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本网 >工作计划

湘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5篇

我们可以利用教案来提高教学的效率,教案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教学框架,有助于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以下是九九范本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湘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湘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5篇

湘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一、二两句。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一、二两句。认识到长辈为抚养我们成长所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重、关心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内化课文语言。

2.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对话。

3.学习在田字格里正确、端正地书写生字,认识新偏旁,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教学准备:

1.课文的录音磁带。

2.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启动情感,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在刚才背的儿歌和唱的歌中,我们都提到了同一个熟悉的人,那就是自己的(师点板书,生齐说:奶奶)奶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朱老师也有。来,挥挥小手,朝奶奶亲热地打声招呼吧!

2.请学生用亲热的声音呼唤“奶奶”。

3.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自己的奶奶。课文中也有一位非常喜欢奶奶的小朋友。他说呀,他奶奶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头白发。(出示奶奶头像图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故事(边揭题边范读:“奶奶的白发”)。

(1)指名读;(2)齐读。

(设计意图:所教课文是《奶奶的白发》,因此,在此时通过让学生跟奶奶亲热地打招呼,能勾起学生对奶奶的熟悉感、亲切劲,乃至一种莫名的冲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知,质疑探求。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若有疑问,可在听完朗读后提出。

2.学生纷纷质疑。

3.小结:瞧,我们的小朋友多聪明、多会学习,一下子就提了好多问题。别急,待会儿我们通过学课文一个一个地来解决,好吗?(生:好。)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如在听完故事后,我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积极、主动向老师提问。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为自由、舒展的平台。)

(三)充分诵读,巧破疑难。

1.导读第一段。

(1)学生充分地、自由地读第一自然段。

(2)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3)巧解“好奇”。

①示范演“好奇”的样子。

②询问过渡:“好奇”的样子看到了吗?明白了吗?

③指名上台表演。

师:a.哎,看他刚才把眉头都皱起来了,这好奇的样子还真像。

b.瞧,小朋友刚才这一脸不明白的、奇怪的样子,可好奇啦!

④学生齐演。

2.导读第二自然段的一、二两句。

(1)过渡:那奶奶听了我的话后,她又是怎么说的呢?

(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3)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4)指导看图(实物投射教学插图):看哪,这个奶奶说话的时候表情、动作是怎样的?

(5)学生自由学着样子准备表演。

(6)指名上台表演。

(7)妙破难句“一半……一半……”。

①师边贴边述,变换句意,降低难度。“哎,对呀,奶奶怎么会说她的这一头白发有的……有的……”

②实事求是,唤起众生疑难,引起共鸣和关注:“我不明白(作举手状),你明白吗?那你呢?你呢……”

③引导学生说说平时奶奶都是怎样关心他们,为他们操心的?

根据学生回答强化奶奶的“辛苦”、“操心”、“操劳”、“劳累”、“忙”。

④小结:

a.是呀,奶奶为你们都操碎了心。看!奶奶的这一头黑发就是这样为你、为你、为你们才变白的。所以,奶奶笑着说:(点着板书前半句)“这白发一半是你给的。”你们明白了吗?(明白)那你呢?你呢?

b.知道吗?(点着板书后半句,同思共解)在爸爸小的'时候,奶奶也是这样关心他,为他操心!

(8)过渡:那么当奶奶说,她的这一头白发有的是你给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呢?

(询问众生,引起共鸣,营造氛围。)

(9)指名多人读下一句话。

(设计意图:这里我摒弃了以前那种追求整齐划一、寻找统一结论和标准答案的“告之”教学,而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例举谈论中思考、感悟。教育不是告诉,也不是外塑,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是自我建构和生成的。)

(四)以讲代背,自然内化。

1.小朋友,现在我们来讲一讲这个关于《奶奶的白发》的故事,好吗?

2.学生自由练习。

3.指名上台讲演。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欣赏、听读欣赏、用眼观察、身心一体地多感官参与,语音、语意、图像、情感、观念等要素融合,帮助学生感受、积累语言,创设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表现语言,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完成背诵积累的任务。)

(五)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1.出示所写生字:指、半、给(读准字音)。

2.指名口头扩词。

3.自学课文后笔顺。

4.书上田字格中描红,描好观察:怎样写才能写得漂亮?

5.当“小老师”当堂交流。

6.习字册上练习书写。

(设计意图:在“读帖”、“描红”、“仿影”和“临帖”的系列过程中,再次让学生从认识和操作上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获得进一步的深化。为此,写字教学中要坚持既动“口”,又动“手”,更动“脑”的“三动”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字字入心”。)

(六)走进文本,充分体验情感

a.扣词品读,感知文本

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写到了奶奶的白发,请轻轻打开课文读一读,找一找。

1.生自由地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汇报:雪白雪白(板书)

(1)指名读词,相机评价。

(2)指导读词:读这个词,你好像看到了像什么一样的白色?

你能读出来吗?通过评价激励朗读,体悟词意:很白很白,全白了。

3.师:奶奶的头发真白呀!那文中“我”的头发呢?

(1)指名汇报,相机出示:黑黑的。

看一看,你们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出示词语:黑的、黑黑的)

这两个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2)通过评价,指导读出黑得发亮的感觉。特别特别黑叫黑黑的,特别特别红叫什么?特别特别蓝呢?特别特别亮呢?特别特别白呢?(出示:白白的雪白的)这两个词又有什么不同之处?(雪白的:像雪一样白。)那雪白雪白的呢?(更白了,一根黑发都找不到。)这个词应该怎么读?

4.引读:“我”的头发——奶奶的头发——

(1)师:这一比呀,我们发现祖孙俩头发的差别真是太大了!看到这满头白发,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对啊,这也是文中的小朋友想问他奶奶的问题。小朋友是怎么问的?请你们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好奇地问)

难怪文中的“我”觉得很奇怪,想不明白,却又很想知道为什么,这就是“好奇”。(课件显示变色字体)好奇什么意思?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吗?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我们一起用好奇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齐读)

(2)有什么让你也觉得好奇的事吗?指名结合生活实际说,师相机引导。

(3)对这些充满好奇的事儿,我们该怎么办?(交流,小结:不懂就问、仔细观察、看书、上网查资料……)

(4)文中的小孙孙“我”跟你们一样,对不明白的事儿充满了好奇,谁来学着小孙孙好奇地问一问?(指名读,适时评价,相机指导加上表情、动作等。)

b.巧破疑难,升华情感

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奶奶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你能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吗?自由朗读第二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听听奶奶是怎么说的?

1.师范读: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一半……。”

2.听了奶奶的话,你明白了什么?(指名交流)板书:一半……一半……

3.想一想,你奶奶平时为你做了哪些事?

小组交流一下。

创设情境:(音乐起)让我们把时光的镜头拉回到三十多年前,年轻时的奶奶的头发是什么颜色?【乌黑乌黑】

是的,那时候,奶奶的头发也是黑黑的。后来,爸爸出生了,奶奶【每天】......,奶奶一天天把爸爸抚养长大,煮饭、洗衣、上班、干活,还要操心爸爸的身体和学习、工作和家庭。渐渐......长大了,........花白了。渐渐地,奶奶的头上有了白发。后来,.....出生,......我又出生了,奶奶又在忙些什么呢?【又每天】......,渐渐......长大了,.........雪白雪白。(flash演示)(指名说,适时评价:奶奶真辛苦)(所以说:“这头发一半是你给的”,同样,在你爸爸小的时候你奶奶也是这样为你爸爸操心的,你奶奶为你爸爸操了哪些心你知道吗?所以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

4.一天天、一年年,奶奶的头发越来越白,最后变得雪白雪白的了。怪不得奶奶会说:这白发,一半……,一半……。(引读)看到这满头白发,你有什么想对你们的奶奶说的吗?

5.奶奶真了不起,为了两代人的成长操了这么多心,忙白了头发,真辛苦!可奶奶的心里难过吗?(不难过)你能从那个词里读出来?

(指名回答:笑着说)就请你笑着读一读吧。(再指名读,评价)

6.虽是辛苦的,却是快乐的,奶奶对爸爸和我的爱是无私的,这恩情比海还要深,比山还要高,这就是“情深似海、恩重如山”。(齐读)

7.听了奶奶的话,我——,没有——。(引读)

奶奶抚养了你们的爸爸和你们两代人,头发都忙白了,但是奶奶的心里却很高兴,因为你们的爸爸有出息了,你们也在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事,奶奶们觉得很欣慰,很知足,所以她——。谁能将奶奶的这句话读给我们听听,可以加上动作和表情。

我们明白了奶奶这句话的意思,课文中的小孙子听明白奶奶的话了吗?你怎么知道的?(他低下了头,没有吭声)你知道这个时候小孙子在想什么吗?于是他才会说:“(引读:奶奶,要是我——这白发——)

此时,我低下头,一句话都没有说,我可能在想些什么呢?(引导说话)

8.看到为爸爸和我忙白了头发的奶奶,我的心里很难过。奶奶发现了,连忙说:“怎么啦?……?……,奶奶……。”(引读)

9.此时,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了什么?

(1)指名说,评价:多懂事的小孙孙!

(2)指导朗读,适时评价。(表情,动作等)

(3)引导齐读: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心疼地说——

10.时光不会倒流,奶奶的白发也不会再变黑了,但看到小孙孙如此懂事,奶奶是快乐的,是幸福的,出示: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1)引读

(2)指名读,适时评价。

(3)这是充满爱的抚摸,这是洋溢着幸福的笑。让我们一起读:奶奶……,笑了。

11.这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孩子们,你们又想为你们的奶奶做些什么呢?(引导说话,酌情表扬和评价)孩子们,听了你们的诉说,老师不禁想到了我的奶奶,可惜她已经离开了人世。老师真的很羡慕你们还能有好多好多和奶奶在一起的幸福时光,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关爱奶奶,不再让奶奶操心,好吗?

12.分角色朗读,重温爱的故事。

这是一个幸福的故事,这是一个爱的故事。让我们伴着音乐的旋律,再次走进这爱的故事吧!女生读提示语部分,男生读小孙孙的话,老师读奶奶的话。(音乐起,分角色朗读)

谁能用文中的话来回答我,为什么奶奶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这句话什么意思?

13.倡导争议,深化理解

你们说这头发能不能变黑?

奶奶的年纪大了,头发不会变黑了,这是自然规律,即使我们不让奶奶操心,奶奶的头发也不会变黑,但是我们可以怎么做?

师小结:我们虽然不能让奶奶的头发变黑,但我们可以做一些事使奶奶高兴快乐,心情好,俗话说的好:笑一笑,十年少

14.升华亲情,滋育心根

(七)总结:

小朋友们,你们一天天长大,你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却在一天天地老去,长辈们操劳一辈子,为的都是你们,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多体谅他们,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少让他们操心,让他们拥有一个快快乐乐的晚年。

(设计意图:在以“读”为本的基础上有所“思”、有所“悟”,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朴实的道理”、“提升阅读的乐趣”。)

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完了《奶奶的白发》,有遗憾,有兴奋,有感动,静下来反思时,发现我的课堂中需要完善的地方太多了,包括自己意识到的,没有意识到的。《奶奶的白发》主要写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要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敬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难点是理解奶奶说的一句话“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含义。教参中也明确要求“要让学生在动情的朗读中积淀语感,增强情感体验。”

让孩子们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反角色朗读,懂得要尊敬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是本课的重点。

教师的引导,一直都是课堂的关键,因为学生的生活体验并非一个问题扔下去就会有丰富的生活联想,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完全要靠教师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要引导学生走进情境,说出心里话。

在这个环节中,我一是表现得不够自信——相信学生能行,急于帮学生总结答案,学生说的机会不多,二是对于课堂中生成的教学资源不能很好的把握,当学生答到“雪白雪白是比雪还要白”时,应相机往下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比雪还要白是怎样的,而我却忽略了这个很好的资源。

第二,这篇课文可以用表演的方式来再现课文内容,教学也注意了这一点,例如让学生表演读,加表情读,但引导的不够恰当,在读奶奶的话时,学生始终读得比较地生硬,其中有个女孩子读得很棒,无论是表情,语气都恰到好处,应该让她到前面来面对所有孩子师范读,让其他孩子去模仿读,不仅模仿读的语气还有读的表情、动作。

另外读的形式列举出来很多,但是没有很好的交差利用,导致孩子们失去了读的兴趣,需要不断地磨练。也忽视了文本的完整性、扩展性,如果能利用好文中的插图,图文对照,创造想象,真的做到活化课文的语言,那么学生的表达能力就得到了真正的发展。只有吸引了孩子的所有注意,让他们的思维跟着老师转,老师主导,学生主体,多方位地为读做准备,才能使孩子更好地理解课文,更轻松地学习。

短短的40分钟,让我成长了很多,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是一种挑战,做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是一种更高的挑战,我希望我的课堂能够使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精彩!也希望我的课堂能够使孩子们学得快乐,学得丰满,我想这需要我更多的努力和更多的学习。

湘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2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在田字格内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并能想象相应的画面陶冶情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演示汉字的演变过程

1、很久很久的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劳动都在一起遇到了很多的事情,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出现"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

(2)出现"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

(3)出现"石头"的实物图这又是什么?

(4)依次出现"泉水、河川、燕子"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识

2、有时他们需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下来可那时还没出现文字这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非常勤劳、聪明、能干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把看到的东西照样子画下来

3、多媒体课件以动画形式在实物图的旁边一一出现相对应的象形文字他们画的像吗?这些字就叫象形字是由我们祖先用画图的方式创造出来的是我国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

4、为了便于书写

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的汉字多媒体课件逐一展示出生字及词语出现在相应的象形字旁点拨词语的意思:

(1)这是一艘小船

船也叫什么?小船就叫什么?

(2)竹子就是"竹"

读一读注意"子"在这里读轻声

齐读

分小组读

(3)从泉里流出来的水就是?齐读两遍

(4)显而易见这就是石头读准"头"是轻声

指名读

开火车读

(5)古时候河流也叫"川"

读一读

"川指的是河流

河流也叫"河川"

读一读

我国四川省的"川"就是这个"川"

想一想

通过这个名字

你知道那里什么多?

二、加深记忆

1、学生自由读书体会这些象形字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变成现在的汉字的

2、说说现在的汉字与原来的图画有什么相似之处?汉字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1)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2)指名说互相补充

3、读一读生字和表右面一行的词语注意看准音节读准字音找到"石头、竹子、燕子"词中的轻声

三、教学生字

1、多媒体显示:舟竹石川燕读准字的字音前4个生字都是翘舌音带拼音认读去掉拼音认读

2、"燕"中有个新偏旁是"四点底"跟老师读一读这"四点底"像燕子身上的哪个部分?记一记

3、其他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4、看课后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四、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2、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

4、学生仿影描红老师巡视指导并相机提醒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后反思: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对学生说:大家应该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对于老师来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认真地观看了教材里的vcd执教了《识字3》一课

反思如下:

(一)环节设计要合理

本节课我设计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进行识字因为学生在生活中有了一定的识字经验和能力但是学生学的不是很有兴趣没有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学生学起来、记起来也是比较枯燥的通过开火车方式检测孩子的识字情况发现有些孩子掌握的不是很扎实识字环节教学没有夯实如果能够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在进行识字指导的话我想就会降低学生的识字难度

(二)想象力要丰富

学生年龄虽小想象力极其丰富甚至有时异想天开自己却"收不住了"这就要求老师能够恰如其分的给予引导和小结在本节课我通过借鉴一些好的教学设计并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展开的但是过程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有些学生对"泉水"的"泉"相对应的课文插图不能理解回到办公室后自己反复的琢磨思考思来想去终于豁然开朗找到了"病根"所在借鉴别人的教学设计究竟是为了模仿还是借鉴?如果一味的把别人的教学设计的种种环节甚至是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照搬到自己的教学中来不但不会见效

反而还会事倍功半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针对孩子们不同的接受水平以及已有的知识能力努力为他们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三)鼓励要适当

在课堂上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有些孩子过于内向很少举手回答问题作为教师我们还应该善于发现每一名学生的优点所在不失时机的给他们与表扬和鼓励例如:有些学生不爱举手回答问题可是他坐的笔直听讲认真我们就可以鼓励他:你坐的真好老师相信回答问题也会很棒的勇敢一点试试看!有的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偏离了答题方向我们可以说:你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试试看根据老师的提示会不会答的再好些呢?通过本节识字课的教学以及课后的反思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发现、积累......为孩子们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湘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3

?火烧云》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习课文,知道火烧云名字的来历;

3、整体感知全文,知道课文从变化多与快两方面来写出火烧云的特点;

4、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5、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

?教学重点】

1、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2、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

?教学难点】

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观察过云吗?请说说。

2、揭题。

二、通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

2、读书检查:

请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三、学习第2节

1、请找出课文中写火烧云名字来历的。句子。

2、学生回答。

3、自由读:

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为什么叫火烧云。

(烧、着了火)

4、火烧云是真的在烧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红彤彤)

5、如果不用“烧”,而用“一直红到”好不好?为什么?

(“烧”字不但写出了颜色,而且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美。)

6、这一句还写出了火烧云的什么?

(范围广)

7、朗读练习。

四、整体感知

1、那么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思考。

2、学生回答,讨论交流。

(变化多、快)

五、学习第3节

1、学习第3节:

⑴读第3节。

⑵这一节写了火烧云哪一方面变化?

(颜色)

⑶学生再读第3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多与快。

(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多,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快?)

⑷朗读练习。

⑸火烧云就只有这些颜色吗?从哪里看出来?

2、学生想象其他颜色。仿照课文的构词方法来说。

湘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4

?小闹钟》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知道多音字“行”的读音和用法。

2.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培养合作探究的意识。

4.渗透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课:

同学们,你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短腿腿,圆脸膛,耳朵长在脑袋上。肚里声声滴嗒响,提醒我们早起床。”谁猜出来了?

[点评:谜语导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引出课题做了铺垫。]

(板书课题:小闹钟。齐读两遍。)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个“钟”字。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老师建议大家自己读一遍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学生回答后教师梳理:先圈出来,然后结合上下文猜一猜,或在认字条中查一查,问一问同学。)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

[点评:在读文中让学生自己解决字音问题,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2.同桌合作读,相互听一听,学一学。

3.课文读下来了吗?是否需要帮助?

4.同学们仔细看,认真听,特别注意不认识的字和读不通的句子,老师(小老师)是怎么读的。(教师范读或指名优生读一遍。)

[点评:第3、4环节的教学,充分体现“以学定教”的思想,根据学生的需要,来确定是教师范读还是优秀学生范读。如果有读得好的学生,完全可以由学生范读,生生互动。]

5.你能大声把课文读一读吗?(指名读。)

6.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说一说。

[点评:在学生充分读文后,让学生谈谈读懂了什么,不仅注重读文识字的过程,而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学习生字。

1.同学们课文读得很流利。有些字请你们帮他们找朋友。请认真听游戏规则:拿字卡的同学迅速到前面来,拿拼音卡的同学大声把拼音读两遍,你的字朋友就会向前迈一步,把字举起来。其余同学如果见找对了,就大声把字读两遍,如果找错了,就用手势告诉他。学生读拼音,开始做游戏。教师把找出来的字“鼠”、“兔”、“贴”、“瞧”、“改”、“惯”、“使”、“劲”贴在黑板上。

2.有四个字见你们为它们找到了朋友,也来凑热闹了。说一说,你有好办法记住它们吗?(出示“探、抓”、“偷、使”四个字,学生识记完后也把它们贴在黑板上。)

3.打乱顺序读,“开火车”读,抢读贴出来的字。

[点评:识字方法灵活多样,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识字效率。]

4.有一个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句中读音也不同。(出示一段话,试读、齐读。)妈妈骑着自行车,带我到银行里去。我看到路上有许多行人,银行门口有一行大字。

[点评:把多音字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且联系生活实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把字放到文中,你能把课文读得好些吗?(指名读课文。)

四、看图复述课文,续编故事。

1.(课件分段出示:小闹钟到猫头鹰家、小兔子家、小熊家的动画。)思考:小闹钟看到了什么?怎么想的?怎么做的?2.(课件显示小闹钟继续找朋友的画面)想一想,他还到谁家?3.如果6点半到你家,会看到什么?会对你说什么?

[点评: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联系生活实际,渗透了思想教育。]

五、小结。

[总评:本课设计新颖,体现了新课标思想,既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体验,又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生活实际。尤其是识字方法的灵活多样和对多音字的教学更是本课的特色所在。教学中,始终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前提,在活动中训练学生的理解、表达、想象、合作等能力,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了要节约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思想教育。

湘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其中的“年、卡、几、声、油、已“6个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要相互关心、友好。

重点难点:

1.掌握6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2.了解动植物形状和颜色的相关特征;体会人与人相互关心、友好的情怀。

教学过程:

课前导语:新年到了,人们经常会用贺年片送上祝福。小朋友,你给谁送过贺年片呢?

一、板书课题,诱发质疑。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6贺年片。

2.识记生字。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录音,形成初步印象。

2.学生借助拼音对照插图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3.把自己找出的生字读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同学相互正音。

4.教师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5.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谁给谁送贺年片?

三、精读课文,探讨刚才提出的问题。

1.学生带着问题自主读书,边读边把重点词句铸上记号。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不懂的问题也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3.全班交流读懂的内容。

⑴小猫是怎样写贺年片的?

⑵小猫在上面写了什么?

⑶小鸡是怎样写贺年片?⑷朗读小鸡写的话,体会关心、想念、祝贺的情感。 四、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五、课堂拓展。

小鸭、小狗、小马也给朋友写贺年片,它们会怎样写呢?

六、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体会到了小动物之间的友情,还让我们认识了它们脚的特征。课后,同学们也可以制作一张贺年片送给你的小伙伴,把新年的祝福送给他。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浙教版数学教案6篇

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案7篇

浙教版数学教案模板8篇

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精选6篇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冀教版6篇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7篇

鄂教版四年级上教学计划7篇

八年级粤教版地理教学计划7篇

小学苏教版数学教案优秀8篇

二年级沪教版数学教学计划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454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