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份出色事迹材料,人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处理困难和挑战,培养坚韧不拔的品德和价值观,通过事迹材料,我们可以从践行信仰和理念者的经历中汲取力量,塑造自己的实践品质和价值观,九九范本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年先进单位事迹材料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先进单位事迹材料篇1
一、始终树立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
安全是永恒的主题,也是各项工作中的主旋律,在开展各项工作中,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首先做好节日安全教育,在大队召开节前教育的前提下,中队组织各班组进行班务会学习,进一步加强节假日安全意识,紧绷安全这根弦;其次在平时工作中,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中队明确,训练场上必须有班长在场组织,原则上要求中队干部必须在场,第三树立安全工作从零开始的理念,不让安全事故的苗头出现,中队设立了安全员,每月召开安全会,一有安全事故苗头就组织队员进行批评学习,始终让安全这个根弦绷紧,坚持安全不放松的工作态度。第四结合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倒计时等活动,让队员们查找安全隐患,提出安全建议,中队根据安全建议,进行整改,并形成长效机制。通过队员们的实际参与,让他们感受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了安全工作和自己生活的息息相关,要想把安全工作做好必须人人参与。
二、注重培训,打牢队员业务理论基础
消防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为了保证每名新队员在担任执勤战备前符合三级战斗员标准,必须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消防培训,中队选派有培训经验的业务骨干担任新队员培训教官,并对他们进行培训,端正培训人员的思想,杜绝不良现象的产生。经过三个月针对性的培训,使新队员们掌握了基本消防业务技能和消防理论知识,并参加上海市消防局组织的消防战斗员等级考核,确保新队员持证上岗。在日常工作中,有计划的开展消防业务理论知识的培训,利用《民用航空消防业务教材》、《消防灭火救援》、《消防战斗员必读》等资料,采取集中援课、班组讨论、理论考试等方式,提高队员消防业务理论知识。为了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中队每周开展实地调研,准确了解每幢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疏散通道,并假定火灾现场,确定水带铺设路线,人员进攻通道等等,加深队员们对机场内各建筑物的了解,并温习了灭火预案。弥补了近年来火灾少、实战经验少的不足。结合身身特点,立足现有装备,开展应用性项目训练,根据不同的火场情况,设置了不同的训练内容,力求贴近实战,突出项目可操作性,提高队员火场处置能力。比如针机场内楼层较多,中队开展楼层编号操训练,使队员们学会沿内楼梯铺设水带设置水枪阵地扑灭楼层火灾的方法。
三、加强训练,提高队伍作战能力,确保打得赢。
(一)开展日常训练时,中队注重科学训练,把握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打牢体能基础,改变过去一阶段练体能,一阶段练技能的常规方式,而是把体能训练列出全年计划,通过常效训练的方法,始终保持队员的体能充沛。在具体的训练方式上采用大负荷小组数的力量训练同小负荷大组数的有氧训练相结合,并实行间隔训练法,使队员的肌肉能够每天保持得到充足的休息。在体能训练中不盲目追求负重的重量和训练的次数,科学掌握训练强度,并且针对不同的部位制定相应的训练内容,并制定了训练计划,列出了训练项目、负重重量、训练次数、训练组数,同时自主开发制作了一部分训练器械,加强队员的速度、耐力和上下肢力量训练,结合中长跑,杠铃深蹲,百米冲刺等训练项目。使队员的体能状况得到稳步的提升。从而保证全体队员在整个夏季练兵中始终保持技术动作不走样,非战斗减员量大幅下降,并定期对各项目进行考核评比,表现好的同志给予奖励,极大的鼓舞了队员的训练积极性,同时通过这些考核评比,选出业务技能较好的队员参加竞赛小组,进行强化训练。
(二)开展夏季大练兵时,中队总结以往经验,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提前集训、提前进入角色,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增加了队员之间的信任,增强相互之间默契,作为指挥员也对训练中每个人的技术特点、能力都了如指掌,能够做到合理安排、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在整个练兵期间,带队干部和队员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坚持为维护集体荣誉而努力,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几乎每个队员都会遇到在训练场上手被磨破、肌肉拉伤等伤病,但他们强忍伤口的疼痛,以大局为重,坚持训练,鼓舞了其他队员的训练热情。从始至终队员们都专心训练,争分夺秒,甚至利用星期六、星期日外出训练,特别是临近比赛,每天早上六点半就从大队出发,驱车1个多小时,赶到比赛现场,为的是早一点到,在人不多的情况下多训练几遍,尽快熟悉场地,适应环境,为获得成绩最后的比赛打下扎实的基础。
经过中队的努力,顺利完成执勤战备中心工作,全年处置各类应急救援事故59起,出动车辆101辆次,出动人员1010人次,处置成功率达到100%,圆满完成了各项应急救援任务,同时完成了特奥会保障、女足世界杯保障任务等工作,打造了一支“拉得出,打得赢”的队伍。
2024年先进单位事迹材料篇2
自2009年至今,王静一直兼任石景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在学生资助工作上,她认真钻研,注重把资助工作与育人紧密结合,并主动联系街道、社区,东到鲁古西到广宁,取得了当时在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的一手资料,确保把资助工作落到实处。
不仅如此,她从学生提出申请、证件审核,到资料汇总、评审小组确认,再到结果公示、发放资助经费,所以流程全部按规定程序办理,工作有章可循,力争让所有符合资助政策的学生都能受到资助,确保资助工作“阳光”进行。
有一次,一名学生一直不愿意领取助学金。得知是学生存有心理包袱后,她亲自去给家长做思想工作、宣传资助政策,承诺对学生家庭困难情况保密。最后,她成功打消了学生心中顾虑,助其顺利申领了助学金,完成学业。
2024年先进单位事迹材料篇3
2009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汤原县消防救援大队京抚路消防救援站党支部副书记、站长,在此次汤原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闻令而动、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奉献与担当,为打赢汤原县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突出贡献。
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既是前线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连续十天九夜身先士卒带领党员突击队战斗在抗疫消杀最前沿,持续深入疫区一线开展涉疫区域核酸采样、消杀处置和区域布防工作,与病毒短兵相接,在防疫攻坚任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党旗与消防救援队队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呼应闪耀。
一、主动请缨,冲锋在前
“请组织把抗疫最前线的任务交给我。”他主动向组织请缨到抗疫最前线战斗。消杀任务中,他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无论是入户采样还是区域消杀,他时刻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与神圣使命,始终连续作战、坚守岗位,从白天出发到凌晨两点归队,顾不上喝一口热水吃一口热饭,每天累计徒步20公里、连续工作15小时以上,带队完成了81个涉疫场所和公共区域、12处阳性病例住所的消杀采样任务,率领所有消杀突击队员攻坚克难、无私奉献,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以过硬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顺利完成了各类高风险、高强度的防疫攻坚任务,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所有的参战人员树立了积极的榜样。
二、聚少离多,相互支持
“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加油,一起为疫情防控取得胜利贡献力量。”这是抗疫期间他对自己未婚妻说过最多的一句话。他原本4月份准备休假探家与未婚妻计划结婚的事宜,由于疫情的突发,让原本身处异地的两人将结婚的事情搁置一边。每天完成任务后,李小龙都会跟同在医务战线工作的未婚妻视频通话互相鼓励,他们一个常年战斗在灭火救援一线、一个始终坚守在防疫医护前沿,平时常因工作性质让两个人聚少离多,但在疫情防控战斗中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在各自的防疫岗位上担当作为,以战胜疫情为共同目标,携手默默奉献着。
疫情面前显忠诚,防控一线见担当!李小龙白色防护服下,被汗水浸透的衣衫,这早已成为抗疫期间他的“日常写照”,步伐坚定的他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消防为人民的使命担当,时刻体现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消防精神。
自疫情突发以来,汤原县消防救援大队累计出动155车次707人次,对94个涉疫场所和公共区域进行消杀处置,消杀面积646670平方米,消耗消毒药剂4080升,累计消杀工作时长133小时,消毒区域覆盖14个小区近2.6万余居民,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在抗疫一线勇于担当作为的光荣形象。
2024年先进单位事迹材料篇4
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市消防救援大队成立于2003年,下辖2个执勤中队,现有党员消防指战员24人,占总人数的50%,驻地平均海拔3600米以上,担负着驻地1.3万平方公里的灭火、抢险救援、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以及消防安全保卫等任务。
近年来,玉树市消防救援大队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确保了部队在改革期间平稳运行,团结带领全体指战员发扬和践行“新时代青海消防精神”,坚守“两个稳定”的基本底线,努力构筑蓬勃向上的“精神高地”,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从自身抓起,建过硬队伍
玉树市消防大队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和荣誉的队伍,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学习十九大精神,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保证党委正确的.政治方向。
近年来获得的总队及政府荣誉:
大队先后被公安部、部消防局评为“全国消防部队模范基层党组织”“成绩突出公安消防大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被青海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抗震救灾英雄集体”“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先进集体”“青海省公安模范集体”,被省地震局、省消防总队分别评为“防震减灾示范警营”“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市委市政府多次表彰奖励。先后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1次,被省公安厅荣记“集体三等功”1次,被玉树市委市政府荣记“集体三等功”1次。所属中队先后荣获“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2名指战员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1名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5名指战员荣立个人二等功,20余人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二、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全力消除火灾隐患。
大队紧紧围绕防火工作部署,认真开展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等消防安全专项整治。2019年以来共检查单位544家,发现隐患1075处,督促整改隐患1072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540份,下发处罚决定书4份,责令“三停”单位2家,临时查封单位1家,罚款金额2.3万元,拘留1人。
根据全国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教训和全市火灾形势及薄弱环节对全市消防安全形势进行评估并向市政府汇报,结合辖区实际,对重点行业、场所消防安全形势进行评估分析,并以书面形式向当地政府进行汇报。及时组织全市易燃易爆场所、宗教寺院、社区、公众聚集场所、娱乐场所等消防安全负责人进行消防安全管理约谈11次,要求各单位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和防火巡查检查制度,深入开展消防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工作;组织人员深入辖区重点单位开展微型消防站指导检查工作,确保发生火情时微型消防站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真抓实干,精益求精,努力实现队伍管理教育正规化
大队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每月按时按照支队下发的政治教育安排,组织大中队全体人员开展“各项政治活动、并完成了读领袖寄语,做雷锋传人、改革宣传教育、大队党委组织中心组学习11次、党委会15次、大队中队党支部会20次,支部委员会20次、支部党员大会5次、党课学习11次、开展民主生活会2次,报告工作制度1次党日活动按照每周一个半天实施,人员思想分析会29次,开展调查问卷56份,积极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今年建立消防员家属微信群,及时反映人员日常生活动态,了解人员家庭状况,做到“三位一体”管理,并积极与人员开展谈心谈话,对特殊时期的特殊人员加强教育,对加强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取得了很好的基础。
四、以提高战斗力为标准,面向实战,努力实现消防人员灭火救援专业化
(一)火灾基本情况。截至6月24日,消防队伍共接警15起,出动15次(含增援),出动消防车38辆次,消防人员166人次,抢救被困人员102人,疏散人员382人,抢救财产价值约85.3余万元。
(二)注重规范有序。从起床出操、查铺查哨抓起,严格落实一日生活制度。并组织人员开展队列训练26次、仪容风纪检查9次,每日开展日常生活秩序评比,严格落实集中教育整训要求。
(三)狠抓装备管训的规范化。今年配备水域救援器材、液压破拆工具组、空气填充泵,个人基本防护装备。我们重视器材装备维护保养,对日常维保的,由装备技师和执勤班长每日进行;对定期维保的`,由装备技师负责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车辆装备和各项器材性能完好。同时,鼓励全体人员自主学习装备操作知识,强化日常操作。由装备技师讲解示范,每周开展一次学习,将懂装、用装、爱装贯彻到每名同志,力求达到人与器材装备的最佳结合。
2024年先进单位事迹材料篇5
舟曲城西的白龙江畔,在一个施工帐篷里有一些技术人员正在用电脑处理灾情排查资料,这里是甘肃省地矿局三勘院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院的一个施工点。
与城区内忙乱的情景相比,这里看似比较平静,给人一种正在施工的场景。你也许不知道,他们是第一时间向省国土资源厅报告泥石流发生信息的先觉者,是最早一批进入灾区现场的援救队伍。
今年5月,他们就在舟曲白龙江边的锁儿头地带开始施工滑坡治理项目。8月7日这天,项目经理靳军和2个同事在舟曲县城的项目办公点,11点时下起了大雨,雨越下越大,同时传来很大的声音,停电停水。靳军投过窗户发现楼下的汽车看起来越来越小,知道水位开始上涨,可能是地质灾害,连忙给锁儿头施工现场的负责人长中伟打电话,监测白龙江的水位。长中伟从凌晨一点钟开始,到白龙江畔定时监测水位,发现水位上涨速度很快。
得知水位上涨的信息后,靳军马上给院总工李海军打电话联系沟通后,初步判定可能是泥石流堵塞了白龙江。出于职业的敏感和特点,靳军和同事马上行动,跳下洪水游泳通过了大水滩,进行实地勘察,踩着泥石流来到了舟曲县城关区北街一带。
到现场一看,他惊呆了,特大型泥石流灾害,楼房大部分倒塌,县城被泥石流淹没了一半,到处一片哭声,场面十分悲惨。靳军说,当时看到场景心都碎了,来不及思索,赶紧抢时间救人。他立刻给施工人员打电话,组织一支抢救队伍迅速赶往广场、北街一带。7点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院由48人组成的抢险队伍,拿着铁锨、木棍等简易工具,从锁儿头赶到北街广场,展开了紧急抢险救灾行动。
凌晨5点,在宕昌出差的设计院副院长马延龙知情后,从宕昌匆匆出发,绕岷县、腊子口直接赶到了舟曲救灾现场。他目测得三眼峪、罗家峪等两沟的泥石流方量、长度、宽度、水位等初步估计资料通过手机传给地质所。地质所综合了他和靳军、长中伟的一线资料,最后把三眼峪、罗家峪两沟泥石流的方量信息上报了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部环境司和省政府有关部门,为舟曲全面展开抢险救灾行动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靳军一行48人的抢险队,在3个小时内,通过简易的工具,从倒塌、泥石流淹没的房屋中,挖出18具遗体,并成功抢救出一名30多岁的男子。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