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规划每一节课的时间分配,大家在编写教案时,应注意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下面是九九范本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编织课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编织课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学习短针的织法。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二)教师示范短针的编织方法,学生学习
(三)学生看着图解练习编织短针,教师巡视。
幼儿园编织课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编织的特色及风格,民间编织教案增强学生热爱传统民间美术的感情。初步掌握民间编织的基本方法,并要求学生按步骤用棕编或纸编做一个编织小动物民间编织教案。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民间编织的特点及制作方法与步骤。
难点:掌握纸板、纸条的软硬程序及纸编时折纸的角度与手法。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竹编、草编、藤编、纸编工艺品各式各样~2件,绘画纸,硬纸片,胶水,红毛线,黄毛线,剪刀,引渡针
学具:绘画纸、硬纸片,胶水,红毛线,黄毛线,剪彩刀,引渡针。
四、作业要求
按照纸编方法纺织一只猫头鹰,要求图样美观,比例协调,制作精细。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堂常规及学习的准备
(二)导入新课.
引言:我们从小就有一个习惯,用彩绳编织花篮,过端午时用粽叶编织花篮、斗笠、水桶等民间编织美术教案,这些都是最简单的编织。假如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编织出更多的花式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民间编织。
板书:民间编织
(三)讲授新课。
1、欣赏民间编织的艺术特色。
(1)指导、启发学生认识教材上各图编织美的特点。
(2)大家谈谈最喜爱的作品,以及在生活中所见到的编织品。
(3)小结:竹编是我国南方传统的工艺美术品。它发竹篾材料,以造型生动、做工精美著名。请欣赏教材p.21图片竹编的背篓、果盒。草编装饰品,取材广泛,以草为材料、编制成各式作品,以夸张,变形为多。民间编织教案,棕编以棕树叶为原料,其作品有乡土气息和质朴的风格,教材p.22的仙鹤、蜻蜓造型生动、逼真。
1、民间编织的实用性与审美性融为一体的事例。民间编织教案
用废弃不用的包箱扎带编织的菜篮、提袋等。
用纸条、篾丝、毛线、麦秆编织的垫板、薄团、玩具等。民间编织教案
3、棕编蚱蜢制作步骤。
(1)棕叶泡制,在开水中煮3分钟
(2)编织:a.触须;b.头;c.背、腹、翅。
(3)整形修剪:触须、腿、翅。
(4)用红毛线点眼。
由于棕叶材料较困难,我们学习另一种编织------民间纸编,它同样是人民群众喜爱的工艺品。
1、准备工作。
(1)做线穗。
把一根1米的红毛线裁为三段,其中两段各15c,一段70c,把长段的线毛线缠成8c的圈,然后用黄毛线(15c)束紧一端打结,把另一端剪开,再用一根15c长的红毛线穿过上端。
(2)用硬纸片裁剪猫头鹰头部。
头高7c,眼睛宽14c,如图一。
a.画图、裁剪头部;b、挖眼洞
(3)用绘图纸裁纸条。
一条3c×70c的纸折成1c宽的边,七条1c×50c的纸条。
(二)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为下节课纸编猫头鹰作好了准备工作,希望大家把这些纸条及猫头鹰的头部保存好,不要搞皱了,因为平滑的纸面做出来的图形效果更好一些。请同学们下节课带齐学具。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具。
(二)复习提问
民间编织的种类有哪些?各有什么特色?
(三)导入新课。
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民间编织并做了纸编猫头鹰的准备工作,这节课我们进行编织。
板书:民间纸编------猫头鹰。
(一)讲授新课。
1、教师先编织好范样。
2、教师示范,学生仿做,同步进行。
3、编织步骤如下:
外框;先把3c×70c的绘图纸折成三折,做猫头鹰的外框,身长12c,身宽11c,尾部的高度4.5c,再用胶水在图中黑点所表示的地方固定。如图二。
羽毛:把1c×50c的纸条,用胶水粘接,按图三所示的折法来回编织,并把靠近外框的纸条用胶水粘住。折时,手法要准、稳,纸条不能有多次折痕。
尾部:把纸条如图四所示,上下折叠编织。
上线穗:如图五所示,在猫头鹰头部穿一根15c的红毛线,把线头两端合在一起打结,再在尾底部中间把线穗装上。
整理定型:把外框修正,羽毛摆匀,线穗拉直。
4、课堂巡视、提示。
在编织过程中,要注意清洁,不要把纸条搞皱搞脏,编织要均匀,发现普遍的问题及时解决,提示学生按程序进行,牢记操作要领。
5、课堂总结。
(1)选出优秀作品挂在黑板上进行讲评。
(2)从实用变为艺术品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大特色,鼓励学生多看多练多做,为弘扬我国民间艺术作出贡献
幼儿园编织课教案篇3
第一课时 认识编织工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与感受钩织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对生活和社会的影响与意义,认识常见的钩织材料,了解它们的特性。
2.认识常用的编织工具:钩针和毛线。
3.掌握钩针的握法。
二、教学准备:
各种钩针编织物件;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钩针的起源
(二)钩针编织物的欣赏。
1.请学生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看见过哪些钩针的编织物?
视频播放编织物的图片,欣赏漂亮的',有创意的手工小物件
2.学生说说观看后的想法
(三)认识钩针和线
1.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钩针,并说一说钩针有哪些特点?和我们平时见过的毛衣针有什么区别?
2.教师示范钩针的握法以及用法
学生模仿教师的手法,体验钩针的运针方法
3.教师示范毛线的拿法,学生模仿体验毛线的拿法。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编织短针
一、教学目标:学习短针的织法。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二)教师示范短针的编织方法,学生学习
(三)学生看着图解练习编织短针,教师巡视。
第三课时 编织长针
一、教学目标:复习短针的编织法,学习长针的编织方法。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在短针的基础上编制长针
教师先向学生示范长针的编织方法。
(二)学生看着图解尝试编织长针
(三)学生练习编织长针,教师巡视指导。
一、教学目标:
复习短针的织法,学习中长针的编织方法,培养手工编织兴趣。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二)学生看着图解尝试编织长针
(三)学生练习编织长针,教师巡视指导。
一、教学目标:
学习用短针的织法编制树叶,激发学生对编织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教师展示钩织好的树叶,学生欣赏。
(二)学生看视频尝试编织树叶
视频分段展示起针方法和编织方法,学生边观看视频,边学习钩织。
(三)学生边看边学,教师示范编织,巡视指导有需要的学生。
幼儿园编织课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彩条穿插编织的方法;
2、能够准确地沿线剪纸条,边缘光滑;
3、在细致的编织活动中养成有条理有耐心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能够较灵活地使用剪刀。
2、材料准备:绘本ppt《花格子大艾玛》、花格子大象艾玛花纹图片一张、剪刀、大象每人一只、彩色卡纸。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用绘本故事《花格子大象艾玛》导入,集中幼儿注意,引起幼儿兴趣;
2、提问,引导幼儿探讨。
教师:故事的主要说谁?(花格子大象艾玛——这时出示艾玛图片)
它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花格子)
花格子的排列有什么特点?(间隔排列)
3、出示操作材料——底板,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是大象一年一度的化妆节,有一群刚出生的小象,它也想穿花格子衣服,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二、教师示范讲解
1、引导幼儿观察底板小象上有什么
教师:老师为每位小朋友准备了剪刀、卡纸、大象
教师:首先先来看看,大象身上有什么啊?(这是老师用刀划得线条)
教师:卡纸上又有什么?(直线)
教师:好,接下去老师要开始装扮大象了,小眼睛仔细看。首先将卡纸沿直线用剪刀剪下来,大家一起分享这些颜色。接着我们就用这些彩条进行编织了。先拿一根彩条,将彩条先放在大象的上面,从上往下依次穿,看看老师一次穿过了几根?
教师:老师是按照什么规律来穿的?一起来说一说?
教师:穿好以后老师有个小秘诀,为了能穿更多的彩条,请穿好以后靠靠拢。全部穿好以后请小朋友将多余的彩条剪掉。
2、教师请个别幼儿尝试穿彩条。
3、帮助幼儿加深规则映像。
教师:接下去老师就要来考考小朋友了,刚刚的本领有没有学会,线怎么做,然后。最后。
三、自主操作
教师提醒幼儿注意:
1、剪刀不要弄伤其他小朋友
2、先做好的小朋友可以去给客人老师看看3。听到铃鼓声回到座位做好。
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编织,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剪开彩条时注意连续,不能剪断;
2、建议幼儿穿好一根后向旁边推紧,彩条与彩条之间不能留缝隙;
3、提醒幼儿在剪的过程中注意安全,及注意桌面地面的卫生。
四、化妆舞会
教师:小象们都化好妆了,接下去我们一起去参加化妆舞会吧!
幼儿园编织课教案篇5
设计意图
结合正在进行的主题《动物,我们的朋友》,设计了《给动物穿花衣》的编织活动。活动通过引导孩子观察小兔子有一件特别的衣服,其他小动物们也想要一件这样的花衣服,让孩子们帮助小动物利用间接穿插编织的方法制作一件衣服,激发孩子编织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探索间隔穿插的编织方法进行装饰活动。
2、体会编织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尝试用间隔穿插的编织形式进行装饰活动。
活动难点
学习穿插编织的方法。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固体胶、彩色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今天小兔来我们班做客了。
2、看,小兔今天穿得衣服很特别,它特别在哪里呢?
3、原来是用彩色的纸条做起来的。
4、幼儿欣赏教师自制的穿花衣的动物朋友,激发幼儿制作兴趣。
二、师幼共同探索编织的基本方法。
1、彩色纸条是怎样做成特别衣服的呢?
2、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操作。纸条宝宝真调皮,最爱和我捉迷藏,藏起来喽,钻出来,藏起来啦,钻出来......
3、请个别孩子演示操作。
4、纸条宝宝很顽皮,所以小朋友要用小手将小纸条拉拉直,并并拢,最后用胶水将纸条的两端固定在两头。
5、这种编织方法叫间接穿插编织。
三、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1、还有许多动物朋友很伤心,因为它们没有穿上特别的花衣服。要请我们班的孩子帮一帮它们。
2、你想为动物们穿上特别的衣服吗?(幼儿用各种颜色的纸条进行编织。)
3、教师指导。
四、欣赏与评价。
1、我们小朋友都用了间接编织的方法给小动物做了特别的衣服。
2、你最喜欢哪件特别的衣服呢?
活动反思
活动第一环节以观察小兔的.漂亮花衣服,让孩子们说一说小兔的衣服特别在哪里?激发孩子制作的兴趣。第二环节和孩子们共同讨论这特别的衣服是怎么做成的呢?通过儿歌的形式帮助孩子们学习新的编织方法——间接穿插编织。基本孩子们都能掌握新的编织方法。但在操作过程中也发现了问题,比如:没有将彩色纸条拉拉直,并并拢。在最后环节欣赏与评价时,基本孩子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但对于个别编织错误的孩子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引导?
幼儿园编织课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运用晴纶毛线编织出小丑的造型。
2、能大胆想象,积极动手参与活动。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材料:
乒乓球、晴纶毛线、彩带、花布(边角料)、胶水。
工具:
剪刀、锥子
制作:
1、先用晴纶毛线扎出小丑的身体和大小不同的彩线球,再把花布裱糊在纸上,卷成锥形帽子。
2、结实
3、装饰眼睛、嘴,加工完成。
做做玩玩----绒线编织《手套娃娃》
材料:
白色劳动手套、棉花、毛线(二、三种颜色)、缝纫线(黑、白、红)、花布(边角料)。
制作:
1、将手套的无名指退进手掌里。再剪下小手指套,把小指套缝在与大拇指套对应的位置上。
2、向手套内填塞棉花。用毛线在大拇指套的根部扎出脖子的位置、调整好娃娃头的大小造型,即可将娃娃头的翻口处缝合;至此,手套娃娃的`基本形体就组成了。
3、在恰当的位置上用红缝纫线缀上嘴巴、黑缝纫线缀出眼睛、黑毛线缝制头发。
4、根据需要制作各种服饰。
布袋木偶系列
★材料与工具
材料:硬泡沫、毛巾、布、线等。
工具:美工刀、锉、剪、针、乳胶、大头针、砂纸。
★制作方法
1、选一块泡沫用美工刀削去边角,再锯成粗胚(圆球形),然后修成小熊的头,再用木工锉、砂纸打磨平滑加工制成;
2、在头上包贴一层布,可用毛巾以及旧针织品,包贴时乳胶要图匀;
3、用8cm×20cm的卡纸涂上乳胶,卷成比食指略粗的纸筒,在头下方挖一个交纸筒略小的圆洞,将纸筒插入固定在里面;
4、用卡纸或棕色绒布做耳朵,在头顶开槽口,将耳朵嵌进去;
5、用纽扣做眼睛,用细铁丝穿在孔中,做一道小小插脚,醮上乳胶液插在头胚上,眼睛会显得水灵灵的,鼻子可以用包扣法做,抹胶粘上;
6、根据表演者的手形大小,用布缝制布袋;
7、按布袋的大小设计缝制木偶的服装,要求穿脱方便,以便更换;
8、用橡皮筋将布袋的颈部扎牢在头的颈部上,再穿上衣服,小熊布袋木偶就好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通过小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丑的外形。并让幼儿尝试描绘自己喜欢的小丑。引起幼儿的兴趣。感受小丑夸张的外形,让幼儿作画,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夸张、滑稽的小丑。幼儿都能顺利完成所要求的滑稽小丑的制作。并且有大部分孩子的作品可称得上很完美,漂亮。幼儿在了解了小丑的形象特点后,开始大胆想象,积极制作滑稽的小丑。
幼儿园编织课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学习用短针的织法编制树叶,激发学生对编织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教师展示钩织好的树叶,学生欣赏。
(二)学生看视频尝试编织树叶
视频分段展示起针方法和编织方法,学生边观看视频,边学习钩织。
(三)学生边看边学,教师示范编织,巡视指导有需要的学生。
幼儿园编织课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能顺着底盘按同一方向依次缠绕毛线,编织动物相框。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感受编织的乐趣和编织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准备】
1、不同款式的相框若干个;
2、各种颜色的毛线;
3、示范编织作品;
4、视频相框图片;
5、作品展示所用画架;
6、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看视频ppt,观察不同款式的相框,并提问:
小朋友,这是什么?相框漂亮吗?相框有什么用?这些相框都有哪些形状?还有其他形状吗?这些相框是用什么做的?这些相框真漂亮,小动物们真羡慕啊,我们为它们编一个漂亮的相框,好吗?
二、介绍材料。
“今天为孩子准备了什么材料?用这些材料怎样编相框呢?
三、幼儿自己用底板和毛线探索编相框。
1、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编相框的。把编好的和没有编的进行对比,发现编相框的方法。
2、出示编相框缠绕毛线的步骤图示,请幼儿说说方法。
3、观察示范编织动物相框,提出要求:
首先按顺序间隔8~10格一对一依次往下编,kt板的颜色要配好,其次编到第一个开始的地方就编完了,编完后把2根线头在反面打结固定好后,再把小动物照片贴好。
四、放音乐,选择不同材料的底板和毛线动手自主编织。需要帮助的小朋友,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编织。
五、作品贴在墙上装饰教室,互相欣赏作品。
六、幼儿互评。
【活动反思】
1、通过观察实物及调动以往经验使幼儿对要创作的作品有感性的认识,既丰富了有关知识又使幼儿能有的放矢地去制作。
2、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和思考相框编织的技巧,想象自己想编织的相框,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学习性,留给幼儿充分的发挥空间。
3、整个活动过程轻松愉快,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编织技巧,充分地感受了艺术创作的乐趣和应用,很有成就感。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