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将工作计划制定完善,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工作计划完成后我们都能知晓个人情况,下面是九九范本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工科室月工作计划5篇,感谢您的参阅。
工科室月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我科将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努力为患者提供无缝隙、连续性、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三、工作措施
1、修订各种制度、标准
严格执行我院护理部修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以及质量检查标准与方法,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与督查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严格落实《护士条例》,严格执行护士执业准入制度,单独上岗护士有执业证并注册。
2、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科室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从“三基三严”入手,组织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法律法规、服务意识,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提高临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培训专科护理骨干。
(3)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建立分层培训机制,按照有关护士岗位技能所规定的训练项目,有计划的对护士进行技能操作培训,要求每人今年必须完成技能操作的培训与考核,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夯实基本功底。
(4)加强护士礼仪规范学习。护士礼仪是护士综合素质的体现,是护士在整个护理工作中,为了塑造个人和组织的良好形象所应遵循的尊重患者、尊重患者家属及其他工作人员的礼节和注重仪表、仪容、仪态等方面的规范和程序;护士美的仪表、礼貌的语言、落落大方的礼节,可使患者感到被理解、被尊重,心理上得到安慰,情感上得到愉悦,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5)采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全科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护士观察病情、落实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文书的能力。
3、加强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1)加强病人重点环节的管理,如病人转运、交接、圧疮等,建立并完善护理流程及管理评价程序。抓住护士交接班、每月一次的护理查房等关键环节,加强护理管理确保目标实现。
(2)加强护理安全监控管理,每月组织科室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护理差错、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措施与改进措施。
(3)加强科室管理。每周对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书写、护士仪表、消毒隔离等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指出并限期反馈,在每周晨会上进行总结;每月组织护理组长对优质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控制,综合评价,对存在问题在护士例会进行讲评,限期整改。
4、夯实基础护理
切实做好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病人,善于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做得好的护士,护士长要在科内会议表扬并根据激励考核方案给与奖励。
5、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1)试行apn排班方法,弹性排班,严格落实分管床位包干制度,工作忙时可加班,闲时可轮休。
(2)责任护士对分管床位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各种治疗给药、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工作,切实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3)全面履行护士职责。整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与医师沟通,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
(4)深化护士分层使用,依据病人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分配责任护士,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
6、定期满意度调查。
(1)每月召开科室工休座谈,定期听取患者对优质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每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从护士的操作技术、仪容仪表、健康宣教、制定整改措施,及时反馈个人。让患者从心里满意,要求每位护士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把病人的满意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尽可能的为病人提供方便,杜绝生、冷、硬、推诿的想象发生,决不允许与病人发生争吵。
7、加强患者健康教育。
(1)个体宣教:由责任护士做每天不少于1次,根据科室常见病的治疗和护理常规、特殊饮食向病人做详细的讲解。
(2)集体宣教:由资深护士负责,内容涉及疾病的自我预防、用药的注意事项、安全防护。
8、建立绩效考核措施、严格落实各种制度的执行。
(1)责任护士履行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管理进行考核,作为绩效考核依据。
(2)护士根据考核标准以得分高低进行绩效。
(3)强化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及各种护理操作规范、流程、各种常规的落实。
工科室月工作计划篇2
为加强我院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结合我院实际,制定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依据国家及卫生部颁布的有关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不断修订、完善我院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制度、措施、流程等。
二、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与教育。
本年度院感科组织全院培训至少4次(每季度一次)。本年度全院重点培训消毒隔离相关知识、手卫生、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等;各科室结合实际制定本部门培训计划,提高全体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知识和业务水平。
三、开展医院感染监测
1、开展医院感染的全院综合性监测。
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临床科室医师填写报告卡,按规定的时限和途径上报院感科。
院感科对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确认、核实,及时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反馈给相关科室,联合相关科室制定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发病率。
2、年内开展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四、加强对呼吸道、导尿管相关尿路、皮肤软组织等主要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各临床科室自查相关制度与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
院感科定期到各临床科室进行督查、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整改建议。
五、执行手卫生规范,实施依从性监管与改进。
配置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 对医院全体员工进行手卫生培训,并考核。
院感科、科室定期对规范洗手进行督导、检查、总结、改进。
六、加强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医院隔离、无菌技术操作等工作的监管和指导。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及消毒隔离制度,消毒工作符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隔离工作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有效切断外 源性感染的传播途径,最大限度的降低外源性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引起的医院感染。
七、开展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灭菌剂的浓度监测
含氯消毒剂:每天一次,应用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进行快速简易测试。
戊二醛:每周一次,采用戊二醛浓度测试纸进行快速监测。
2、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监测
每月一次,开展对使用中的消毒液、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监测。
3、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化学监测:每包均进行监测,包外粘贴化学指示胶带监测,包内放化学指示卡监测。
4、紫外线灯管消毒效果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积照射时间。
灯管照射强度监测:每季度监测一次,应用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测试。
八、定期开展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医务人员手、空气、物体表面的监测。
每月对手术室、检验科、口腔科、内镜室、临床科室等重点部门进行常规监测,对不合格项目要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
九、做好对医疗废物处理的监管与指导工作。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按照《医疗废物分类名录》对医疗废物实行分类收集、放置,严禁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严禁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转让、买卖。
医疗废物贮存及时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做好医疗废物登记。
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等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十、做好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
对医务人员开展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与指导;为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及时给予登记、报告、评估、预防处理。
十一、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质量的考核与控制。
院感科制定各科室医院感染控制质量考核评价标准,依据此标准,对各科室医院感染防控质量进行考核,做到基础、环节与终末质量的控制与管理,不断提高、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院感科每季度对全院各科室各部位的医院感染工作质量进行一次考评,不定期进行专项督查、指导,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医院有关科室反馈,限期整改,并再次检查、督导,直至改正。
工科室月工作计划篇3
一、作好科室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
思想是行动的源头,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初期,作为护士长作好人员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各种改革成功的先例,并让大家认清改革是大趋势等等教育作好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保证科室正常运转。
二、抓好安全管理。
1、认真落实护理核心制度,每月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并进行考核。
2、加强科室的日常检查工作,做到早预防早处理。
3、实行每班床头交接班,按护理部要求落实分级护理制度。
4、落实患者安全告知书和入院须知。
5、明晰各类各种标识。
6、制定科室今年的安全管理措施,并严格落实。
7、对于发生的不安全事件登记齐全并有处理措施。
三、狠抓计划落实,抓好三基三严的培训夯实基础。
1、科室制定继续教育计划,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培训。以业务学习内容每月进行出题考核一次。
2、认真学习三基知识。
3、督促科室所有人参加医院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
4、组织人员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培训并对参加学习情况进行考核。组织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并进行学习交流。
四、作好质量控制,保证质量的持续改进。
1、发挥质控小组的作用做好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并每周在科会上进行反馈,每月召开质控会议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落实措施。
2、护士长每日进行一次查房,落实护士长亲情交流,对各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指导。
3、科室进行新老搭配在工作中进行带教互助,帮助年轻工作人员技能的提高。
4、每月有重点和针对性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5、继续将基础护理的落实作为重点检查项目。
6、做好科室的管理并作好与病人及病人家属的沟通。将患者教育作为一项质量考核的主要内容进行考核。
五、提积极创新改善服务措施提高护理内涵。
1、以卫生部下发的文件积极响应开展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号召。积极开展视病人如亲人活动,作到“三勤”“四轻”“五主动”“六心”“七声”服务。三勤:勤观察、勤动手、勤动口;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六心:接待病人要热心、护理病人有爱心、观察病人要细心、为病人解答问题要耐心、对待病人有同情心、对待工作有责任心;七声:病人入院有迎客声、遇到病人有询问病情声、处置时有称呼声、病人合作后有致谢声、操作失误有道歉声、接听电话有问候声、病人出院有送客声。从小处着手,抓好服务的环节不断丰富服务的内涵。提升服务质量。
2、落实以病人为中心,做好病人的管理。以病人为整体管理好病人的休息饮食入厕等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便利。
六、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内涵质量。
1、根据护理部的统一部署,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格式,书写内容等等。
2、加强科室人员的培训使护理文书书写能充分体现专科特色。
3、加强检查和指导。
七、做好二级医院创建工作
1、根据院部要求整理各项二级医院创建资料。
2、为护士建立信心,并强调创建工作重要性。
3、配合科主任完成科室创建具体工作。
在新的一年我们全科室护理人员将在20__年工作的基础上摒弃不足开拓创新,坚持不懈的提高科室服务质量,为医院和科室发展尽职尽责。
工科室月工作计划篇4
一、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一切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加强医患沟通,规范自我的言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认真开展自我批评。
二、全科护理人员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核心制度全科护理人员能够自觉遵守院内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做到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从不闹无原则纠纷,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护理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务实,克服人手少、护理任务繁重、保证正常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坚持查对制度:要求主班,服药班每日查对2次,每日护士长参加查对1次,详细核对病危,病重一级护理,测血压,各项护理,药物与治疗。并记录签字;护理操作时严格要求三查七对;严格病危病重患者,卧床患者床头交接班,并严格交接皮肤病情,治疗!加强了基础护理的落实,每日晨间护理,午间护理,为患者及时整理和更换床单元,营造整洁温馨病区。
三、注重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对护理人员进行三基培训,购买神经内科专业护理书,及时组织学习并随机考试。每月定期召开科会,组织业务学习,坚持护理业务查房,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讨论,不仅仅提高了她们的业务技术水平,也增强了护士对自身、对科室发展的信心。进取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医院的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
四、注重服务细节,提高病人满意度坚持了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病人供给优质服务的宗旨,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落实护理人员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微笑服务,礼貌用语。每月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7%以上,也多次获得患者的表扬信,锦旗。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要求给予程度的满足。深入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经过制定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以及经过护士的言传身教,黑板报宣传,让病人熟悉掌握疾病预防,康复及相关的医疗,护理及自我保健常识等知识。提前每日输液治疗的时间,合理安排治疗,护理。陪同护送患者拍片,做b超、心电图,ct,核磁等检查,帮忙病人办出入院手续,供给一次性纸杯,帮忙无家属或年老的患者打开水。定期的电话回访。以细小优质的服务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称赞。
五、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严格执行了院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坚持了每月定期对病区治疗室的空气培养。也坚持每日对治疗室、病区病房进行紫外线消毒,并做好记录。一次性用品使用后能及时毁形,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病区治疗室均能坚持84消毒液拖地每日二次,病房内定期用84消毒液拖地,出院病人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清理床头柜,并用消毒液擦拭)。
工科室月工作计划篇5
20__年护理部在院党委、院行政的领导下,以三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为目标,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和绩效”为主题,认真履行岗位职能,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服务。现将本年度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一)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基础护理合格率≥95%;专科护理合格率≥95%;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5%;围手术期护理合格率≥95%;病房管理合格率≥95%;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急救车药品管理合格率100%;护理文书合格率≥95%;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实施措施:
护理质量管理实行三级管理体制,设立科护士长(专职质控),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各质量管理小组各负其责,落实层层管理。
1、护理部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质量管理目标,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目标和责任。科护士长及临床科室护士长制定本科室的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和落实措施,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2、护理部及科护士长经常深入各科室检查、督导、考评,对护理工作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每年组织二次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落实护理工作质量持续改进,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1)护理质控组检查督导:护理部制定计划组织质控小组成员对各护理单元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各质控小组每月一重点,每季一覆盖,对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及时向护士长进行反馈,护理部对相对集中突出问题组织质量分析会,讨论分析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并通过护士长例会,反馈至科室限期整改。
2)护理日常检查督导:护理部/科护士长经常深入各病区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发放督导单,进行督导并促其整改。
3)护士长夜查房督导:加强护士长夜查房管理力度,做好薄弱时间段质量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夜班时段护理质量。
4)检查考核末位督导:护理部每月对护理质量检查中最后三名的护理单元实行末位督导,帮助其寻找原因,找到症结,并提出整改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5)护理病案质量督导:充分发挥临床科室护理文书质控组的作用,进行严格的环节质控,确保运行病历及上架病历的质量;病案室质控护士对每月各病区出院病历质量进行督导,并将督导结果于
下个月1日前上报护理部。
3.医院职能科室联合督导检查:职能科室联合检查小组按照医院统一计划安排,对各病区护理质量进行督导,护士长陪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需协调解决问题汇报护理部。
(二)护理安全管理目标: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95%;护士正确查对执行率100%;高危患者压疮评估率100%;高危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率100%;护理风险防范措施落实到位,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率100%,无严重护理差错发生。
1.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监管:继续做好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与管理,达到缺陷借鉴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的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强实时监控、关键点管理、重点病区督导工作,确保不良事件上报率100%,各类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有下降趋势。
2.专项技术管理:各项护理技术小组(临床技术小组,压疮技术小组、picc技术小组)积极开展工作,对高危患者的高危风险进行评估管理,逐步建立品管圈管理机制,减少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3.逐步完善三级级质控体系,落实分级质控职责,护理部/科护士长定期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加大科护士长及护士长质量控制督导力度,强化病区一级质控,严格落实护士长“六查房”,重点抓好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病人的环节监控,时间的环节监控和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
(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入、转科、实习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重点查房。
(2)病人的环节监控:新入院、新转入,危重、大手术后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夜班交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护理部/科护士长进行不定时查房。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督导护理人员落实核心制度,对输液、输血、用药、手术等各环节执行正确查对及正确的身份识别。
4.严格依法执业,加强无证人员管理,确保依法执业合格率100%,同时加强对无资质护理人员及实习护生的管理工作,严格带班制度与带教责任制,确保执业安全。
二、加强护理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
1.健全临床护理工作制度,明确护理人员岗位职责。结合临床护理工作模式转变,及时进行护理工作制度修订、健全。进一步明确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确保严格落实。计划在20__年初再进一步完善制度修订,汇编成册并下发科室,组织培训、考核。
2.继续落实好护理人员分层次管理及培训。按照《山东省医院
护士岗位管理实施细则》要求,护理人员分层次管理是根据护士的学历、年资、职称及工作能力等对护士进行评价,逐步完善护理人员分层及护理人员的层级进阶管理。
3、建立绩效考核体系,配合医院建立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系统,实现以工作量、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等为基础的薪酬分配,变护理人员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多得的薪酬分配原则,以提高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4、争取医院加大护理管理建设投入,逐步实现护理管理信息化。积极利用医院信息平台,做好护理信息管理,包括“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护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等,提高管理效率。
三、加强护理人员梯队建设,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管理目标:护理人员分层级培训率为≥90%;护理理论考试合格率≥95%;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95%。
1.护士长队伍建设:目标建立一支“管理型”护士长团队。
(1)组织护士长进行管理知识培训,以医院标准化建设为主线,提高护士长科学管理能力。拟实行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完善护理管理体系,举办一期护士长培训班,提高管理水平。
(2)申请护士长外出培训学习,计划在20__年选派15-20名护士长和护理骨干到地市级医院(泰医附院、中心医院)、省级医院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