患。
3、全院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各科注射一律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的原则。凡能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一律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4、坚持做好各科预防性终末消毒。加强了重点区域如手术室、产婴室、icu病房、供应室、血库等区域的消毒管理,强化了发热门诊、肠道门诊、隔离病房等的消毒隔离工作,有效地扼制了医院交叉感染的传播。
5、严格执行输血工作“三统一”规定。
6、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要求五证齐全,从查验证件、进货、贮存、发放、使用、回收等均规范化管理,用后立刻毁形消毒由供应室统一回收,核数实发,做好各种登记工作。确保了我院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安全使用。
7、加强了医疗废物的管理:
(1)、制定了医疗废物收集、回收、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各科的医疗废物由各科收集,专人每天下科回收,并做好登记工作,及时进行焚烧处理。
(2)、加强了一次性输血袋回收管理工作,科室使用后填写回收单,专人下科收集,并双方签字,防保科每月进行查对,严防了血袋外流。
(3)、重视医院污水、污物的排放处理工作,专人负责全院污水、污物的消毒处理工作,由环保部门监测达标排放。搞好了各种医疗废物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了由于该类工作不善带来的医院感染隐患。
8、加强了全院清洁卫生管理:根据现代医院的卫生环境概念和管理标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配合其它相关部门,拟定了清洁卫生管理的标准、要求、奖惩制度。每月由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派人参加定期、不定期的全院清洁卫生检查。对检查情况进行考核评分,与清洁工工资挂钩。重视院区内的除“四害”工作,常年备有消杀药剂,尤其在滋生繁殖季节,常抓不懈。做到垃圾日产日清,生活垃圾与医用垃圾尽可能分装处理,传染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医院特殊废弃物以及废血、血液污染物品、病区污水等均进行无害化处理。病室坚持湿式扫床、扫地。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厕所卫生用具分开使用,使用后清洁、消毒。最大限度地控制由于该类工作缺陷带来的医院感染隐患。
9、为了确保医疗安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减少由于医院感染引发的医疗纠纷,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积极配合各科查找医院感染隐患。如个别科室废弃物品处理不规范;部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认识不足,双向防护意识不强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通过认真查找,及时提出改进防范的`措施,对消除医院感染隐患,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起到有力作用。
三、加强传染病管理:
1、加强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
(1)、加强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健康教育和法制宣传工作,清洁环境,提高群众防治意识,切断传播途径。
(2)、科室人员积极参加省、市、县举办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培训班,认真学习并对全院职工分期进行培训。
(3)、根据非典型肺炎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的要求,继续设立发热门诊:
制定了发热门诊管理制度、首诊负责制、工作流程、工作人员自身防护制度、非典型肺炎病人住院护送程序等。加强了发热门诊的消毒隔离工作,准备了各种消毒药械和防护物品,经常下科督促、检查、指导工作。
2、各科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重视医院内传染病的管理工作,除经常到传染科、发热门诊、腹泻门诊检查消毒隔离工作外还积极敦促。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