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必须充分考虑到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优质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九九范本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教案与反思模板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与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创设情景,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水果。
2.通过触觉、视觉、味觉等方面,让幼儿感知水果的外形特征和味道。
活动准备:
1.苹果、香蕉、桔子、梨子各若干个,并用布袋包好。
2.切成片的水果,并用牙签插好。
3..西瓜宝宝图,水果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
1.出示西瓜图。
小朋友你们看,他是谁啊?(西瓜)
对,西瓜宝宝今天要过生日,谁想去啊?还可以带一个宝宝去,就是布袋里的宝宝。请你们摸一摸布袋,猜猜里面是什么宝宝。
2.幼儿摸布袋,猜猜里面是什么。
二.认一认
1.请小朋友打开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呢?幼儿说出自己布袋中水果的名称、颜色、形状。
2.请手中是宝宝的举起来给我看。
请手中是圆圆的'宝宝举起来给我看。
请手中是香蕉宝宝的举起来给我看。
3.请小朋友把你的宝宝放在桌子中间。这些宝宝合起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水果”。
你们还吃过哪些水果呢?老师出示水果图,幼儿根据图片回忆。
三.说一说
1.现在请小朋友带着你的宝宝到西瓜宝宝家去。可是,西瓜宝宝不认识你的宝宝,你应该怎么介绍呢?请个别幼儿尝试。(老师当西瓜宝宝:“你是谁啊?你的宝宝叫什么名字?他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2.家一起来。
四.尝一尝
1.小朋友,欢迎你们。我准备了好多好吃的,请家尝一尝,尝好了还要过来告诉我,你吃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味道的。
2.幼儿品尝。
3.组织交流。
五.小结。
今天我很高兴和小朋友一起认识了许多水果宝宝,知道了它们的颜色和形状;还品尝了许多水果,知道了他们的味道。谢谢你们。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小班教案与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2、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排序方法,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体验数学排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排序
2、教具:苹果树一棵、3个大小不一样的苹果图片2套、2张有小红旗标志的操作卡
3、每个幼儿一套操作材料;草莓、香蕉、桔子、西瓜、菠萝、梨子、石榴大中小各一套,分别放入7个盒子中。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苹果树,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瞧,果园里苹果树上的苹果成熟了,哪个小朋友想来摘苹果呢?
2.分别请2位幼儿上来摘苹果,引导幼儿比较苹果的大小。
提问:这2个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呢?哪一个小?哪一个大?(小的、大的)
3.教师再摘一个,引导幼儿比较说出最大的。
教师:老师也来摘一个苹果,小朋友看看我摘的这个苹果和他们比一比是怎么样的?
(最大的)
4.师幼共同小结:3个苹果大小都不一样,他们一个小的,一个大的,还有一个是最大的。
二、学习将3个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小的--大的--最大的。
教师:这些苹果想学小朋友们排队开火车的游戏呢,他们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请把最小的苹果当排头,站在第一个,其它的苹果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沿着这个小红旗所指的方向排在这个苹果的后面,应该先排谁呢?
(请1--2位幼儿上来排)
2.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小的--大的--最大的。
3.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将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练习排序,边排边说:
小的--大的--最大的。
三、幼儿探索从大到小的顺序将苹果进行排序。
1.继续出示3个大小不一的苹果,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你们瞧,这里又摘了几个苹果呢?他们也有什么不一样吗?(大的、小的、最小的)
2.师介绍排序要求:这一次,这3个大小不一样的苹果想请小朋友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请小朋友继续在操作卡上试一试,排一排呢!
3.幼儿操作活动,探索从大到小的排序方法,教师指导幼儿边排边说:大的--小的--最小的.。
4.请1--2名幼儿上来边展示自己的排序方法。
四、师幼共同小结:今天,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啊,学会了给3个苹果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还会一边排一边说:小的--大的--最大的;大的--小的--最小的。
五、游戏:送水果。
1.介绍送水果的游戏规则:
教师:送水果前先请小朋友选好自己要送的水果,然后和拿相同水果的两个好朋友一起
比一比3个水果的大小,最后再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来排排队,
开着小火车送到我们班,好吗?
2.幼儿自由找水果,相互比较并协商按一定顺序排队送水果,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与反思篇3
活动准备
1、贴绒教具:红、黄、蓝三个圆片、红绿灯以及若干不同类型的汽车。
2、幼儿事先参观过马路。
3、幼儿绘画用具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出示红黄绿三色圆片。
问幼儿这些是什么颜色?这些圆片可以变成什么?
教师用“超级变变变”变出红绿灯的图片。
二、说说红绿灯。
1、红绿灯安置在马路边是为了什么?如果没有了红绿灯会变成怎样?
2、说说红灯亮了汽车会怎样?说说黄灯亮了汽车会怎样?说说绿灯亮了汽车会怎样?
3、马路边除了红绿灯外还有什么灯?(行人灯、转弯灯等)
三、学学红绿灯
教师分别出示红黄绿三色圆片作红绿灯,幼儿扮驾驶员在马路上开车。出示红色圆片——停车;出示黄色圆片——慢慢走;出示绿色圆片——跑步。
四、画画红绿灯
1、动物王国听说我们人类自从有了红绿灯,马路上秩序可好。他们也想造几座红绿灯,小朋友你们愿意设计一下设计师呢?
2、幼儿画红绿灯,鼓励画得快的幼儿添画汽车,帮助、指导有困难的幼儿。
3、鼓励幼儿大胆的和幼儿交流自己的作品。
4、展示幼儿作品。
5、请你说说你最喜欢哪个红绿灯?为什么?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前作大量的收集有关交通方面的有关资料,在整个课堂设计时,共分了二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感知有序交通——认识交通标志——保障出行安全”。首先,利用多媒体手段,特别对不遵守交通安全而造成交通事故的视频,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再次震撼了学生的心灵,让大家在为故事中小主人感到惋惜同时,也能够引以为戒,让学生感知有序的交通对人们的安全是何等的重要。再充分利用课本上的知识,了解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认识部分主要的交通标志。每个环节紧紧相扣,层次清晰。让学生明白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品德教师,我认为在备课时,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特别对本课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确定,尤其是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收集大量在社会中发生 引学生震撼的典型事例,充实教学内容,达到品德教育的效果。
小班教案与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几种常见水果的颜色、味道,知道这几种水果的名称。
2、知道水果的味道丰富,喜欢吃水果。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各种常见水果若干。
2、小筐人手一只。
3、布置几棵长满水果的“果树”。
4、水果拼盆五份。
活动重点、难点:
幼儿能感知几种常见水果的颜色、味道,并知道这几种水果的名称。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喜欢吃的水果
教师:秋天到了,许多水果都成熟了,宝宝们都喜欢吃什么水果呢?(教师展示水果实物)
教师:果园里呀有许多的水果都成熟了,宝宝跟着老师一起去果园摘水果怎么样?
2、“摘水果”游戏
(1)幼儿到“果园”门口每人拿一只小筐,在果树上自由采摘水果后,回到座位上,说说自己摘了什么水果,有多少,及水果颜色等,和好朋友比一比水果形状等。
教师:现在老师来请宝宝们告诉老师你摘了什么水果?几个?什么颜色?什么形状?
(2)请好朋友吃水果
教师:请宝宝们送水果给你们的好朋友吃,边说:“xx,我请你吃一个x颜色的苹果”等等。
3、“猜猜吃的是什么水果”
(1)教师:现在呀,老师也请你们吃水果,说说你们吃到的水果是什么味道的?猜猜是什么水果呢?
(2)教师:水果好吃吗?宝宝们都喜欢吃水果吗?
4、延伸活动:画画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活动反思:
今天我很高兴和小朋友一起认识了许多水果宝宝,知道了它们的颜色和形状;还品尝了许多水果,知道了他们的味道。还知道了吃水果有利于身体健康。那就让我们把知道的这些介绍给家人和朋友,让更多的人和水果宝宝成为朋友。
小班教案与反思篇5
活动设计背景
看孩子们在地上滚爬由此设计本教学内容
1.以热闹马路、车辆图案为主的墙饰,鼓励幼儿随时添加。
2.墙面上张贴一些常见车辆挂图供幼儿观看。
3.布置一个车展中心,将幼儿从家中带来的各种玩具车展示出来,供幼儿观察、摆弄、发现。
4.在户外放置轮胎、可乐瓶、铁罐、球等会滚动的物体,供幼儿滚动。
5.幼儿园提供自行车、三轮车、碰碰车供幼儿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圣体自由滚动,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2.懂得在滚动身体时注意安全,不碰撞。
3.愿意并愉快地参与运动,感受滚动带来的乐趣。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 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圣体自由滚动,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2.懂得在滚动身体时注意安全,不碰撞。
活动准备
马路上跑动的汽车、摩拖车、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车,工地上的挖土机、水泥搅拌机,小孩子们玩的小推车、碰碰车、踏板车等等,很容易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除了车子造型吸引着小孩子,车子的声音同样令小孩子着迷。看见警车,小孩子嘴里会发出“完了完了”的声音,看见急救车,小孩子们的嘴里会发出“哎哟哎哟”的声音来,还有滚个不停的.轮子、罐子、瓶子等这些运动着的物体,给幼儿惊奇,引幼儿遐想,引导着幼儿去观察、去操作、去发现、去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选择生活中幼儿常见、熟悉又感兴趣的主题——滚滚乐,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将和幼儿一起玩车,寻找、发现各种滚的东西,在玩中建构汽车的知识;在玩中知道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乘车习惯。
活动过程
热身运动提供多种会滚动的玩具,让幼儿探索。如:弹子球、溜溜球、积木、各种瓶子、果核、果仁等。
1.提供彩色油泥,让幼儿制作各种形状的物体,了解哪些会滚,哪些不会滚。
2.提供颜料盒、弹珠、大轮子、大小瓶子、果核、果仁供幼儿滚画。提供纸板恐龙车、雪花胶粒、扣子、油泥等供幼儿制作恐龙车。
3.提供卡纸、大小纸盒、果奶瓶、一次性纸杯等供幼儿。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幼儿兴致很高,教学目标基本达到。
2 在活动的过程中和想象中的又一定差距但不是很大,在活动时应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幼儿相互碰撞。
3在活动时应照顾幼儿的体力活动量不要过大,在活动时应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幼儿相互碰撞。
4在活动时应照顾幼儿的体力活动量不要过大.孩子们存在着个体差异,个别幼儿动作不是很协调,活动实施过程中,没有对他们给予特别指导,这是我的失误,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
小班教案与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初步学会按角色表演游戏,随音乐有节奏的开汽车。
2、会听辨音乐中的叭叭叭声,增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3、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及已录好《汽车开来了》的音乐,供音乐游戏时用。
2、录音机、磁带、交通标志、玩具汽车,自制的人行横道线、红绿灯。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1.出示红绿灯标志,引出谈话主题:我们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平时怎样做才能不会发生危险?(幼儿自由讨论)
老师小结:遵守交通规则很重要,穿马路时要看清红绿灯,让幼儿认识并知道斑马线是行人过马路的交通标志。引导幼儿说说在生活中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的事故。
2.欣赏歌曲《汽车开来了》,叭、叭、叭,汽车开来了,看见红灯不能走,看见绿灯快快走,叭、叭、叭,汽车开来了。
组织幼儿讨论歌曲内容:歌曲里唱了什么?有哪些交通规则?(看见红灯不能走,看见绿灯快快走)
3.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编配动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音乐游戏开汽车;
1、教师随音乐示范开汽车。提出要求:观察汽车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停。请幼儿跟音乐游戏。.活动中教师运用体态语言提示幼儿掌握节奏和方向。
2、分组游戏
教师当交通警察,出示红绿灯,请男孩为大家表演音乐游戏开汽车,女孩拍手伴奏。叭、叭、叭,汽车开来了,看见红灯不能走,看见绿灯快快走,叭、叭、叭,汽车开来了。
然后交换角色,女孩开汽车,男孩拍手伴奏。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玩游戏《红绿灯》,根据信号走、跑交替。
教后反思:
音乐活泼,欢快,富有童趣。汽车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幼儿对此十分熟悉,音乐游戏:汽车开来了;贴近幼儿生活,激发孩子的游戏兴趣。并通过游戏学习了简单的交通规则。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