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可以促使我们更深入地思考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教案应该合理安排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九九范本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3年级音乐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3年级音乐教案篇1
目的要求:
一、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体验感受藏族民族歌声中高亢嘹亮和欢乐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二、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自己的节奏和内心听觉及动作的反映与控制能力。
三、能准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为歌曲伴奏。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1、结合介绍藏族的服饰、风俗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用高兴的心情、连贯的饿声音延长歌曲,尤其是衬词“查拉羊卓拉”,用微笑的感觉去唱,既连贯,又要唱足、唱满时值。
3、尝试学跳藏舞的两个动作:踢踏步和三步一靠。
4、选编两个动作,边唱歌边舞,感受藏族人民边歌边舞的气氛。
第二课时
聆听《在北京的金山上》
1、初听音乐,可让学生随着音乐轻轻地拍着手。
2、复听时自编动作,随着音乐跳舞。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a、做游戏前,教师应将走、跑、停的图形谱板书在黑板上,或讲清区分的办法。
b、学生听教师的鼓声走或跑,鼓声响起之前,教师要给速度,如;一二一起。鼓声停,学生心里数一、二、三、四,再听着鼓响声去做走或跑。
c、学生可在作为过道进行,可一组一圈,也可以形成例外两圈,行走的方向相反,培养学生的自控,不受他人影响的能力。例外圈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的动作准确率高。
d、在游戏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同学要表演节目。
第三课时
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则》
1、结合地理知识简单介绍日喀则。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演唱时情绪饱满,声音要轻快,不要拖拉。
3、学会歌曲后,学生自选乐器为歌曲伴奏。(想一想:三种乐器怎样敲击声音与唱歌合起来效果?)
4、分组伴奏,看哪一组合作得。
聆听《雪莲献北京》
1、初听歌曲(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如果用动作表演,你选择哪一种?引导学生看图思考,选一种动作边听边跳。
3年级音乐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本课反映了少年儿童们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
2、聆听《四季童趣》、《捉迷藏》、《樱花》、《雪花飞舞》,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创编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 鱼。
3、复习歌曲《四季童趣》。
二、聆听《樱花》、《雪花飞舞》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天开放,人们总是喜欢在这个时节赏花。
2、复听,思考歌曲的旋律出现了几次,每次的速度是否一样?
3、介绍《雪花飞舞》的创作背景 。
4、初听乐曲,感受想象雪花漫天飞舞的情景。
5、复听乐曲,找出代表“雪花”的音调并哼唱。
三、学唱歌曲
1、导入:复习歌曲《藏猫猫》。
2、聆听《捉迷藏》:感受歌曲的情绪。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2、在熟练的基础上,用稍快速度来演唱歌曲。
四、创编活动
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做音乐游戏。
2、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
课时小节及体会:
课堂小结
3年级音乐教案篇3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茉莉花》、欣赏《东边升起月亮》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
3、从外国人唱《茉莉花》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得去感受歌曲的优美。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教学课时:本部分拟用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导语:
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
2、茉莉花的旋律响起
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听过?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大家听听?
3、复听《东边升起月亮》
三、欣赏《茉莉花》与活动
1、历史简介
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谁来把大屏幕中次连贯成一句话介绍给大家。(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
2、听旋律
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乐器,认识吗?(对了)这叫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民族歌曲,就要用我们的民族乐器来演奏才能体现它的韵味。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用二胡演奏出的《茉莉花》。
让生听一段,看学生状态,"抓住"听得入神的同学:"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听得很入神,老师也一样,快要被着美妙的旋律陶醉了。你们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你们的感受吗?比如说,用手来表示听到的旋律的高低起伏。"
教师示范,再放第二遍。
3、原版的茉莉花(屏幕显示歌词)
先在江苏地区广泛传唱,清朝时期定名为《茉莉花》。一起听一听,边听边留意一下歌词,看看歌词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出示歌词、播放黑鸭子演唱的茉莉花。2-3段之间过门提示学生唱一唱)
学生回答问题: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真的有这么香吗?我们一起来切身体会一下。(喷洒空气清新剂)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真的那么白吗?老师这里有几张照片一起来看看(播放照片)
茉莉花亦称"茉莉",为复瓣小白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素洁光润,仿佛刻玉雕琼。该花原产印度、印尼、菲律宾等国。早在宋代传入我国。
自明代起,扬州已有少量茉莉引进种植,但大批种植至少始于清光绪初年。
4、新版《茉莉花》
民歌总是在人们的传唱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化。茉莉花小巧玲珑,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经过多年的传唱之后,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学易唱。可以说就是几岁的孩童也时常将它挂在嘴边。(播放新版《茉莉花》
5、屏幕出现两首歌的旋律(简短的一句)。学生对比,知道的确发生了变化。
6、师生互动,说说茉莉花歌里一直唱茉莉花好,其实茉莉花并不仅仅可以用来观赏,你们知道茉莉花还有什么用吗?(泡茶、入药、做成工艺品等)
7、学唱《茉莉花》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看花、品茶、听歌,老师非常高兴。大家觉得呢?这自古阿,高兴时必当高歌一曲。老师有个提议,不如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茉莉花》如何?
四、教师小结
总结歌曲内涵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民歌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储蓄柔美。
小结点题
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茉莉花》的内容,尤其是它在世界音乐的地位。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
(学生总结:感到骄傲自豪)
教师接:是呀,老师也想起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更应该将这首经久不衰的佳作永远创唱下去。
3年级音乐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感受歌曲欢快、热情及优美舒展的情绪,并能用热情、明朗的声音演唱《卡普里岛》。
2、能够掌握反复记号d、c、fine,并在歌曲演唱中正确运用。
3、能初步了解意大利民歌的特点,感受意大利民歌热情、奔放的音乐风格。
教学难重点:
学会用欢乐、跳跃、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歌曲《卡普里岛》。
教具准备:
多媒体浪花图形谱口风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解决难点
师:在蔚蓝的大海上,海风追逐着海浪,卷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浪花唱出了一串串快乐的小音符。(出示浪花图形谱)
(1)聆听并模唱:513|572|
(2)邀请小助手口风琴演奏。
(3)视唱。
三、新授歌曲
(一)聆听与感受
1、师:现在,让我们踏上朵朵浪花,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起来到卡普里岛。(出示歌片)卡普里岛是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一个美丽的小岛,那里一年四季阳光明媚,湛蓝的大海和白色的小屋交相辉映,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意大利民歌《卡普里岛》,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可以分几个乐段?
生:三个乐段。
师总:aba三个乐段
2、如果不听范唱录音,老师也能知道这首歌分三个乐段。有什么小秘密呢?让我悄悄地告诉你——d、c、。听见了的同学用响亮的声音再说一遍。它是反复记号的一种,它的作用老师编了一句顺口溜,希望同学们能够喜欢:
(d点c点从头反复,遇到fine马上结束)
3、大家再来听听这三个乐段的情绪分别是怎样的?
生:第一乐段欢快,第二乐段优美,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
(二)实践与演唱
1、学习第一乐段:
(1)让我们再随录音用动作来感受第一乐段欢快的情绪。
(2)师生接龙演奏
师:这么欢快的情绪是哪些小音符给我们带来的呢?和老师一起来看看。哦,原来是八分休止符邀请上了浪花上的小音符还有它们的好朋友一起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看,八分休止符多有魅力!我们奖给它一个小笑脸!
再次把小助手口风琴邀请出来,和老师合作把它们演奏演奏。你们来演奏八分休止符和浪花上的音符,我来演奏它们的好朋友。
(3)咱们再来合作把这些小音符唱一唱。
(4)填上歌词轻轻地随琴唱一唱。
(5)纠正不足:根据节奏读读歌词:绿树成阴鲜花飘香歌唱
(6)轻声完整地随琴唱。
(7)完整地演唱第一乐段。
2、学习第二乐段:
(1)师:海风、海浪、海鸥在欢迎着我们,让我们用动作来感受一下第二乐段优美的情绪。
(2)师:这么优美的旋律是由几个乐句组成的呢?仔细观察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的旋律线你会发现什么?
生:是相同的。
师:我想和你们合作视唱旋律,你们唱一三乐句,我唱二四乐句。
(2)师生再次合作,交换视唱。
(3)随琴轻轻地填唱歌词
(4)纠正难点
(5)随琴演唱第二乐段
3、学习第三乐段:
(1)带着这种欢畅的心情,我们见到了卡普里岛上的人们,不论你走到什么地方,总有微笑在你身旁,人人都热情大方又爽朗,这就是我可爱的故乡。随老师的琴声默唱一遍。
(2)随老师的琴声轻轻地唱一唱
(3)放开声音唱一遍。
(4)随着老师的琴声把整首歌曲轻声唱一遍。
(5)我们再来加上动作演唱
四、课堂小结:
这么美妙的歌声真象合唱团的同学唱的,老师给大家起个名字就叫“小百灵”合唱团。如果有机会和意大利的小朋友心连心同台演出,那么,我们就把这首歌作为最美好的礼物送给他们。
来,站起来,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
3年级音乐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用热爱家乡一样的情感演唱歌曲:《拉萨谣》。
3、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重难点
1、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
2、能随教师琴声视唱曲谱。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欣赏《走进西藏》
教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它会带领同学们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会给同学们带来美的享受,我们一起来听。(录音播放《走进西藏》学生静听)
提问:听到这首优美的歌曲,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什么美丽的景色?(生回答)
教师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请同学们边观看边总结:西藏位于我国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的山脉,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那气势宏伟的布达拉宫,更有那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二、学习歌曲《拉萨谣》
(一)学唱曲谱
1、播放歌曲《拉萨谣》学生静听,并谈一谈听后的感觉,及歌曲的特点。
2、教师总结:《拉萨谣》这首歌曲是我国当代作曲家何训田所作的曲子,乐曲优美独特,粗犷朴实,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演唱歌曲,《拉萨谣》吧!
(教师出示曲谱,并播放乐曲旋律,请学生边听边找出组成旋律的各音)
(1 2 3 6)
3、教师引导学生随琴演唱以上各音。
4、随教师琴声轻声演唱歌谱(用啦的演唱方式进行练习、哼鸣演唱等)。
(二)学唱歌词
1、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教师介绍歌词内容,使学生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3、教师范唱(伴奏)。
4、在理解了歌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分句指导、师领唱,生跟唱、师生合作演唱、男女生合作演唱、个人展示)
5、在歌曲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再次欣赏《拉萨谣》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6、让学生结合拉萨谣的歌词谈论一下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7、引导学生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全体随教师伴奏演唱。
三、小组比赛:看谁唱的最棒。
3年级音乐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拉勾勾》,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鼓励学生为歌曲自编动作。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拉勾勾》,并和《你的名字叫什么》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表演《拉勾勾》
a、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b、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c、唱会歌曲后在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2、表演《拉勾勾》
a、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听歌曲。
b、再听范唱。
c、尽快用听长发学会歌曲,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d、分小组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